詳解產品實現的五大過程

一、五大過程的簡介

根據PMP的理論體系,項目管理總體來說可以 劃分為5大過程:

啟動過程、計劃過程、實施過程、執行過程、收尾過程。在互聯網公司基本不太可能走完完整的5大過程,但PMP中的項目管理體系任然有很多值得我們借鑑的地方。借鑑之前我們首先總結下互聯網產品研發和傳統的項目開發的差異,一般的項目都是有明確的範圍、質量、進度、成本標準的,而互聯網產品往往在事先不會有明確的這種定義,互聯網產品研發講究小步快跑、快速迭代,講究敏捷、解決核心問題,也不會有太多的成本考量,只對產品質量和進度會有較高的要求,但這種要求往往也是動態變化的(10年前的產品和現在的產品質量區別天差地別)。總體來說項目管理講究確定性,而互聯網天生就是不確定的。儘管這兩者本質有著巨大的差異,但互聯網產品研發還是能夠從項目管理中借鑑很多經驗。以下我們來詳細分解下互聯網產品的項目管理過程。

首先我們對應著PMP的五大過程也對互聯網公司的產品實現過程進行了階段劃分:啟動階段、產品設計階段、技術開發階段、測試驗收階段、上線部署及收尾階段。這幾個階段沒有嚴格意義上面的先後順序,會有交叉、重疊、循環。劃分階段的意義在於形成工作流,能夠讓複雜的工作有據可依,有理可循並儘可能少的出錯。

二、讓我們做正確的事吧

在啟動階段,我們首先需要做大量的需求調研工作,競品分析、用戶訪談、問卷調查等等都是我們開展工作的手段。我們需要接觸大量的用戶、收集大量的資料、使用大量的類似產品,儘可能多的挖掘需求和發現問題。我們所有的拜訪和試用都不應該時盲目的,需要帶有一定的的目的進行,一開始可能目的並不明確,但在不斷的探索的過程中目標逐漸清晰,我們能夠發現不同需求背後的相同動機,也能夠找到我們正真的客戶或者是能夠決定我們產品最終成果的干係人,我們能夠找到充足的資料支持我們定義產品最終的目標,能夠保證我們在做正確的事。而在這個階段收集到資料都是我們寶貴的資源,能夠為我們後期做產品方案輸出提供必要的判斷標準,那在這個階段我們需要輸出的文檔又有哪些呢?首先我們可能需要設計符合邏輯的調查問卷,如果試用了相似的產品鬧我們還需要輸出競品分析,在拜訪用戶時,我們還需要記錄用戶所有的需求描述,形成最原始的需求記錄清單,在拜訪客戶的過程中我們需要把各個客戶的基本資料記錄,形成干係人清單,方便我們在後續階段與其能夠直接進行溝通交流。在把以上的內容進行簡單的分析和歸類後我們要產出需求跟蹤矩陣,而這份需求跟蹤矩陣是管理我們能夠達成目標的各個需求最核心的文檔,他會伴隨我們直到產品上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