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出自己。何為自己?

活出自己。何為自己?

​每當我們在生活的洪流中疲於奔命的時候,總會面對這樣一個問題:如何活出“自己”

那麼,什麼是“自己”呢?你真的理解你自己嗎?你能認識到自己的慾望、情感、價值觀嗎?你知道自己的思想、個性、喜好嗎?

也許,認識你自己是貫穿在人的一生的線索。只有認識你自己,你所做的一切對你來說才是有意義的。

事實上,我們的文化傳統並不提倡“自己”,我們提倡“集體”,提倡“順從”。所以,“聽話”是美德,小時候聽父母的、聽老師的,長大後聽領導的,從小到大都聽從別人的聲音。

然而,認識自己,聽從自己內心的聲音,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甚至不是一件愉悅的事情。

美國弗吉尼亞大學做過一項調查,其中,有三分之一的女性和三分之二的男性寧可忍受電擊,也不願意與自己的思維獨處。

為什麼直面自己的內心和思維是一件令人難以忍受的事情?

用弗洛伊德的理論去解釋的話就是因為,在意識的核心,那些恐怖的慾望太過於危險,讓人無法承受,人性深處充滿了攻擊、破壞的原始本能,所以我們採取自我欺騙的方式來保護自己。

這就是弗洛伊德理論中的“防禦機制”

我們利用防禦機制來處理焦慮、挫折以及各種不被規則允許的慾望和衝動,而且我們對此往往毫無察覺。

精神分析就是破除防禦機制,通過自由聯想或者夢的解析,讓潛意識意識化。雖然現在已經很少人會相信這樣的理論和方法了,但不得不承認,我們的夢境的確是經常會通過一些扭曲的畫面暴露我們自身對現實所無意中隱藏起來的感受。

我們在現實中的種種遭遇,會讓我們產生幸福感、恐懼感、挫敗感等等,但被我們無意地藏了起來,不表現出來,然後它們趁我們的意識防備處於鬆懈的階段——夢,掙脫出來,讓我們能夠“看見”。只是它們都變了形。

這些夢的碎片是“認識自己”的關鍵,正是它們把隱藏起來的自我切割成一個個碎片。

這麼說來,探索自我的道路既黑暗且危險。至少你要有勇氣去直面自我醜陋、噁心、黑暗的那一部分。

從心理分析的角度來看,“把自己活出來”就是展開生命力,把藏在意識深處的具有攻擊性的原始慾望“表達”出來。

這樣會導致另一個困局:你會傷害到周圍你愛的人

所以,“表達”之後,還需要有一個“修正”手段,“自我”才算真正完成。

也就是說,把具有攻擊性的原始慾望引導到被普遍允許的方向,你所認識的“自我”才有充分的條件去存在下去。

如此循環往復,才能在流動的世界中,流動地認識流動著的自己。

事實上,換個角度來看,“人本主義”也談“自我實現”。

和一切生物一樣,人也有自我實現傾向,這種自我實現有兩個基本傾向,一是創造的傾向,二是親社會的傾向。

人本主義的自我實現,就是促進一個人順著他的本性走,促進人的本性的現實化。這裡的“人的本性”是人之為人的本性,其中不包含弗洛伊德所說的潛意識的攻擊性和破壞性。

人本主義認為,每個人從出生起就擁有成為獨一無二的個體的潛能,而其一生最大的渴望就是努力去實現生命的這些潛能。

比如,一個畫家,只有沉浸在繪畫當中才會感受到生命的充實;一個音樂家只有徜徉在音樂的海洋當中才會感受到生命的美。

按照美國心理學家詹姆斯·希爾曼的說法,這是一種“對命運的知覺”——

“或早或晚,我們都會受到召喚而踏上自己的路。你也許記得,這召喚就好似孩提時一股莫名衝動的瞬間湧現,像一種魔力,一次人生軌跡上的特殊轉彎,像有神諭在腦海中激盪:這才是我必須做的,這才是我要追求的,這才是我。”

我們要的不只是活著,我們要的是活著的感覺。

美國當代存在主義心理學代言人科克·施奈德曾經說過,人本主義心理療愈的核心圍繞著兩層問題展開——

第一層問題是:你正在過一種什麼樣的生活,你可以怎麼探索它,你有什麼樣的自由?就像一面鏡子離你越來越近,你不得不決定,你是否願意就這樣活著,還是換一種活法?

第二層問題是:你可以過一種什麼樣的生活?

大多數時候,人們總是寧願相信,他們的人生的大部分問題都是別人或外部環境造成的,但是,只有當他們意識到自己的責任,意識到自己能夠(也必須)建構自己的生活,變化才有可能發生。

只有你自己才能夠真正認識你自己,並作出改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