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青春有關的日子----雜敘

1991年,那年我6歲,那年蘇聯剛剛解體,那年“亞洲雄風”開始唱響國際。

中國東北部,午夜時分,下著傾盆大雨,家裡的磚瓦房在大雨中瑟瑟發抖,雨水的狂傲,成功的打敗了我家的磚瓦房,屋頂的瓦片不堪雨水的蹂躪,墜落到地面,我家的房子成功的漏雨了。

6、7歲討狗閒的年紀,看到屋頂漏雨,非但沒有感到危機,反而很興奮的叫著我的爹,“爸,你看漏雨了,太好玩了,我先洗個澡”,那個年代家裡沒有洗浴設備,只能一個月去趟---澡堂子,被長輩拿著搓澡巾一頓神搓,必須搓出血道子(表皮搓壞了的狀態),那樣才算搓乾淨,每次洗澡對我們這樣的小屁孩都是一種折磨(真的太疼了),要不然長輩會認為對不起花的3塊門票錢。

我爹聽到我興奮的喊‘漏雨了,還要洗澡’,“嗖”的跑過來,當時的速度目測百米也得10秒左右,‘啪’一個“脖溜子”拍到了我的脖子上(我現在不足170的身高,估計跟當年神奇的“脖溜子”有關,拍的我不長個了)。

“還不趕緊拿盆接雨,一會屋裡全淹了”,然後又感覺一道風,我爹穿著雨衣,去倉房搬起梯子爬到房頂,忙活了一陣,盆子接滿了好幾盆,屋頂漏雨處漸漸的減少的滲漏。

父親全身溼透的進屋了,雖然,在不懂事的年紀,總挨脖溜子,但在那一刻,我發現父親的偉大,撐起家的責任,保護自己的家園。當雨水不在滲漏進家中的時候,突然懂得了“家”的意義----溫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