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沙經開區的五新隧裝一季度滿負荷生產,訂單已排到5月

長沙經開區的五新隧裝一季度滿負荷生產,訂單已排到5月

長沙晚報全媒體記者 伍玲 通訊員 楊霞

度過產銷兩旺的一季度,湖南五新隧道智能裝備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楊貞柿的心裡並沒感到輕鬆:海外疫情的蔓延,讓部分進口配件供應不足。

隧道裝備,是工程機械的細分領域,相比土方機械,銷量佔比相對較小。楊貞柿對海外疫情和市場的擔心,讓他對未來行業態勢持謹慎樂觀態度,但近期國家和行業不斷釋放的積極信號,則堅定了他完成今年目標的信心。

長沙經開區的五新隧裝一季度滿負荷生產,訂單已排到5月

30臺已交付,30臺待生產

4月17日,記者在位於長沙經開區的五新隧裝看到,裝配車間門外的空地上,一個龐然大物映入眼簾,呈拱形,高達三四層樓,幾位產業工人在拱頂下登高作業。旁邊是另一臺待安裝的設備,零部件堆成一座小山。

五新隧裝結構件車間臂架班班長薛貴民告訴記者,這是他們去年新研發的襯砌臺車,重100多噸,目前正在試拼裝。“相比以前的產品,新產品的穩定性更好和承重量更高,拼裝也更簡單。”

進入車間,機器的響聲、焊接的滋滋聲、焊花釋放的煙味,齊刷刷地灌入身體的每個感官。“自2月10日正式復工以來,一直是工人輪休,但車間不停產的生產狀態。”薛貴民說。

長沙經開區的五新隧裝一季度滿負荷生產,訂單已排到5月

薛貴民所在的班組主要為公司的溼噴機、鑿巖臺車焊接製作伸縮臂架,8至12人為一個班組,要求成品誤差不能超過2毫米。以前主要是人工焊接,自2017年五新隧裝引入4臺焊接機器人以來,三分之二的焊點已由機器人完成。

機器人的引入,不僅提高了焊接質量的穩定性,也提升了焊接效率。“以前一個班組一個月要焊接40臺設備的臂架,比較艱難,現在就很輕鬆了。”薛貴民說。

記者瞭解到,今年復工以來,五新隧裝已趕製、發運隧道裝備30臺,如今收到的訂單還有30臺待生產。“現在每班每天的任務量達到1.2臺,比年前的任務量還高。”薛貴民告訴記者,這些訂單預計5月將全部生產並交付。

長沙經開區的五新隧裝一季度滿負荷生產,訂單已排到5月

智能化和信息化水平逐步提升

對於五新隧裝一季度保持滿負荷生產的表現,楊貞柿並不感到意外。他告訴記者,年前公司簽訂了不少訂單,復工以來主要是趕製年前的訂單。此外,疫情暴發後,國內客戶施工受疫情影響,需求釋放都延後了,但需求終究會釋放出來,他們只是提前趕製產品滿足未來需求。

“目前隧道裝備的發展還是按行業的慣性在發展,疫情對該細分市場的影響並未有明顯作用,究竟是積極增長還是消極縮減,仍需觀望。”楊貞柿說,由於隧道裝備應用場景的特殊性——大多為國家重點工程隧道項目,工期計劃早已制定,抗疫情衝擊能力強,受疫情影響可能較小。

長沙經開區的五新隧裝一季度滿負荷生產,訂單已排到5月

不過,隨著國家和部分城市加大基建投資力度,隧道裝備行業也有望實現新一輪增長。記者瞭解到,作為確保2022年9月第19屆亞運會前開通運營的重大項目,湖杭高鐵項目今年開工特別早,又有隧道施工,五新隧裝今年3月已向該項目發運6臺設備。

面對多變的市場,五新隧裝也在不斷增強“內功”。目前,五新隧裝正在進行智能化和信息化的創新。楊貞柿告訴記者,作為一家制造業企業,除了技術創新,營銷創新也必須同步跟進,充分挖掘、把握市場需求,研發契合市場需求的產品。

長沙經開區的五新隧裝一季度滿負荷生產,訂單已排到5月

去年底,五新隧裝自主研發了“五新E管家”,可在線監控和管理在施工的隧道裝備,可分析機械設備的運行工況,並提供故障預警等服務。

從工程機械行業來看,五新隧裝的信息化步子邁得並不算早,甚至還有些晚。楊貞柿解釋說,目前隧道施工,雖施工的智能化、無人化程度正在提升,但人海戰術依舊普遍,這對他們來說,是阻礙也是機遇。而五新隧裝當下正在做的,就是推平障礙,勇抓機遇。

長沙經開區的五新隧裝一季度滿負荷生產,訂單已排到5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