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皇想了很多辦法維持統治,沒想到死後三年秦朝就滅亡了

秦始皇統一天下以後,想了不少的辦法防止各地的百姓造反。首先法家的理論就是強幹弱枝,皇帝一定要大權獨攬,從制度上防止臣子們架空皇帝。為此秦朝實行郡縣制,全國劃分36個郡、1000多個縣,郡縣的長官不是世襲制,皇帝可以隨意替換,因此地方上不可能出現諸侯割據的現象。

秦始皇想了很多辦法維持統治,沒想到死後三年秦朝就滅亡了

為了防止朝廷內部的臣子權力過大,秦始皇注重搞三權分立,中央設置丞相、太尉、御史大夫,地方設置郡守、郡尉、郡監,分別掌控行政、軍事、監察,互不統屬、相互制約。

郡縣制下還有各層機構,設置鄉、亭、裡、什、伍,確保秦朝的每家每戶、每個角落都在政府的管理以內。

基本制度確立以後秦始皇還不滿足,他宣佈沒收全國內的所有兵器,所有兵器通通運到咸陽,築成十二個巨大的金屬塑像,民間因此沒了造反的兵器。

秦始皇想了很多辦法維持統治,沒想到死後三年秦朝就滅亡了

接著秦始皇開始修路,歷史上稱之為“車同軌”,不過不是為了發展經濟,而是軍事目的。在全國修建寬闊堅固的道路,方便地方出現反叛時,中央派出的鐵騎可以儘快到達平叛。

為了配合車同軌,秦始皇順便將原來六國修建的軍事要塞全部拆除,防止地方百姓憑藉這些險阻來對抗中央。拆完之後秦始皇在北方連通了萬里長城防禦匈奴。至此,防止叛亂的硬件設施基本上完備了。

秦始皇想了很多辦法維持統治,沒想到死後三年秦朝就滅亡了

為了統一天下人的思想,秦始皇燒燬了除秦國史書外的全部藏書,先秦史籍損耗殆盡。有妄談詩書者,滅族!

做完這一切,秦始皇基本上放心了,大秦帝國的制度及硬件已經完美,似乎沒有任何威脅統治的力量了。秦始皇希望他的帝國可以傳之萬世,似乎沒有任何問題了。

然而秦始皇死後不到三年,咸陽就被攻破了,秦朝宣佈滅亡,秦始皇恐怕做噩夢也想不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