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有效應對城市內澇災害?

今年5月12日是我國第12個全國防災減災日,主題是“提升基層應急能力,築牢防災減災救災的人民防線”,5月9日至15日為防災減災宣傳週。

近日,國家減災委員會辦公室、應急管理部安排部署今年全國防災減災日有關工作時提到,各地區、各有關部門要通過網絡公開課、新媒體直播、在線訪談等多種形式,向社會公眾普及各類災害事故知識和防範應對基本技能。

為此,寶安區應急管理局聯合南方+開展5期《防災減災小貼士》專欄,每天普及減災防災知識,讓市民提前預習,做足功課,提升市民防災減災意識,努力減少災害損失。這是第三期,敬請關注

城市內澇是因為強降水或連續性降水超過城市排水能力,致使城市內產生積水災害的現象。短時強降雨容易引發城市內澇,市民出行難免受到一定影響。

因此,市民要增強防災意識,瞭解與掌握避災知識,當城市內澇災害發生時,能知道如何處置災害情況,學會保護自己以及幫助他人。

防災減災小貼士③|如何有效應對城市內澇災害?

掌握必要的應對知識

1. 判斷窪地積水的深淺,當窪地水深超過30釐米,要謹慎決定是否通過。如果窪地路程比較長,不要貿然下水。行人行走時,應儘量多人互相攙扶,或者繞行,以確保安全。如開車途經積水窪地,最好停車下車觀望,再則要低速檔慢速通過,切忌快速衝過,以免車激起的水浪沒進排汽管。

2. 留意路面的下水管道蓋,當短時降雨量很大,造成地面徑流過大時,下水道的蓋子很可能會被衝開,這時沒了蓋子的下水道就是非常危險的奪命魔窟,一旦掉進去,後果不堪設想,所以急忙躲雨的情況下也要注意腳下的井蓋。

3. 留意倒伏的電線杆,當趟水前進的時候,發現前方路段有倒伏的電線杆時,儘可能繞道而行。

4. 如果暴雨持續時間較久,城市大面積進水,沒有著急要解決的事的話,建議先去堅固的大建築裡暫避,等暴雨停歇,積水開始退去的時候再繼續前進。

溫馨小貼士:戶外活動時如何自救?

雨季,市民注意要收看或收聽當地的氣象預報。如果預報大雨,儘量不要進行戶外活動,如需外出,儘可能避開地下通道等易積水地區。

在空曠場地,不要使用有金屬桿的雨傘和其他物品,也不要撥打和接聽手機。人在遭受雷擊前,會突然有頭髮豎起或皮膚顫動的感覺,這時應立即雙腳併攏,雙臂抱頭,頭部下俯,身體向前屈。

如果不慎落水,不要驚慌,一定要沉著冷靜,不要舉手和亂掙扎,屏住呼吸,放鬆肢體,人體在水中就不會失去平衡,儘量保持向上仰臥的姿勢,這樣口和鼻可浮出水面進行呼吸。

如被洪水沖走,儘可能抓住樹木、樹枝,或木盆、木桶等各種漂浮物逃生。

第一期:防災減災小貼士①|記住這些應急知識,颱風再狂也不怕

第二期:防災減災小貼士②|9大措施教你應對暴雨天氣

【記者】蘇國銳

【整理】寶安區應急管理局

【作者】 蘇國銳

【來源】 南方報業傳媒集團南方+客戶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