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起,買房迴避3個地方,風波過後或貶值,業內:地段有點差

房地產市場發展到現在,已經形成了很完善的估值體系。

從城市層面來看,一二線優勢持續擴大。

回顧一下歷史,從2009年2月到11年8月,全國房價上漲持續時間為30個月,累計漲幅達到14%,在隨後的9個月時間裡回調2.3%。

從2015年3月開始,一線城市房價累計漲幅達到44%,二線33%,三四線城市整體也有33%。

部分熱點新一線城市、環都市圈三線以下城市,中西部棚改大省的地市,翻倍的比比皆是。

表面上看起來,過去10年的房價屬於“同漲同跌”,事實上,隨著各地棚改力度不斷減弱,貨幣化安置比例下降,三四線樓市失去最大的購買力來源後,大量的地市、縣城、城鄉結合部已經難以再“翻身”了。

從地段選擇這個層面來看,受今年短期事件的影響,不少購房者的置業需求都發生了轉變。

2021年起,買房迴避3個地方,風波過後或貶值,業內:地段有點差

住宅的安全性、家人的健康相關、居住的密度和環境、戶型樓層是否合理,成為衡量買房的關鍵因素。

購房理念的變化,直接反映到了房價和地價數據的變化。

中國國土勘測規劃院城市地價動態監測組發佈的數據顯示,2020年第1季度,全國主要監測城市的住宅地價環比正向增漲的城市有68個,較上一季度減少16個。住宅地價環比增速超過3%的城市有3個,較上一季度減少3個;地價環比下降的城市34個,較上一季度增加16個。

顯然,因為一場風波的影響,無論是剛需族還是改善族,都變得越來越謹慎,這種情況或將成為未來房地產市場的常態。

當2020年的風波逐漸離我們而去,復工復產逐步推進,房企銷售恢復正常後,2021年開始,買房應遠離3個地方,業內普遍認為地段有點差,貶值壓力或接近20%,未來5年更難買賣。

1,遠離無物業、房齡長的老舊小區。

老舊小區這些年已經很受歡迎,尤其在一二線城市,因為成熟的商業、教育、醫療配套,不少人買入老破小的動機也變得越來越複雜。

有人想孩子有名校可上,後期還可以高價出手。有人想押注未來老房子拆遷,能得到一筆不菲的補償。

但是,所謂的學區、商圈、配套,碰到最近這場風波,又有什麼用處?

窩在老破小的家屬院,沒有物業就意味著外來人口隨意進入,房齡長就意味著通風、採光條件不佳,想去樓下透一口氣,院子裡四處都是生活垃圾和雜物,沒有綠化,也沒有草坪和噴泉,上個樓梯都氣喘吁吁。

2021年起,買房迴避3個地方,風波過後或貶值,業內:地段有點差

這種房子在一二線城市還好一些,畢竟有學區的溢價加持,如果放到三四線城市,不管是從估值角度看,還是從安全、宜居的角度來看,未來5年照市價打8折也有可能,貶值壓力可能接近20%。

2,遠離各類活禽、海鮮、溼貨市場。

很多人覺得小區周圍能有菜市場、超市,日常購物生活會很方便,這一點當然沒錯,成熟社區的一大配套,必然跟柴米油鹽有關。

哪裡的菜價低,哪裡的肉價便宜,只有小區周邊充滿充滿生活氣息,才能贏得剛需的青睞,人口多、需求大,就意味著不缺接盤者,持有這類房產的溢價空間不會小。

但是,各類活禽、海鮮、溼貨市場務必要遠離。

一方面,武漢此次風波給購房者帶來的心理陰影,未來5年都不可能擺脫,對比同等成熟地段的房產,折價空間至少在10%-20%。

另一方面,異味、擁堵、滋生病菌等弊端,與菜市場、超市之類的配套沒有任何可比性。

3,遠離無配套的遠郊、城鄉結合部。

遠郊和城鄉結合部,這個區域人們的爭議向來比較大。

支持者認為,遠郊能擁有低密度的洋房和豪宅,開車去市內的通勤時間不過1-2個小時,卻能擁有市區高層住宅無可比擬的居住生活體驗,沒有噪音,沒有汽車鳴笛聲,沒有光汙染和生活垃圾汙染,環境比市區好的不是一倍兩倍。

反對者認為,近些年新城開發過剩,遠沒有前些年那麼稀缺,連小縣城和地市都在造各種CBD、新城區、開發區、示範區,城鄉結合部普遍擁有高大上的概念,實則配套缺失,沒有人住的房子,只能稱之為鋼筋水泥,沒有任何升值空間可言。

2021年起,買房迴避3個地方,風波過後或貶值,業內:地段有點差

筆者認為,後一種看法更客觀一些。

論房子的投資空間,2010-2017年這個階段,各個地區新城區的房價漲幅最大,入手早的最起碼也是翻倍,原因很簡單:新區剛有輪廓和路網,單價極低,漲起來也最迅猛。

但是,從2017年至今,各地新建成的新區已經多達4000個,連國家中心城市、自貿區這種級別的城市試點都在不斷擴容,大量的城鄉結合部如雨後春筍般冒出來,全國流動人口只有2.4億人,存量人口流動格局下, 不可能帶動如此多的新區發展。

按照西南財大的統計,目前城鎮房屋空置率已經達到了22.4%,其中絕大部分位於鎮區、縣市和地市,遠郊說好聽一些叫“低密度”,說難聽一點就是“鬼城”。

最後,我們做個總結。

隨著央行降息、降準,加上各地發佈的房地產鬆綁政策,今年的樓市格局已經逐漸清晰。

從城市角度看:一二線或有反彈機會,三四線卻難有起色,購房者的理念正在潛移默化的發生轉變。

從住房方面看:對健康、安全、生活便利度的追求更加凸顯。

城市格局和購房理念的變化,必然會重塑2021年的“買房觀”:遠離小城市、無物業的老破小,迴避各類溼貨、活禽市場,儘量不買城鄉結合部和遠郊,不加槓桿買房,只以自住為目的,才有可能在房地產的“白銀時代”生存下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