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我國豬傳染病流行新特點與防治對策

近些年來,我國生豬養殖規模隨著人們需求的增長而不斷的擴大,這也為豬傳染病的傳播提供了便利條件,如近期流行非洲豬瘟便是一個最好的例子。據不完全統計,近年來我國豬的病死率為8% ~ 12% 左右,而這些病死的豬中有70% 是由豬傳染病所導致。可見,豬傳染病對我國生豬的養殖造成了巨大的威脅,同時還造成了巨大的經濟損失。因此,針對我國豬傳染病的流行新特點,採取防治對策並盡最大努力保障生豬的安全,如今已經成為了迫在眉睫的事情。

1 當前我國豬傳染病流行新特點


當前我國豬傳染病流行新特點與防治對策

就當前的情況來看,我國豬傳染病的類型有明顯增多的趨勢,並且其危害也有加劇的情況。如在20 世紀80 年代便已經流行的豬肺疫、豬丹毒、仔豬副傷害等,現今依然存在著小規模流行的情況。並且隨著時間的推移,豬藍耳病、豬圓環病毒病、副嗜血桿菌病、非洲豬瘟以及豬增生性腸炎等疾病也開始不斷威脅我國的養豬業。

在我國豬傳染病類型愈發增多的同時,病原體遺傳變異以及血清型改變的情況也隨之而來[1]。通過對近年來我國豬疫病的實驗室診斷數據分析,發現目前豬疫病的流行主要是多種致命因子交叉作用的結果,其中混合感染的情況屢見不鮮,更加劇了豬傳染病的危害,也阻礙了防治工作的有效展開。

2 我國豬傳染病的防治對策

2.1 迅速撲殺患病豬 因為大多數的豬傳染病都有著傳染性強且致死率高的特點,所以,相關地區一旦出現傳染病疫情,工作人員便應該迅速採取措施,對患病豬進行撲殺,從而避免疫情進一步蔓延。同時,對撲滅的病患豬屍體,還應該進行焚燒等無害化處理,避免病畜的屍體成為新的疫病傳染源。

這裡需要特別說明的是,如果發現疑似豬傳染病疫情,應迅速將疫情進行上報,力求做到迅速排查、迅速撲滅,避免其波及範圍進一步擴大。

2.2 強化“ 兩場” 的生物安全係數 一直以來,種豬場與養豬場(以下簡稱“兩場”)始終都是疫情防控的關鍵所在。因此,各地相關部門,應加強對“兩場”的排查及防控,並提供


當前我國豬傳染病流行新特點與防治對策

技術指導,健全相應的豬傳染病防疫制度。落實“防重於治”的基本原則,幫助“兩場”人員認真排查存在的隱患,從而最大程度上杜絕豬傳染病的傳播,繼而強化“兩場”的生物安全係數。這裡需要特別指出的是,面對混合感染的豬傳染病,防疫人員應進行認真排查,因為有很多混合感染的豬傳染病會出現多種症狀混雜的情況,所以防疫人員需要進行認真排查,以避免疫病流行。

2.3 加強日常排查檢測工作 在防治豬傳染病的過程中,相關工作人員應該做好生豬由養殖到屠宰再到交易市場各個環節的排查檢測工作。這中間如果相鄰地區已經有豬傳染病疫情

出現,工作人員便應加強對疫病的排查檢測力度。其次,日常情況下應特別注重對養殖密集區的排查檢測工作。並且,相關工作人員還應該時刻觀察疫病的傳播動態,進而做到防患於未然。如果所在地區的豬出現未知死亡的情況,應迅速進行採樣,如若確定為惡性豬傳染病,需立即採取相應措施對病豬進行處理,並將疫情上報有關部門。

2.4 建立相關豬傳染病防疫小組 如果遇到大規模的豬傳染病流行情況,各地應成立相關的防疫小組,並對小組成員進行緊急培訓。培訓的重點應為當前豬傳染病的防治措施,以及臨床症狀的甄別。而防疫小組的工作職能為負責採集豬群的血清,並針對血清做好排查。同時,疫病防疫小組還應致力於發現疫病防治過程中存在的隱患問題,以保證所負責地區生豬的安全。總而言之,當下我國豬流行病的防治形勢,依舊非常嚴峻。因此,洞悉當前我國豬傳染病的流行特點,並以此為基礎,制定相應的防治對策,便成為了如今豬傳染病防治工作的重中之重。所以,相關防疫部門應注重每一個防疫細節,繼而實現對豬傳染病的有效控制。


當前我國豬傳染病流行新特點與防治對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