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之下,教育孩子是父母最大的“工作”

疫情之下,教育孩子是父母最大的“工作”

我們都知道,父母是孩子最重要的老師。父母的一言一行,很大程度上,都影響著孩子。


尤其是現在疫情期間,孩子跟父母相處的時間更多了,父母平時在家的一些生活習慣、工作態度,對孩子來說,很大程度上會去效仿。


所以,疫情這段時間,家長要做好一個“老師”的角色。


疫情之下,教育孩子是父母最大的“工作”


01

好的品行,來自父母


一個人無論成績好壞與否,品行是關鍵。道德可以彌補能力的缺陷,而能力卻難以掩蓋道德的缺陷。


之前遇到過一個孩子,滿口“髒話”,我問他,你知道這些是什麼意思麼?


他說,不知道,在家爸媽就這麼說話的。


你看,你的很多不經意間的言行,其實在悄無聲息的影響著孩子。


所以,想要讓孩子有良好的品行,家庭教育才是關鍵!


02

孩子好的自律性,來自父母


父母每天都能很好管控好自己生活的,教育出來的孩子,一定比那些經常“言而無信”的家長教育出來的孩子自律性更高,


為什麼呢?


你自己時間都管控不好,還指望著孩子有著良好的自律性?


自己都做不到的事情,怎麼能強迫孩子做到呢?


你每天都是得過且過,過一天算一天的,孩子會積極進取麼?


所以,父母有著良好的自律性,可以能夠合理安排自己時間的,他們孩子也會在效仿,省去很多教育上的心思。


所以,當你百思不得其解孩子為什麼有那麼多壞毛病時,先好好檢討一下自己,也許就會找到根源所在!


4.培養孩子興趣


很多家長埋怨自己的孩子不愛學習,不愛看書,卻沒有捫心自問一下,自己是否愛看書呢?


孩子讀書的興趣是從小培養的,兩三歲的孩子就該開始讀書了,而不是等到了學校之後,讓老師培養你家孩子讀書的習慣。


你家裡的書多,孩子讀的書就多。父母起到好的表率作用,孩子就會效仿,反之,孩子只能模仿你做別的事情。

疫情之下,教育孩子是父母最大的“工作”


老師更多教給孩子的是課本知識。良好的生活習慣、做人的道理、堅強的意志,這些都是要靠父母培養的。


老師沒有辦法幫你去培養,這些只能由家長從小在日常生活中培養。


如果,你忽略了這一點,你覺得,只要老師來教就可以了,那麼,即使你的孩子後面成績非常優異,也並不是一個“成功”的人,等他走出社會,他身上所缺少的那部分,還是會顯露出來。


所以,教育孩子,真的是你最重要的“工作”。


注:本篇圖片素材來源於網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