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慕尼黑會議不開,二戰爆發不了?德國軍官團48小時推翻政府

為什麼慕尼黑會議不開,二戰爆發不了?德國軍官團48小時推翻政府

1938年的歐洲,隨著德國吞併奧地利,德意志民族情緒再次被點燃,狂熱的叫囂著民族的統一,人們再一次聞到了戰爭的味道,而此時離一戰結束還不到20年。德國的野心引起了各國的擔憂和不安,上演了一場場政治醜劇。

凡爾賽體系的崩塌,預示著以英、法兩國為首的歐洲各國,無力阻止德國的瘋狂,但悲催的是,他們似乎沒有更好的辦法,只會一再退讓。德國也順勢而為,準備入侵捷克斯洛伐克,引起了廣泛的反響,甚至其內部也不贊同,這是為什麼?

為什麼慕尼黑會議不開,二戰爆發不了?德國軍官團48小時推翻政府

無奈的捷克斯洛伐克,內外交困。

《我的奮鬥》一書中,已經將德國的戰略目標說得很清楚。首要目標是法國,而後是蘇聯,將其淪為自己的殖民地。但為避免重蹈一戰的覆轍,再次陷入兩線作戰的不利境地,消滅東面的捷克斯洛伐克和波蘭,就成了德軍下步主要的工作。

從奧匈帝國廢墟上建立的捷克(簡稱),在一戰後按照“民族自決”的原則取得了獨立,但協約國對德意志民族並沒有完全落實這個原則,將居住著大約300萬德意志人的蘇臺德地區,劃給了捷克,成為德國入侵的最好理由。

為什麼慕尼黑會議不開,二戰爆發不了?德國軍官團48小時推翻政府

作為凡爾賽體系的受益國,為維護國家獨立和安全,捷克的外交政策基本與英、法兩國保持一致。法國由於俄國崩潰,失去一個在東面可以牽制的大國,從而與波蘭和捷克建立了同盟關係,試圖替代俄國在一戰中所處的角色。

隨著德國撕毀《凡爾賽和約》,加緊擴軍備戰,歐洲各國可以說是“人人自危”,而作為一個小國,捷克根本無力牽制德國。更讓其感到危機的是,國內的德意志民族在德國的煽動下,紛紛要求脫離捷克迴歸“祖國”,可謂是“內外交困”。

為什麼慕尼黑會議不開,二戰爆發不了?德國軍官團48小時推翻政府

當年的5月,捷克國內發生了德意志人和捷克人的流血事件,德國為了進一步施壓,徵召40萬後備役人員,在德捷邊境部署了12個師。這個動作立刻引起了英、法、俄三國的高度警覺,提出嚴厲警告,一旦捷克遭到入侵,他們一定會出兵。

捷克的強硬態度和三大國的集體干涉,德國被迫放棄了入侵計劃,這就是“五月危機”。從這一點看,如果各國團結起來,德國是不敢發起戰爭的。但可惜的是,三大國並未對德國採取進一步的制裁,錯過了制止戰爭的機會,反而繼續妥協。

為什麼慕尼黑會議不開,二戰爆發不了?德國軍官團48小時推翻政府

召開臭名昭著的“慕尼黑會議”,出賣捷克。

“五月危機”,儘管在各國強硬的態度下,德國有所收斂,但其表現出來的強勢,還是嚇壞了英、法兩國,為了“徹底地”避免戰爭,他們迫使捷克政府,答應蘇臺德地區德意志人的訴求,“無路可走”的捷克政府只得答應對方的全部要求。

事情進行得過於順利,讓蘇臺德地區的德意志人自己也不相信這是真的。儘管事情來得突然,但蘇臺德的迴歸,還是讓德國上下舉國歡慶,這是自吞併奧地利後,又一重大勝利。但是,這件事卻完全打亂了德國元首的計劃。

為什麼慕尼黑會議不開,二戰爆發不了?德國軍官團48小時推翻政府

原來,蘇臺德只是德軍入侵捷克的一個“幌子”,如果捷克答應了德國的要求,那麼將失去一個“尋釁滋事”的藉口。於是,以警察有過火行為為由退出了談判,並不斷在蘇臺德尋機暴動,製造事端,口風也轉向“不能忍受捷克政府的迫害”。

眼看形勢愈發嚴峻,英國首相張伯倫決定親自出面進行斡旋。說是斡旋,倒不如說是妥協綏靖,他滿口答應,同意德國獲得蘇臺德地區。得到的保證是,德國不再對其他地區有想法,不再使形勢進一步惡化。然而,這只是德國的“緩兵之計”。

