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遺敦化 | 舊國新語話非遺故事篇(四)

非遺敦化 | 舊國新語話非遺故事篇(四)


舊國與海東盛國

渤海國是唐朝時期以粟末靺鞨族為主體的地方民族政權,是我國古代東北少數民族靺鞨人於公元698年在敦化建立的地方政權,公元926年,被遼所滅,歷229年,共15代王。靺鞨,先秦時稱肅慎,漢魏及南北朝稱邑婁、勿吉,隋唐時改稱靺鞨。靺鞨分為七部:粟末靺鞨、白山靺鞨、伯咄靺鞨、安車骨靺鞨、拂涅靺鞨、號室靺鞨、黑水靺鞨。渤海國建都於敦化敖東城,粟末靺鞨大祚榮自立為震國王,713年唐玄宗派鴻臚卿崔忻作為冊封使出使渤海王國,“冊拜祚榮為左驍衛員外大將軍、渤海郡王,仍以其所統為忽汗州,加授忽汗州都督”,去靺鞨號,稱渤海國,自是每歲遣使朝貢。崔忻完成使命從敦化回返途經旅順黃金山時鑿井勒石,表明渤海王國受封於唐朝,留下極為重要的物證,是東北地區最珍貴的歷史遣跡之一。鴻臚井刻石問距今1307已年,這是渤海國歸屬於唐的重要物證。

公元734年渤海國從敦化遷都於和龍中京顯德府,後又攆轉遷都於東京龍原府上京龍泉府即今黑龍江寧安渤海鎮。遷都後,史書稱敦化為“舊國”。渤海國全盛時有5京、15府、 62州、130餘縣。疆域遼闊,其北到黑龍江口及鄂霍茨克海的廣大地區,東至日本海,南以長白山、泥河(金野江)與新羅為鄰,西抵伊通河。“地方五千裡”。包括中國東北大部、庫頁島、朝鮮半島北部,史稱“海東勝國”。

1949年,敦化啟東中學與延邊大學歷史科師生,清理六頂山已遭盜挖的渤海墓葬,清理中發現了貞惠公主墓,出土的貞惠公主墓碑,是唐代流行的駢體文,在書法和文詞方面,都堪稱稀世之珍品國寶,同時還出土雄雌石獅、鎏金杏葉、項鍊、圓帽銅釘等,從貞惠墓碑得出“憲象中國”的結論,幷包括“珍陵”在內的墓群,是極其寶貴神奇的渤海史料文化堆積地。

1964年,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和朝鮮社會科學院聯合對六頂山渤海古墓群考古,獲得各類出土文物377件。

2005年,吉林省考古研究所對六頂山渤海古墓群進行了為期兩年的複查和部分墓葬發掘,出土金、銀、銅、鐵玉器、陶器、瓦件標本600餘件,還發現“冢上做屋”的建築遺蹟。


渤海文化與藝術

關於舊國文化,唐詩中亦有吟詠。如,溫庭筠在《贈渤海王子歸國》的前四句中寫道:疆理雖重海,車書本一家。盛勳歸舊國,佳句在中華。舊國,是渤海國早期政治、經濟、文化、軍事中心。詩歌與渤海樂是海東文化這兩束鮮花中最為豔麗的花朵,絢麗多彩,溫庭筠在《贈渤海王子歸國》中的後四句寫道:定界分秋漲,開帆到曙霞。九門風月好,回首是天涯。可見其摯情感。《全唐詩補編》收錄渤海國王孝廉五首詩。王孝廉在《奉敕陪內宴》中寫道:海國來朝自遠方,百年一醉謁天裳。日宮座外何攸見,五色雲飛萬歲光。《和坂領客對月思鄉之作》寂寂朱明夜,團團白月輪。幾山明影徹,萬象水天新。棄妾看生悵,羈情對動神。誰雲千里隔,能照兩鄉人。《全唐詩》中,有李白一首《送王孝廉覲省》:彭蠡將天合,姑蘇在日邊。寧親候海色,欲動孝廉船。窈窕晴江轉,參差遠岫連。相思無晝夜,東泣似長川。當時,唐代著名詩人多有與渤海學子交往的佳話。劉禹錫《酬楊司業巨源見寄》、韓翃《送王涎渤海使赴李太守行營》、溫庭筠《送渤海王子歸本國》等,便是例證。

