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著“村民自治”旗號的土地徵收跑偏了

王二是幸福村人,祖上三代務農,以地為生,種些稻穀棉花玉米等農作物,等它們成熟後再賣到集市換些錢糧。打工大潮的衝擊下,村裡種地的年輕人越來越少,稍有勞動力的人都湧到城市謀營生去了。村裡現在差不多就剩些老年人,有些人為了圖省事就直接在地裡中上樹,有些甚至直接讓地荒著,任荒草瘋長。


王二有十畝地,手上還有土地承包證,以前都是種些水稻棉花小麥玉米,現在種地也掙不到多少錢,也就動了外出打工的念頭。王二算了筆賬,當小工一天兩百,種地一年到頭還掙不到兩萬塊錢,所以處理好家裡的事後,王二把地給了堂哥種,自己跟著村裡的老李進城了。

打著“村民自治”旗號的土地徵收跑偏了

日子就這麼過去了幾個月,九月份,王二接到堂哥電話,告訴他村裡的地都要被村委會租出去了,一畝地一年1400塊錢,租金一年一付,被租的正好有王二的十畝地,所以堂哥打電話過來問問他同不同意出租。王二當時想著十畝地一年租金都有14000塊,而且也只是出租,地還是自己的,就同意了。可他沒想到,租地是假,徵地是真。

第二年“租地”到期,租金遲遲沒有打到賬戶上,王二就打電話問村委會什麼情況,村委會總以各種理由推脫。王二再去找租地的公司,公司負責人告訴他這塊地他們已經招拍掛買下來了,徵收程序已經走得差不多了,補償金也一次性打給村委會了。一番瞭解後,王二才知道事情原委,原來土地租給村委會後,村委會根本不是租給人家公司,而是通過區政府走了徵地程序,村委會把村民“忽悠”了。

打著“村民自治”旗號的土地徵收跑偏了

知曉事情原委後,王二先是去信訪辦,希望通過信訪能解決問題。信訪辦工作人員在聽完他們的遭遇後,提醒他們最好去走司法程序。但是王二對法律一竅不通,更不知道怎麼用法律去維權。

機緣巧合,在王二看CCTV12頻道的《律師來了》法制節目時,正好在播放北京冠領律師事務所執行主任任戰敏律師在為一個工傷求助者提供法律意見,任律師獨到的見解和分析讓王二很是認同。雖然王二不懂法律,但是任律師在節目中對問題的分析和發表的法律意見讓王二覺得自己都能聽懂,打心裡認同任律師的觀點。通過打電話,王二聯繫上了冠領律師事務所。律師們通過前期的證據收集工作,發現此次的徵收程序存在很大的問題。

打著“村民自治”旗號的土地徵收跑偏了

村委會所謂的徵收程序,其實就是先讓村委會利用村民自治制度同意徵收,再用所謂的村民自治制定出一套徵收補償標準和補償方案等制度。而根據法律相關規定和實務案例來看,“村民自治”模式下徵收行為的性質,應當綜合考慮拆遷補償方案的實際製作主體、實際補償主體、政府的參與程度、土地徵收後的用途等情形來加以確定。如果徵收補償方案的實際製作主體、補償資金的實際支付主體、最終的用地主體或受益主體以及實際的徵收實施主體均是政府及有關部門,則應當認定該行為超出了村民自治行為的範圍,有逃避徵地批准法定程序之嫌,相關行為屬於行政訴訟受案範圍。

打著“村民自治”旗號的土地徵收跑偏了

《土地管理法實施條例》第二十五條第三款,《土地管理法實施條例》第二十五條第三款規定,市、縣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門根據經批准的徵收土地方案,會同有關部門擬訂徵地補償、安置方案,在被徵收土地所在地的鄉(鎮)、村予以公告,聽取被徵收土地的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和農民的意見。徵地補償、安置方案報市、縣人民政府批准後,由市、縣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門組織實施。對補償標準有爭議的,由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協調;協調不成的,由批准徵收土地的人民政府裁決。退一步講,即使是村民自治的事項也應該開村民大會決定,而不是村委會成員就能決定的,村民的知情權必須得到保障。縱觀本案被訴行為的作出過程,不符合土地徵收的相關法定程序。在冠領律師的協助下,王二提起訴訟,最終,法院確認被訴行為違法。

經過冠領律師和王二長時間的努力,這起土地糾紛終於告一段落,雖然地最終還是被徵收了,但是最後政府按照土地徵收補償的相關規定給予了王二合理賠償,也算是讓事情有了相對完美的結局。


編輯:馮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