為什麼慕尼黑會議不開,二戰爆發不了?德國軍官團48小時推翻政府

首先,當頗有成就感的張伯倫趕往法國,商討以犧牲捷克換取和平的同時,計劃入侵捷克的36個師,已調至德捷邊境,並命令蘇臺德地區的準軍事組織——蘇臺德自由團不斷地製造事端,保持與捷克人的衝突和糾紛。

其次,鼓動波蘭和匈牙利對捷克提出領土問題。早先波蘭和匈牙利就領土問題經常與捷克發生爭執,但在國聯的裁決下,他們的領土要求並未得到支持,早已懷恨在心,決定集結兵力,準備趁機奪回。如今的捷克被敵對國家包圍,隨時亡國。

為什麼慕尼黑會議不開,二戰爆發不了?德國軍官團48小時推翻政府

讓張伯倫倍感失望的是,僅僅7天前得到的保證,被德國元首“無賴式”的全部否定。在他看來,輿論指責他對德國妥協,內閣也反對他對德國的綏靖政策,無非是爭取和平。現在卻被狠狠地扇了一巴掌,落魄而回的張伯倫決定武力壓制。

德國的無理要求徹底激怒了英、法、蘇等國,各國紛紛集結兵力,大戰一觸即發。在強大的壓力下,德國再次表示願意接受談判,在慕尼黑召開會議商定蘇臺德歸屬問題。無恥的是,作為當事國的捷克,以及密切關注的蘇聯,被排除在會議以外。

為什麼慕尼黑會議不開,二戰爆發不了?德國軍官團48小時推翻政府

然而,對外武力擴張,德國軍官團並不認同。

蘇臺德地區的形勢愈發緊張,讓德國軍官團的高級將領們,也十分擔憂爆發戰爭。在他們看來,當時德軍遠沒有強大到與英、法兩國抗衡的地步,一旦發生戰爭,德國將會再次毀滅,更可怕的是,這次毀滅一定比一戰戰敗更加徹底。

這時的德國軍隊仍然由軍官團說了算,儘管在德國元首的支持下,軍隊得到了空前的發展,吞併奧地利也極大的鼓舞了士氣,但入侵捷克會招致與英、法等國的全面戰爭,是他們最不願看到的。於是,在貝克將軍的帶領下,準備推翻元首。

為什麼慕尼黑會議不開,二戰爆發不了?德國軍官團48小時推翻政府

在直言上書、辭職無果的情況下,貝克明白,要拯救德國唯有非常手段,那就是軍事政變了。在他的召集下,許多不認可德國元首做法的人聚攏在一起,他們有市長、銀行家,但主要還是以軍官團成員為主,一個恢復民主體制的密謀集團形成了。

他們的計劃是在進攻捷克前48小時開始行動,首先逮捕德國元首,並將其送交法庭公開審判,控訴其試圖將德國帶入戰爭的罪行,剝奪其執政資格。同時,在國內實施軍事管制,待局勢穩定後,由知名人物組成臨時政府,恢復民主體制。

為什麼慕尼黑會議不開,二戰爆發不了?德國軍官團48小時推翻政府

為了得到國內民眾的認可,密謀集團認為英、法兩國越是強硬,不惜一戰,才能喚醒狂熱的民眾,使人們認清戰爭的危害。於是冒著極大的風險,將德軍進攻的消息透露給英、法兩國。結果,非但沒有引起他們重視,反而還加快了綏靖進程。

讓貝克失望的是,就在行動前,慕尼黑會議召開了。這預示著英、法兩國以犧牲捷克,再次選擇了退讓,戰爭的可能性很小,於是緊急叫停了所有政變命令。而慕尼黑的勝利,更讓民眾狂熱地“愛戴”他們的元首,他成了造就德國輝煌的“英雄”。

為什麼慕尼黑會議不開,二戰爆發不了?德國軍官團48小時推翻政府

儘管在當時,德國軍官團有能力推翻政府,但他們對局勢的把握,還真沒有元首看得準,事實證明他是對的。隨著戰爭的繼續,軍官團成員死的死、傷的傷,再加上新人走向軍隊領導崗位,軍官團對軍隊的控制力越來越小。

總之,推翻納粹政權,終止二戰爆發的最佳機會,被葬送掉了。

大家認為呢?歡迎留言一起討論。

專欄

兩次世界大戰,源於普魯士的崛起

作者:白楊樹下談歷史

29.9幣

2人已購

查看

參考文獻:《第二次世界大戰》、《二戰全史》

歡迎搜索關注“白楊樹下談歷史”//學習歷史,傳播文化正能量//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