渤海藝術與渤海樂,渤海藝術即受到高句麗藝術的影響,又大量、直接地吸收了盛唐藝術,一時泛起了渤海藝術的潮流,形成了雍容華貴、豐腴飽滿、文靜典雅、舒展大方、簡潔剛健的藝術風格在目前出土的渤海國壁畫中主要有著名的“貞孝公主墓壁畫”和“三靈墳墓壁畫”,這兩個壁畫都是中華傳統文化的瑰寶,是當時年代人們的智慧結晶,敦化的貞惠公主墓出土過壁畫殘片。

渤海人創造的渤海樂豐富了東北亞的音樂寶庫。特別是渤海人將肅慎時期著名的“踏錘舞”承繼下來,傳承至今,可見,敦化和長白山是渤海文化發生地之一。舞蹈文化,更是是源於靺鞨祖先生產勞動與生活,每逢豐收,婚喪嫁娶,慶典,祭祀、節日、集會等活動,人們穿上盛裝,頭帶飾物,臉上化妝,腰間繫上銅鈴,手持鹿皮或羊皮做的鼓,吹葉當歌,邊敲邊舞,有的臉上還帶上造型各異的彩繪面具,如:虎神、熊神、鹿神、鷹神、鳥神,始母神、瑪虎等。它融音樂、舞蹈、歌唱、武術、狩獵表演於一體,不僅有著深厚文化積澱,而且它的產生和發展,與當地群眾風俗民情、文化觀念、薩滿信仰、社會風貌、自然環境等息息關聯。渤海樂構型在敦化經歷了一個漫長的歷史演變過程,到了明清時期“黑熊搏鬥舞”、“臻蓬蓬歌”、“莾式舞”都是渤海樂舞的延續,同時這些舞蹈形式意義卻在滿族巴拉人中原始舞蹈“野人舞”、“跳神舞”中看得更明晰。“野人舞”、“跳神舞”、“蟒蛇空氣舞”是原始居住在張廣才嶺、敦化境內、寧古塔一帶土著巴拉人(當地稱:巴拉人、半拉人)的狩獵舞蹈。這部分人就沒離開過自己的家園,都在代代傳承著部族民間文化遺蹟。《日本文化史》明確說明“現存的舞樂中,大靺鞨、新靺鞨、新烏蘇、古烏蘇、進走禿、退走禿、敷手、貴德、崑崙八仙、地久,這些樂舞被是渤海傳來的。”日本忠龍所著的《雅樂》一書中講:從渤海國傳來的“新靺鞨”現在還經常被演奏,“新烏蘇”市日本至今流傳。

“瑪虎立堂號、渤海家聲遠”就折射出敦化遠古氏族的民間舞蹈文化遺蹟,體現的內容都不帶虛偽和矯飾,也沒有任何功利色彩,只是遠古氏族開始就一代一代用森林圖畫文字和口傳心受的形式,傳承至今, “踏錘舞”的文化價值不在於墨守成規,而在於聚沙成塔,集腋成裘。

據敦化地方文獻記載:粟末靺鞨族,有著悠久的歷史和古老的文化,渤海的音樂和舞蹈也具有鮮明的民族特色。早在隋唐前“踏錘舞”在《三國志》記載:靺鞨人每當祭天祭神,便“晝夜會聚歌舞,舞輒數十人相隨,踏地低昂,手中相應,節奏有似鐸舞”,民間又被稱為《踏鎚》、《靺鞨舞》。《渤海國志長編》記載:“官民歲時聚會作樂,先命善歌舞者數輩前行,士女相隨,更相唱和,迴旋婉轉,號曰《踏錘》”。靺鞨使臣到中原長安進貢品,宴飲席間,“使者與其徒皆起舞,其曲折多戰鬥之容”。《靺鞨舞》至明清又融入秧歌、佛舞等,《紅山碎葉》還載有一種風格獨特的《襪袷舞》,亦稱《靺鞨舞》。《額穆縣誌》記載,康熙初年“滿洲有大宴會主家男女必更選起舞大率舉一袖於額反一袖於背盤旋作勢曰莽勢中一人歌眾皆以空齊爾字和之曰空齊曰”。後在遼、金、元、明、清各代王朝,都在敦化這片奇特的文化熱土留下深刻印跡,特別是渤海番書,更是千古之謎。

非遺敦化 | 舊國新語話非遺故事篇(四)

圖 文:張 寧 牛鐿潼

策 劃:張指揮

審 核:魏向軍

來源:敦化市文化廣電旅遊體育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