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涼市文化旅遊五大平臺聯合吹響戰“疫”暨復工復產集結號:線上博物館(七十三)​

平涼市文化旅遊五大平臺聯合吹響戰“疫”暨復工復產集結號:線上博物館(七十三)​

平涼市文化旅遊五大平臺聯合吹響戰“疫”暨復工復產集結號:線上博物館(七十三)​

文旅戰“疫”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以優秀的文藝作品宣傳政策、穩定人心、推廣典型、鼓舞鬥志就是文旅工作者的責任。面對命令,平涼文化旅遊工作者將以手中的筆、照相機、麥克風、樂器、剪刀為利器,以書畫剪紙作品、戲劇歌聲舞姿等多種文藝形式記錄抗疫之戰中的點點滴滴,書寫新時代的精神圖譜,為奮戰者畫像、為逆行者立傳、為奉獻者明德,用心用情合唱一曲英雄讚歌,助力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實現疫情防控和復工復產雙勝利。

從2月5日起,平涼文旅將整合涇河藝術劇院的涇河大戲臺、市文化館的文化大舞臺、微遊平涼的網上觀景臺、市博物館的線上博物館、市圖書館的線上圖書館等五大平臺,連續推出文旅戰“疫”暨復工復產專題欄目。

眾志成城 抗擊疫情●線上博物館

之文物精品展

(第七十三輯)

褐色玉戚

平涼市文化旅遊五大平臺聯合吹響戰“疫”暨復工復產集結號:線上博物館(七十三)​

先周文化

靈臺縣博物館藏

現展示於平涼市博物館

1980年徵集於靈臺縣什字廟頭

長14.1 、寬7.6 、厚0.5釐米。黃褐色玉質。體呈梯形薄片,方柄,近柄處對鑽一圓孔,兩腰中部有對稱脊齒,雙面刃,委角,有斜勢。該器細膩溫潤,製作精美,是研究先周文化的重要資料。

銅戈

平涼市文化旅遊五大平臺聯合吹響戰“疫”暨復工復產集結號:線上博物館(七十三)​

戰國

平涼市博物館藏

徵集於平涼市崆峒區

援長15.1、內長8.2、胡長12.4釐米。援狹長,略弧,鋒尖,長鬍,下闌,闌側三穿,刀形內上翹,上一長方形穿,三面有刃。

塗金禹王銅坐像

平涼市文化旅遊五大平臺聯合吹響戰“疫”暨復工復產集結號:線上博物館(七十三)​

平涼市博物館藏

徵集於平涼市崆峒山

高40.0釐米。頭戴冕冠,繒帶繞冠貼臂垂下,大耳方面,豎眉睜目,凸鼻抿嘴,長鬚貼胸下垂;寬肩豐體,戴如意墜項圈,內著長袍,外著交領大衣,寬袖下垂兩側,腰束革帶,雙手相握掩於胸前帶佩之下,兩腿彎曲,坐於方形床座之上,二足半露,著雲頭履。底座為三階壇座。是研究明代道教造像藝術的重要資料。

平涼市文化旅遊五大平臺聯合吹響戰“疫”暨復工復產集結號:線上博物館(七十三)​

來源:市博物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