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借”為何物?三千年鞋履文化背後,沉潛的是等級制度的演變

“不借,草履也,謂其所用,人人均有,不待假借,故名不借。”

——《五總志》

在古代,衣食住行是人們生活的頭等大事,而透過此可以對中國古代人的社會發展、人文思想等有一個大體瞭解。譬如鞋履,普通人家所穿的多以草鞋為主,而草鞋在歷史上佔據了出行首選很長一段時期。而對於草鞋又有一個很有趣的名字:草鞋又名“不借”。

不借既是不借給他人,而不借的原因並非是鞋履有多麼高貴,而是因為人人都可以製作,而且成本低廉,但鞋履確實是人們不可缺少的生活用品,透過鞋履,我們也可一窺中國傳統哲學觀,也可以瞭解古代人的思想文化。

“不借”為何物?三千年鞋履文化背後,沉潛的是等級制度的演變

一個草鞋見證古人命運的起起伏伏,潮起潮落

在古代社會中,階級壁壘看似牢固,實則很容易物換星移、白雲蒼狗。今日站於廟堂、明日街邊賣履,而其中的代表人物當然就是鼎鼎大名的劉備劉皇叔。劉備自稱是中山王劉勝的後代子孫,而通過與漢獻帝劉協的族譜之續,被漢獻帝尊稱為皇叔,這也側面證實了劉備的皇家身份。而作為一方貴族,劉備又為何淪落到販賣草鞋為人所輕的地步呢?

劉勝乃是中山靖王,與青史留名的漢武帝劉徹是同父異母的兄弟。而從漢墓中出土的金縷玉衣、長信宮燈等精美文物來看,漢朝還是非常富有的,劉勝的封地和財富當然是不少的,當初劉勝封地下轄14個縣,人口多達50多萬,而且也沒有犯過什麼大錯,他的後代按常理也該豐衣足食才對,最後淪落到織蓆販履可以說跟漢武帝有著直接關係,可以說是漢武帝打的一手好牌。

“不借”為何物?三千年鞋履文化背後,沉潛的是等級制度的演變

在建國初期,皇帝一人做,成王百十人是較為普遍的事情,畢竟都是自家人當然是要分封天下,再加上戰功卓著的將領,成王者就有很多了。而身為王一般都有著自己的封地,這就產生一個問題“養兵自重”,隨著時間的發展,天高皇帝遠的現象也讓當朝者惴惴不安,而漢武帝劉徹就想到了一個非常合理非常好的辦法。

推行“推恩令”,推恩令就是讓外面的諸侯王將分封的土地再分配給自己的後代,這樣大家都有封地就可以和睦相處。而當時流行的一夫多妻制也讓這個方法得到了極大的發揮,史書中記載,劉勝喜愛美酒更愛美人,在皇權當道的時代,劉勝這個諸侯王自然荒淫無度。據《漢書卷五十三景十三王傳第二十三》這樣記載:勝為人樂酒好肉,有子百二十餘人。《史記》也記載,劉勝有“子侄百二十餘人”。


“不借”為何物?三千年鞋履文化背後,沉潛的是等級制度的演變

劉勝一生光掛名子女就有120多人。這就導致了劉勝的封地分封完以後被稀釋了很多,到了劉貞時期,被封了一個涿縣陸城亭侯,管理面積不足百里。再加上漢朝沒落,各地動盪不安,就算是劉備是諸侯王的子孫也只能販草鞋為生,不過後來憑藉著自己的皇家身份和仁義終於再次成為三大諸侯之一,也令人歎服。一個草鞋串起兩大諸侯王由盛轉衰復又盛的百年曆史,草鞋就好像成為了一個時間拐點,展現了命運變幻無常的形態。

大浪淘沙,流傳三千年的草鞋,草鞋的經久不衰正是古人本性的展現

僧鞋即為古代僧人所穿的尖角鞋,別名羅漢鞋。僧鞋多是布料做成,在鞋面上,有尖部隆起形似翻轉的小船,接頭處用三塊布條銜接縫合,在鞋幫處添加一些方孔裝飾,整體性質與“芒鞋”樣式相同。而宋代方回的“少人行處路方佳,半著僧鞋半草鞋。”所表達的當然不是僧人沒事喜歡一隻腳穿著僧鞋一隻腳穿著草鞋,這只是詩人藉著半僧鞋半草鞋的穿鞋方式來展現自己的內心感悟。

在古代廟堂對於大多數文人墨客來說既是改變命運,實現理想抱負的絕佳場所,也是舉步維艱,如履薄冰的奇絕險惡之地。在千軍萬馬過獨木橋的科舉考試場上,十之八九的文人只能鎩羽而歸,由此導致很多的文人墨客以儒家經國治世,以佛家來排憂解煩,以道家來修養身心。

