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學校,重新定義教育

2020年來勢洶洶的疫情,學校停課不停學,教師居家辦公,學生居家學習。教師變網播,學生變網粉,釘釘、微信、QQ等各類視頻軟件紛紛上場,看似特殊時期的特殊應對,讓我想到了朱永新教授寫的《未來學校》。

未來學校,重新定義教育

互聯網和信息技術的發展,讓一切都在或多或少地發生著變化,教育方式也不例外。

現在教育方式中最大的矛盾,就是目前的教育系統仍然依靠著為工業時代培育工業人才的方式,它強調效率優先。

未來,傳統的學校不再是唯一的學習場所,今天的學校會被未來的學習中心取代。未來的學習中心,沒有統一的教材,全天候開放,沒有周末、寒暑假,沒有上學、放學的時間,也沒有學制。孩子可以8歲上學,也可以5歲或者12歲上學;15歲的孫子可以跟75歲的爺爺在同一個課堂上同樣的課;年輕的父母也可以與自己的孩子學習同樣的內容。學生可以自由選擇學習時間和學習內容,教師是自主學習的指導者、陪伴者。

未來學校,重新定義教育

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人工智能對教育和學習會帶來的改變。在這個信息爆炸的時代,人不可能掌握所有的知識,但機器人可以掌握所有的知識和信息,並且可以快速搜索和整理。

人工智能機器人阿爾法圍棋戰勝世界圍棋冠軍柯傑,機器人教師完勝傳統人類,在平均分的基礎上提高了26.18分,遠遠超過了人類;並且人工智能對人類的語言理解已經超過了人類選手……未來的學習中心,教師是自主學習的指導者、陪伴者,一部分教師將變成自由職業者,"能者為師"將使今天的教師資格證變成歷史。

未來學校,重新定義教育

書中引用了一段發人深省的話:"把所有遊戲和學習都留在童年,把所有工作都留在中年,把所有休息都留給老年,這是極端錯誤和非常矛盾的做法。"這真實地反映了現在社會現象。但是未來,屬於。

在未來的社會,學力將比學歷更重要。學歷只證明著過去,學力才意味著未來。如果我們不能夠成為一個善於學習的人,我們將會被時代淘汰。

未來學校,重新定義教育

學習中心,父母應該做什麼?

父母也應該參與到學習中去,父母與孩子一起成長將是未來學習中心的重要特徵。父母成為學習者,與孩子一起成長,才是教育最美好的人生狀態,更是未來教育最顯著的特徵。

我期待著,新教育時代的到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