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娩後這2處裂傷,該如何護理?

產婦在分娩過程中,受多種因素影響,身體分娩的部位難免會出現裂傷的情況。這也被稱作“分娩裂傷”。有些分娩裂傷能夠自行治癒,但有些如果不能好好處理,就會使陰道和會陰部嚴重受損,造成子宮脫垂,甚至影響到肛門括約肌和直腸,導致大便失禁。那麼,

造成分娩裂傷的原因都有哪些?產婦應該如何處理分娩裂傷呢?

分娩後這2處裂傷,該如何護理?


一、分娩裂傷有哪兩種情況?

1.陰道裂傷

陰道裂傷通常又細分成以下兩種:

產婦在自然分娩的過程中,胎頭或者胎兒先露出的部分由於衝撞到了陰道組織,造成的一些小損傷。這種情況下形成的傷口比較小,通常在產後兩天左右便會自動癒合。當然,出於止血的情況考慮,可能需要縫1針,但並不需要做特殊的護理。

而另一種陰道撕裂傷,較之則要更加嚴重些。陰道撕裂傷的傷口較大、較深,有時傷口甚至會連通肛門。而且裂傷要比前一種嚴重得多,很容易發生感染,需要注意護理。

分娩後這2處裂傷,該如何護理?


造成陰道撕裂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幾點:

(1)陰道:如果陰道口狹小或者會陰部有炎症、水腫等情況,那麼在分娩時就會導致會陰部位嚴重撕裂。

(2)胎兒:如果胎兒胎位不正,同時產婦的力量比較弱,產力不夠強,那麼胎頭在會陰部位就很容易受到阻礙,從而產生裂傷。

(3)產婦:由於身體機能水平的降低,高齡產婦發生陰道裂傷的風險要比其他產婦高得多。

(4)急產:如果產婦出現急產的情況,陰道裂傷的風險也會增大。

一般情況下,輕度裂傷3—6天就可以恢復,如果是比較嚴重的裂傷,需要的時間則要更長些。

分娩後這2處裂傷,該如何護理?


2.子宮頸裂傷

相對於陰道撕裂,子宮頸裂傷發生的概率要更低些。而造成子宮頸裂傷的因素主要有以下這幾點:

(1)產婦宮縮過強,胎兒通過產道的速度過快,這就容易導致子宮頸裂傷。

(2)如果曾經使用過功電燙治療處理宮頸糜爛,那麼宮頸彈性自然也會變差,分娩的時候就很容易造成子宮頸裂傷。

(3)如果是高齡準媽媽初次分娩,有可能會因為胎位異常,或胎兒過大,導致宮頸因為遭受強力而受傷。

二、分娩裂傷應該如何護理?

1.注意清潔

當產婦惡露未淨時,需要每天至少用流水沖洗兩次外陰。大便之後再次沖洗。注意,沖洗時要從前往後,以防裂傷處被感染。

分娩後這2處裂傷,該如何護理?


2.注意姿勢

無論是坐著還是睡覺時,都要注意讓重心側向裂傷傷口的對側。一來避免惡露汙染傷口,二來也避免傷口被壓迫加重疼痛感。

3.小心如廁

產婦在上廁所時,先收斂會陰和臀部,接著再緩緩坐到馬桶上。如果有便秘,那也不能太用力,可以暫時使用開塞露。

4.勤換衣物

衛生間和內衣內褲要勤換,以防因細菌滋生而出現感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