世界讀書日丨這些“大家”邀您來讀書

4月23日是第25個世界讀書日。這一天再忙也要擠出一點時間,沏上一杯茶,拿起一本書,在午後暖陽下靜靜的讀起,在書的海洋裡暫時忘記新冠肺炎疫情,從閱讀中獲取營養。

當日,中科院院士、蘭州大學校長嚴純華領銜、該校多位專家學者一同邀師生們來閱讀,並分享了他們的讀書經歷、感悟和方法。

另悉,蘭州大學圖書館為鼓勵讀者閱讀熱情,培養讀者閱讀興趣,特別設置每年一屆的“閱讀之星”評獎活動,並在疫情期間開展了“悅讀抗疫”書評徵集活動。目前,“閱讀之星”和“悅讀抗疫”書評徵集活動獲獎名單都已揭曉。

中科院院士、蘭州大學校長嚴純華:

古人講,布衣暖,菜根香,還是讀書滋味長。通過自己的閱讀,來想一想,我們全世界、我們全球、我們這個地球村,與我們每一個人之間的關聯關係,能夠改變我們自己,使我們把閱讀成為一種習慣,讀一本好書,交一個朋友,使我們每一個人能夠終身受益,使我們中華民族成為一個愛讀書的民族,使我們每一個蘭大人成為嗜書如命,並且能夠從中讀出更多滋味,讀出更多精彩人生的每一份子。

哲學社會學院教授 孫冠臣:

過去上學讀書懵懵懂懂,尤其是中學時讀書很苦,那時候的讀書學習顯然不能與當下的讀書生活相比,因為十年寒窗苦,只為升學、求職,只為出人頭地,一個個老師給的、家長給的、“自己”制定的“小目標”要實現,讀書只是手段和路徑而已,雖也漸漸讀出了點味道,但因功利性太強,總有壓力和急迫。現在安安靜靜地坐在陽光下,一杯茶、一本書,這才叫讀書,味道足,主要還是從容,一本書可以讀完也可以不讀完,可以隨便翻翻,哪怕只是聞聞書的味道,看看書的目錄和作者的後記也無不可。

基礎醫學院教授 楊克虎:

我是個典型的農村娃出身。是讀書,給了我走出鄉村、改變命運的階梯,讓我踏入到了一個更為廣闊的天地;給了我成長的翅膀,也讓我從讀書中找到了上進的秘鑰。

後來,我通過讀書開拓了視野,是讀書支撐我從圖書館轉型到循證醫學這一全新領域,也給了我探索交叉學科的勇氣。

新冠肺炎疫情暴發,我們團隊與國際證據援助聯盟合作,向全球推介並每日更新我國新冠肺炎防控救治的最新證據……還是讀書,給了我在國家應對重大危機事件時做實事的機會,助力我在疫情中貢獻一點力量。

讀書,是門檻最低的高貴,是醫治心靈頑疾的良藥,願同學們多讀書、讀好書、好讀書。

經濟學院教授 郭愛君:

若要成為智慧之人,那就要首先成為“愛智慧”之士,常讀書,多讀書,智慧就在其中了。清人蘅塘退士在其所編《唐詩三百首》序中引用諺語:“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吟詩也會吟。”由此看來,讀書,是一輩子的事情;常讀即通,也是可能的事情。

對於專業人士來說,讀書是治學的基礎,治學是讀書的追求。治學很難;但讀書,卻是一輩子的事情。讀書與治學,讓人獲得洞察世界與人生的能力,使人得到精神的昇華;讓人知曉文化的多樣性,使人養成寬容的態度以與社會相處;讓人承繼先賢的智慧,使人以覺悟未知。

文丨掌上蘭州·蘭州晨報者 武永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