臘肉發黴了,還能吃嗎?

臘肉是很多人喜愛的一道美食,但是臘肉受多種原因導致發黴的現象很常見,發黴的臘肉到底能不能吃?今天我們來探討一下。

臘肉是指肉經醃製後再經過烘烤、日光照射下暴曬或者煙燻所製成的肉類加工品,其色澤鮮明,瘦肉呈鮮紅或暗紅色,肥肉透明或呈乳白色,肉身乾爽、結實、富有彈性。臘肉在醃製保存過程中發黴是比較常見的現象,一般剛開始發黴的臘肉只是外表粘有少許菌絲、上面出現少量白色和綠色的鹽斑是正常的,聞上去也沒有異味,清洗乾淨後可以食用,但這種臘肉也是不健康的。確認好這幾點之後,我們就可以將臘肉切開來看,能吃的臘肉切開來裡面的顏色還是比較正的,是普通肉質的深紅色,味道也帶有淡淡的醇香。如果出現大面積白色、綠色的黴斑和一定金黃色的黴斑,並且伴有一絲臭味,這樣的臘肉是不能食用的。

臘肉發黴了,還能吃嗎?

1、怎麼分辨臘肉黴和鹽斑?

(1)看數量

如果是臘肉發黴,其發黴部分的面積會較大,而凝結在表面一層白色的“鹽霜”一般面積較小。

(2)看肉質

發黴的臘肉其質感會有些糜爛、變色,而帶有鹽斑的臘肉則肉質依然完好,還是非常緊緻結實的。

(3)聞味道

已經發黴的臘肉會帶有黴變食物的黴味或其他異味,而臘肉上的鹽斑只是多餘的鹽分析出現象,不會改變食物的氣味。

2、臘肉長黴是黃麴黴毒素嗎?

在上篇文章中,提到了黃麴黴毒素是經高溫也不能殺滅的一種致癌物。

在發黴的臘肉中除了黃麴黴毒素外,也含有其他黴菌毒素。

臘肉長黴多半是因為放在潮溼的環境下導致的黴菌汙染,一般產生的黴菌以黃麴黴毒素為多見,但也有其他黴菌感染的現象,這需要進行檢測才能鑑別具體是哪種黴菌,光憑肉眼無法判斷,不過無論是哪種黴菌導致的臘肉發黴,都是不能繼續食用的。

3、臘肉發黴了怎麼處理?

只能丟掉

臘肉發黴後,大部分黴菌素是非水溶性和極耐高溫的,一般的水洗、煮、蒸制等方法無法消除其中的黴菌,加上黴菌還具有交叉感染性,如果不及時處理掉,容易導致別的食物也發黴,因此臘肉發黴了最好是扔了。

很多人會覺得丟掉太浪費了,認為吃了也不會死,俗話說“病從口入”疾病都是當體內抵抗力低下時慢慢演變而成的,這也是為什麼現在越來越多的人得癌症。說到這裡就有人會認為又不是吃了就一定會致癌?致癌物當人體抵抗力下降的時候才會致病,不是絕對的。

4、臘肉怎麼防止發黴?

冰箱冷凍

冰箱冷凍層的溫度一般在零下十幾度左右,在這樣的溫度下幾乎少有細菌、黴菌等微生物存活,大約可以保存2年左右臘肉不變質,但最好是儘快吃掉為宜,因為臘肉隨著冷凍的時長,其味道以及口感都會下降。

如果沒有冰箱的,那就要將臘肉儘量放在通風、陰涼、乾燥處掛起,避免受潮發黴。

除此之外,再教大家一個可以更長期限保存臘肉的小竅門,一是醃製臘肉之前多放點鹽,醃製的時間再長一點,讓鹽充分滲透到肉質裡面;二來就是煙燻的這種臘肉,製作的時候用煙多燻上幾天,或是風乾日曬的時間都長一點。肉中不能含有水分,在保存臘肉的時候最好不要直面陽光,必須通風、低溫且乾燥。

臘肉發黴了,還能吃嗎?

臘肉雖然好吃,但說到底還是一種醃製類的食品,吃多了對身體有害,所以這裡建議大家,在冬季裡吃醃菜、臘肉之類的食品都不要貪量哦。提倡清淡、易消化飲食,多吃新鮮蔬菜水果有利於健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