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在股市抓住5倍以上的大機會,就必須有一段與市場強對抗的過程

作者:一隻特立獨行的豬(基金經理 徐志 )

首先,回顧兩段我認為抓住到5倍以上大機會的比較成功的投資者歷史。

讓我們再次回顧歷史,13-14年有這樣一批標的物,它們07年到14年整整7年沒有上漲,基金低配,那時候有個叫董寶珍的投資者,逆勢投資,最後在壓力之下甚至用裸奔洩憤,網絡上也是嘲笑聲一片。

14-15年爆發了歷史級別的大牛市,但是雖然已經觸底的這批標的物並沒有表現很好,漲幅全市場倒數第一,直到16年才開始真正逐漸好轉,開始了超越市場的表現,17年成為了熱門概念,被貼上核心資產。18年遭受輕傷,至今再次成為熱門。

這批標的物就是茅臺為代表的白酒等核心資產群體:

想在股市抓住5倍以上的大機會,就必須有一段與市場強對抗的過程

如果是這批標的物的超級長期投資者(15年以上),你要忍受接近七年的盤整期,期間有過兩次跌幅超過50%的下跌,07-08年金融茅臺下跌64%,13-14年的錢慌,茅臺下跌54%。如果是像董寶珍一樣在13-15年的逆向投資者,你也需要忍受13-14年54%以上的跌幅,以及14-15年漲幅倒數第一的冷板凳。

在我看到的真正抓到了茅臺5倍以上的投資收益的99%屬於以上兩類投資群體,想17年主升浪來臨前,精確介入,我目前還沒看到。現在吹捧和介入茅臺的,我不敢說一定不賺錢,但是想要獲得以上兩類投資者的投資收益,概率幾乎為零。

其次,再回顧一個16-17年的王者板塊高槓杆房企。

想在股市抓住5倍以上的大機會,就必須有一段與市場強對抗的過程

在11年10月份之後,它們便出現了3-5倍pe、0.6-1倍PB的價格,雪球是10年左右創建的,作為第一批雪球用戶,那時候我就觀察到,有一批真正懂地產股的投資者在介入了,那時候雪球上的研究質量和高手眾多,而現在大多數內容只能作為反向指標看,完全不一樣。比如雪球上上恆大的投資者正合奇勝天舒,我和他互粉的開始是研究格力的。在我13-14年投資保險和建築的時候,我已經觀察到他已經在建倉和研究恆大了。

如圖所示,12年地產股集體變得便宜,同樣,14-15年在a股大牛市中,恆大等高槓杆地產股依然遠遠跑輸指數,其最低估值達到過2.8倍PE、0.7倍PB。在15-16年估值依然在底部徘徊。直到16年末,壓抑的估值在一年爆發了五倍以上,12年9月30日-17年10月20日回頭看整整上漲了10倍,但主升浪在一年內完成。而我目及所測,真正抓住5倍以上的大機會的投資者,基本都是在12年開始就研究佈局之人。

我不否認可能有極小的一批投資者能夠精確抄底,但是起碼我觀察的範圍內呈現出公開業績捕獲到的幾乎是沒有的,即使有,他們抓到的基本就是100%以內的浮贏率,不會有大的投資收益的。如果沒有充足長期的認識和研究,比如最出名的價投邱國鷺在16年也買過融創,但最終大漲前也被洗了出去,

而他抓住最久的基本也是他研究最久的即保險平安。

我想表達的是什麼?無論什麼品種,想要在上面獲得5倍以上的大的投資收益,想要抓住大機會,必須有一段與市場強對抗的過程!買入之後,渴望立即上漲,是很多市場中“失敗者”常常產生的本能幻想。他們情緒波動,依靠直覺和本能行事,渴望“不勞而獲”。投資要成功,你需要付出什麼?研究、耐心?僅僅是這些嗎?顯然不是,而在我看來,最核心的就是必須有一段與市場強對抗的過程,這就是你的付出!

最近我觀察到,有一批16年年底時間段介入當時熱門建築股的投資群體,開始紛紛嘲笑怒罵,離開了建築,奔向了目前的熱門股,可以看看他們介入和離開的時期:

想在股市抓住5倍以上的大機會,就必須有一段與市場強對抗的過程

目前,我看重的品種又是這樣一個需要強對抗的歷史過程階段!建築\地產\銀行等這幾年的價值迴歸之路都是橫盤至極值然後脈衝上漲的過程,脈衝上漲基本都會在一年內完成,而消費醫藥家電等則基本是上漲時間超過三年以上,比如16年底至今的上漲過程,他們的估值平均上漲了4倍,所以我個人認為可能因為此,所造成的洗腦功力遠遠比一年內價值迴歸的建築地產等品種強。所以,我們最近看到大批量在16-17年追進建築地產等的開始轉向消費醫藥等,但是看看我所標準的綠線和紅線的範圍,就知道這批人不同於我所講的那兩類投資成功群體,是一批不同面孔下的反向指標失敗者,他們的標誌就是“被套”時被動懶惰持有,在極值快要接近上漲區間前夕,放棄。

最後還是那句話,投資世界沒有完美的系統,想要抓住大機會,必須有一段與市場強對抗的過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