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銀行首份一季報出爐:平安銀行個貸增速放緩,信用卡不良攀升

記者 | 張曉琪

疫情之下,A股上市銀行首份一季報出爐。

4月21日,平安銀行(000001.SZ)披露的一季報顯示,當季實現營業收入379.26 億元,同比增長 16.8%;淨利潤85.48億元,同比增長14.8%;截至3月末,資產總額達 4.13萬億元,較上年末增長 4.9%。

疫情重創了商業銀行零售金融業務,也令業內重新反思大零售發展戰略。平安銀行自2016年開啟零售轉型大幕後,零售貸款佔比快速攀升,目前已經超過五成。以平安銀行為樣本,能夠一窺一季度零售金融受挫及恢復情況。

從財報來看,平安銀行一季度信用卡和個人消費類貸款“新一貸”受疫情衝擊較大,資產質量和貸款投放表現不佳。但從3月份開始有明顯好轉。對公板塊成為第一季度重要支撐。

疫情重創零售金融業務

疫情對平安銀行信貸投放影響幾何?從一季報來看,零售板塊受到衝擊明顯高於對公板塊。

2020年3月末,平安銀行企業貸款餘額1.08萬億元,較上年末增長11.4%,增速高於去年同期的2.1%。

相比之下,零售業務受衝擊更甚。截至3月末,該行

個人貸款餘額為1.37萬億元,較上年末增長0.8%,增速低於去年同期的3.2%。

2020年第一季度,作為該行零售客戶經營重要陣地,平安口袋銀行APP的活躍用戶數出現下滑。財報顯示,2020年3月末,平安口袋銀行APP月活躍用戶數(MAU)3115.15 萬戶,較上年末下降 5.4%。

平安銀行表示,MAU下降主要是受春節及疫情影響,客戶出行及本地生活服務場景需求減弱,APP 月活躍用戶數在 1-2 月出現下降。

更受疫情重創的是消費貸款、信用卡等零售金融業務。

2020年3月末,平安銀行信用卡貸款餘額為5158.63億元,較上年末下降4.5%;2020年一季度信用卡總交易金額7771.64億元,同比下降3.0%。

個人消費類貸款方面,一季度該行“新一貸”業務累計發放226.60億元;2020年3月末“新一貸”餘額1537.50億元,較上年末下降2.3%。

不過這兩項業務在3月份以來均有所好轉。財報顯示,2020年3月以來,信用卡日消費金額已恢復至疫情前水平,一季度信用卡商城交易量同比增長13.4%;2020年3月該行“新一貸”日均發放額已達到去年日均發放額水平。

此外,隨著該行積極佈局線上場景,3月平安口袋銀行APP月活躍用戶數得以恢復,3月末互聯網獲客恢復率達143.2%。

值得注意的是,一季度平安銀行個人房屋按揭及持證抵押貸款業務表現亮眼。2020 年一季度,該行個人房屋按揭及持證抵押貸款累計發放437.32億元,同比增長17.7%;2020年3月末,個人房屋按揭及持證抵押貸款餘額4308.59億元,較上年末增長4.8%。

信用卡不良上升最快

資產質量方面,2020年3月末,平安銀行不良貸款率為1.65%,與上年末持平。逾期60天以上貸款偏離度92%,較上年末下降4個百分點;逾期90天以上貸款偏離度78%,較上年末下降4個百分點。

疫情對零售業務不良衝擊更大。財報顯示,受新冠疫情導致的外部經濟環境波動、消費需求收縮、居民收入下降等不利因素影響,零售客戶的還款能力和還款意願都出現了短期下降的情況。2020年3月末,該行個人貸款

不良率1.52%,較上年末上升0.33個百分點。

個貸方面不良上升最快的是信用卡,一季度末不良率為 2.32%,上升0.66個百分點;其次為汽車金融貸款,上升0.33個百分點至1.07%;"新一貸"上升0.29個百分點至1.63%。

平安銀行表示,2020 年一季度本行個人貸款新增逾期有所上升,3 月新增逾期已低於 2 月,但仍略高於疫情前水平。另一方面, 3 月以來催收部門復工率迅速恢復,截至 3月末已經達到甚至超過了疫情前水平。

該行強調,隨著宏觀經濟景氣度提升,預計零售資產的風險也將逐步迴歸正常水平。2018年以來,該行逐步提高有抵押類貸款和優質白領客戶的信用貸款佔比,改善了零售信貸業務結構,並適度收緊准入政策。

對公板塊,第一季度該行企業貸款不良率為2.29%,較上年末下降了 0.48 個百分點,主要原因是繼續加大對重點行業、戰略客戶等低風險業務的信貸投放 。

2020年3月末,該行基建交通、醫療健康、綠色環保、民生服務等重點行業的客戶授信餘額佔比達47.4%,較上年末增長0.5個百分點;戰略客群貸款餘額較上年末增長12.5%,在全行企業貸款餘額中的佔比較上年末提升1個百分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