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有人年紀輕輕就沒了上進心,躲在舒適區安逸地生存?

為什麼有人年紀輕輕就沒了上進心,躲在舒適區安逸地生存?

很多人都說現在的年輕人大多沒有上進心,那麼多佛系青年,貪圖安逸,沒有老一輩能吃苦了。看到此,不禁想站出來說兩句:

1.上進從來都不應該是年輕人的標配

我們都有選擇自己生活的權利,你所謂的上進和慾望,帶來的快感,很多佛系青年,在安逸中同樣可以獲得;

你所說的上進,是這個社會灌輸給我們的思想,暫且不論好壞,就好像尊老愛幼一樣,他並不是應該或者不應該的問題,而是一個人想做,或不想做的問題。

這個社會為什麼要讓你上進?主流的意識形態為什麼會鄙視那些不上進的年輕人?一方面是國家的正面宣傳教育,一方面是人民的發展沒達到一定的層次,人民還是想想要獲得更多的,所以他們也會接受這種思想。

2.安逸難道不是每個人最終的奮鬥目標嗎?

就好像你辛辛苦苦掙錢,就是為了可以無憂無慮的在海邊曬著日光浴,看著比基尼,但是很多沒有錢的人正在享有的。一個懂得知足的人,更容易獲得安逸。一個不想要更多的人,也更容易獲得安逸,每個人的安逸也都是不一樣的,所以我依然可以安逸了,為什麼還要那麼上進?

3.當前的社會期望,已經遠遠超過這屆年輕人的承擔範圍了

有希望的人生才有上進的動力,當一個年紀輕輕的小夥子,面對動輒幾萬,十幾萬一平的房價,真的是一點希望都沒有啊,他們更多的是會絕望,然後在這種絕望下,他們會想到算了,這些東西不要,我也不會死,而且還能獲活的更開心,那我為什麼還要上進呢?人生實苦,我還是及時行樂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