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等古色古香好木材——紅酸枝

大家都知道紅酸枝價格較貴,今天一起來了解紅酸枝的價值。

紅酸枝是熱帶常綠大喬木,我國北方稱之為“老紅木”,廣東、廣西稱之為“酸枝”,《國家紅木標準》定為“紅酸枝”,紅酸枝為豆科檀屬木材,主要產於印度,以及東南亞一些國家。紅酸枝木:新切面有酸枝木特有的酸香氣,故稱之為酸枝。隸豆科,黃檀屬。主要分佈於東南亞、中南美洲的熱帶地區。

  《古玩指南》一書中二十九章曰:“唯世俗所謂紅木者,乃系木之一種專名詞,非指紅色木言也”“木質之佳,除紫檀外,當以紅木為最”,這是書中對老紅木的評價。現在人們之所以要加上一個“老”字,是因為要區別於我們現在所謂的“紅木”。老紅木,廣東多稱為紅酸枝,長江以北則稱為老紅木。(其實要按照現在的分類來說,老紅木也只是紅酸枝裡面的一種,他們並不能混為一談,我們在這就暫不做詳細介紹)它與黃花梨等同屬豆科植物中的蝶形花亞科黃檀屬。其木質與顏色相似於小葉紫檀,年輪紋都是直絲狀,鬃眼比紫檀大,顏色近似棗紅色。其木質堅硬、細膩,可沉於水,一般要生長500年以上才能使用,它區別於其他木材的最明顯之處在於其木紋在深紅色中常常夾有深褐色或者黑色條紋,給人以古色古香的感覺。其製作傢俱的工藝也應和紫檀木一樣,即最後的工序應使用調勻底色,然後燙蠟的方法,千萬不能使用普通硬木的做法---用漆。因為老紅木飽含蠟質,只需打摩擦蠟,即可平整潤滑,光澤耐久,給人一種淳厚的含蓄美。如果採用現代的擦漆工藝,恰恰掩蓋了其木質的優良本性和紋理的自然之美。且老紅木用漆來處理,容易給一些廠家將其它木材摻雜其中,為其渾水摸魚提供便利。在明清兩代,老紅木與小葉紫檀、黃花梨並稱為宮廷專用的“三大貢木”。

上等古色古香好木材——紅酸枝


《 紅木》國家標準規定,紅酸枝木類有如下四個必備的條件:①黃檀屬樹種;②木材結構細至甚細,平均管孔徑向直徑不大於200微米;③木材含水率12%時氣幹密度大於0.85g/cm3;④木材心材紅褐色至紫紅色。紅酸枝木與黑酸枝木的區別就在木材心材的顏色上,黑酸枝木的材色慄褐色,常帶黑色條紋。本類樹種有:巴里黃檀,大喬木,分佈於東南亞;賽州黃檀,大喬木,主要分佈於巴西;交趾黃檀,中喬木,主要分佈於泰國、越南、柬埔寨;絨毛黃檀,大喬木,主要分佈於巴西;中美洲黃檀,大喬木,主要分佈於中美洲墨西哥等地;奧氏黃檀,中至大喬木,主要分佈於緬甸、泰國、越南和老撾;微凹黃檀,中喬木,主要分佈於中美洲。都是紅酸枝,但紅酸枝木的材質有所不同,心材材色有深有淺,材色約分為偏紅色系和偏褐色系。偏紅色系的紅酸枝木:心材新切面檸檬紅、紅褐至紫紅褐、常帶明顯黑色條紋,密度重,氣幹密度1.0 g/cm3,主要產地為中南半島。心材材色也是有深有淺,色淺的偏黃色,紋理較直。市場上多見的紅酸枝木紋理較直,有局部似黑酸枝木的慄褐色條紋,業內有稱之為“綠筋”,就像人皮膚下的青筋——血管。質優的久置則木色變深,深棗紅色至紫紅色,色澤頗似檀香紫檀,木質細膩不亞於盧氏黑黃檀,是為紅酸枝木的上品。偏褐色系的紅酸枝木:心材新切面紫紅褐或暗紅褐色,常帶黑褐或慄褐色細條紋,產於東南亞。質優的心材紫紅色或暗紅褐色,弦切面帶似黃花魚腹部魚皮紋。紅酸枝木中還有紋理特別的類型。有弦切面帶似肌肉纖維一樣的淺色條紋,略似雞翅木“V”形紋理的;也有弦切面花紋扭曲誇張豔麗的。

目前市場上,紅酸枝木多出產於東南亞一帶,主要有老撾、緬甸、泰國、柬埔寨等國家。現在入境的木材多為已經粗加工去除邊材的方材,一般橫截面為30×30cm以上,大料可達50~60cm,價格以噸為單位計算,個別也有按根論假的。紅酸枝木材也有圓材的,直徑較小,以老撾出產為主,偏紫紅色,有黑色縱條紋(業內稱“黑筋”),紋理美麗,有類似降香黃檀的鬼臉紋,密度大沉於水,這種情況的為以前的存料較多;材質稍差的,紋理相似,但顏色較淺,不均勻,密度較小多不沉於水,主產於緬甸,價格以立方米為單位計算。兩者材質上差別很大,差價也很大。

紅酸枝木產量大,有寬大材幅,顏色花紋美麗,材質優良,廣泛用於製作各種類型、款式紅木古典傢俱,也適宜製作裝飾工藝品,樂器、雕刻等。是上等的好木材,深受廣大收藏愛好者的喜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