當世道艱難,現實壓力過大之時,厚而結實的僧鞋,方便耐穿的草鞋就成為人們遠離塵世之擾,選擇鄉間田野遊歷、避世之首選。相比於精美有餘卻實用不足的朝靴,大眾化的草鞋和僧鞋更為符合人們所追求的山水田園生活。

“不借”為何物?三千年鞋履文化背後,沉潛的是等級制度的演變

不僅如此,草鞋作為中國傳統的勞動用鞋,從古至今,草鞋已經發展成為山區人裝束中的一個重要的民俗特點。而草鞋對於古人的生活,上山砍柴、行路、採藥、追趕獵物等都起到了非同尋常的作用,而草鞋所具有的透氣、輕便、柔軟、堅韌等特點非常契合於人們出行習慣。再加上草鞋所具有的製作方便、便宜實用,自然成為了經久不衰的出行用品。

而在西周遺址中出產的草鞋實物,以及漢墓陶俑畫像中的草鞋可知,草鞋至少在商周時期就已然出現,距今已有三千多年的歷史。草鞋據說是由黃帝的臣子不則發明創造的,因為製作簡單,材料易得的特性,所以很快成為人民所喜愛的出行工具。

古代穿草鞋上至天子下至平民,覆蓋面極廣。大思想家莊子也曾親力親為手織草鞋以穿用,就連見魏王時也是腳穿草鞋,文人氣節盡顯。而身為天子的漢文帝劉恆也幹過“履不借以視朝”這種看起來似乎不是很嚴肅的事情,但實際上這反應了草鞋對於人生活的影響是巨大的。

雖然在兩漢之後,社會經濟發展穩定,布鞋和革履等的大量發明創造,導致了草鞋的沒落,使得穿草鞋成為了窮人的標誌。但是草鞋的發明和強大的實用性正好反應了古人的智慧和本性(對實用性的強烈追求),在古代實用才是王道,諸葛亮的木流牛馬,袁充的日晷都是最好的佐證。

“不借”為何物?三千年鞋履文化背後,沉潛的是等級制度的演變

鞋履的社會發展變化,反應了越來越嚴格的等級制度

在中國古代,最開始出現官靴的歷史可追溯到兩千多年前的秦朝,秦始皇建立了第一個中央集權封建制國家後,創立了各大官員對應不同的衣、冠、履各種服飾,不過對於鞋履要求並不嚴格。而到了漢代,社會的不斷髮展促使了鞋履多樣化,由此導致鞋履也出現了嚴格的等級差別,而最知名的當屬“三寸金蓮”,這是那個男尊女卑的年代封建思想的具體實物。

而中國很早以前就有用顏色來區分貴賤,尊卑的傳統。《周禮.天官》:屨人掌王及王后之服屨,為赤舄黑舄。屨人就是專門做鞋的人,他為天子做的是紅舄,為王后做的是黑屨。在商周時期,每逢重要場合(朝覲或祭祀),天子都會穿著純硃色的舄或者金舄。而諸侯絕不可穿金舄,大多隻能穿紅舄;平民百姓則以素履為準。到了周代,皇帝的舄有分為赤,白,黑三色,等級依次排列;王后的則為玄,青,赤三色,等級依次排列。

而到了宋代,文武官員在朝會時,大多穿靴,這種靴履制度是由於趙武靈王提倡“胡服騎射”而流行起來的,又經過數個朝代的演變。宋代制定了一定的制度,用黑革作為靴面,文武官員依據不同的品級來裝飾不同的靴邊,等級上不可僭越。而到了明代,對鞋履的格式更是有了嚴格規定,在何種場合穿何種鞋式,不同階層能穿鞋履格式明晰,清代更是有了硬性規定:休閒時穿鞋子,公幹時必須穿靴子,各個官員之間依據官位大小穿不同顏色不同樣式的靴子,其中赭黃色為皇帝專用顏色。

“不借”為何物?三千年鞋履文化背後,沉潛的是等級制度的演變

總的來說,單單是古人的行之一道就很值得我們加以研究。也許從現在的角度來看,對靴子的顏色加以限定,以此來展現皇權高貴的行為是滑稽的,但正是這種唯一性讓皇權得以確保其至高無上的地位,也迎合了古人對於皇權的推崇。雖然現在的官靴文化已經銷聲匿跡了,但是其中的內涵和價值確實值得好好品讀。

參考文獻:

《史記》

《漢書》

《五總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