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編九年級語文(下冊)第9課《魚我所欲也》筆記全

知識點

一、文學常識

孟子,名軻,字子輿,戰國時鄒人。思想家、教育家。本文選自《孟子·告子上》。《告子上》的主要內容是闡明“性善說” 即人性裡天生就有向善的種子,所謂“惻隱之心,人皆有之;羞惡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這種善的天性,就是人的“本心”。

二、朗讀節奏

1.二者/不可得兼,捨生/而取義者也。

2.所惡/有甚於死者,故/患有所不闢也。

3.如使/人之所欲/莫甚於生,則/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惡/莫甚於死者,則/凡可以闢患者/何不為也?

4.由是則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則可以闢患/而有不為也。

5.非獨賢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賢者/能勿喪耳。

6.萬鍾/則不辯禮義/而受之,萬鍾/於我何加焉!

7.鄉為身死/而不受,今為宮室之美/為之

8.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謂/失其本心。

三、內容理解

1.中心論點:人應當捨生取義(生,亦我所欲也,義,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捨生而取義者也。)

2.內容結構

(1)第一段:人應當捨生取義

①論證過程:先通過魚和熊掌來設喻引出中心論點要捨生取義。接著從正、反兩方面進行對比論證證明義比生命更重要。然後得出結論“所欲有甚至於生者,所惡有甚於死者”。最後進一步論證,人人都有向善之心。

②論證方法:比喻論證、對比論證

(2)第二段 人應保有本心,不要見利忘義。

①論證過程:先從正面舉貧者不食嗟來之食的實例,證明保有本心才能做到捨生取義。其次從反面舉貪求“萬鍾”的例子,論證喪失本心會見利忘義。最後通過反問,強調人應當保有本心。

②論證方法:舉例論證、對比論證

③反例所用修辭和論證方法,所起作用?

排比:強有力的批判了這種喪失本心、見利忘義的行為。

對比論證:突出強調了人應保有本心,不能見利忘義,要捨生取義的論點,鮮明有力。

四、重點問題

1.文章開端沒有直接進入議題,而是先從生活中人們可能遇到的事情寫起,這樣寫的好處是什麼?

①以生活常理為喻,生動形象,通俗易懂;②引出中心論點; ③ 吸引讀者的閱讀興趣;④ 暗含著大義比生命重要的觀點。

2.文中出現的成語:捨生取義、嗟來之食,由此我們可聯想到與本文觀點相關的孟子曾說過的話: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3.孟子提倡的“捨生取義”和孔子提倡的“捨身成仁”,一起成為中華民族的最高道德準則,激勵著歷代仁人志士,慷慨赴難,為國捐軀。

4.課文中運用了許多兩兩相對的句子,它們的句式相同,意思相近或相反,試找出兩個這樣的句子,說說這樣寫的好處。

⑴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於生者,故不為苟得也;死亦我所惡,所惡有甚於死者,故患有所不闢也。

⑵呼爾而與之,行道之人弗受;蹴爾而與之,乞人不屑也。

第⑴句意思相反,第⑵句意思相近。這些句式使行文流暢,論證嚴密,語氣連貫,氣勢恢弘。

5.結合本文及《〈孟子〉二章》談談《孟子》散文的語言特色。

(1)明白曉暢,通俗易懂,很少使用生僻詞彙。

(2)大量使用排偶句。這樣使文章讀起來節奏感強,並且富於文采和氣勢。

(3)善於比喻,這些比喻大多是根據生活常理設計的。這種取義淺近的比喻,既使他所講的道理易於為人接受,又使文章富有文學趣味。

6.補充道理和事實論據

(1)道理論據

① 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謂大丈夫。 (孟子)

② 生命誠可貴,愛情價更高。若為自由故,二者皆可拋。(匈牙利 裴多菲)

③ 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

④ 砍頭不要緊,只要主義真。殺了夏明翰,還有後來人。(夏明翰)

(2)事實論據(劉胡蘭、董存瑞、邱少雲)

①南宋文天祥抗元,失敗被捕後,面對元朝威逼利誘,竟毫不動搖,視死如歸,最終被殺,體現了“捨生取義”的高貴品質。

②清末,戊戌變法失敗後,譚嗣同留下”我自橫刀向天笑,去留肝膽兩崑崙“的名句,泰然赴死,體現了“捨生取義”的高貴品質 。

③朱自清寧死不吃美國的救濟糧

④聞一多面對國民黨的白色恐怖,發表最後一次演講

7.孟子提倡的 “捨生取義”曾經造就了一大批仁人志士,而現在的學校教育則強調我們中小學生要“珍愛生命”,最近教育部新修改的《中學生日常行為規範》就刪掉了“見義勇為,敢於鬥爭”的字樣,對於這些,你是怎樣看待的?

人的生命是寶貴的,我們應當要珍愛這僅有的一次生命,但並不表示我們不見義勇為,不伸張正義,只是我們在見義勇為時,要量力而行,要在與壞人鬥勇的同時還更要鬥智,儘量避免對自己的損害,對生命的威協。

8.本文主要闡述了“捨生取義”的道理。作為21世紀的中學生,你怎樣理解這個“義”字?

義:道義、大義。言行合乎道德規範,能見義勇為、為正義事業而獻身、做與國與民與人有益的事等。社會上的哥們義氣是與小團體個人私利相關的江湖義氣,與本文的“義”不同。

五、理解性默寫

1.哪句話體現了全文的大意:生,亦我所欲也,義,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捨生而取義者也。

2.孟子認為能做到捨生取義的人是:所欲有甚於生者,所惡有甚於死者

3.在孟子看來,什麼情況下,即使遇到禍患也會挺身而出的?所惡有甚於死者,故患有所不闢也。

4.體現“性本善”思想的句子是:非獨賢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賢者能勿喪耳。

5.“非獨賢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賢者能勿喪耳。”中的“是心”是指“所欲有甚於生者,所惡有甚於死者”。

6.孟子認為失其本心的行為是:萬鍾則不辯禮義而受之(為宮室之美而受之為妻妾之奉受之;為所識窮乏者得我而為之)。

7.不辯禮儀接受萬鍾是為了:為宮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識窮乏者得我歟?

8.文中與“嗟來之食”的意思相一致的句子是:呼爾而與之,行道之人弗受;蹴爾而與之,乞人不屑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