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的三亞”在開放中奮力奔跑

對世界敞開懷抱,意味著什麼?

對於外國遊客拉文·羅柏林來說,那是想來便來的便利,三亞乃至海南的“世界能見度”越來越高,知名度越傳越廣;

對於三亞家長齊女士來說,那是在“家門口”擁抱名校的喜悅,本來計劃將孩子送去海口讀高中的她不用承受相思之苦;

對於企業負責人王先生來說,那是在機遇與挑戰中轉型發展的渴望,只有擁抱世界,面對挑戰才能讓真正優秀的企業脫穎而出。

習近平總書記發表“4·13”重要講話以來,三亞努力打造海南自由貿易港建設新標杆,打造開放層次更高、營商環境更優、輻射作用更強的開放新高地,繼續深化對外交往與合作,向世界敞開三亞的懷抱,在新時代開放大潮中,迎接更大的紅利,在進一步開放中奮力奔跑。

開放為先:三亞朋友圈“越來越大”

2018年5月1日零時40分許,三亞鳳凰國際機場,韓國濟州航空7C8601航班緩緩降落。機上的166名乘客中,有141位旅客享受59國人員入境海南旅遊免籤便利。

這是海南正式實施59國人員入境旅遊免籤政策後,首個到達海南的免籤旅遊團。

作為首批遊客之一,韓國遊客劉柱尚帶著一家12口人開始了海南的旅程,和以往不同的是,這次劉柱尚再也不用操心簽證的事。

日前受邀到海南參加中德海洋科學與技術研討會的德國人彼得·蘇德貝克也是免籤政策受益者。

“我女兒曾在廣州上學,以前每次來中國,申請簽證都很複雜,沒想到現在來海南這麼方便。”彼得·蘇德貝克說,這一次他不需要進行公務簽證,只需要把護照掃描給負責接待他的旅行社,再花100元由旅行社代辦酒店入住等手續即可。

高麗旅行社部長閔財星認為,對於享受免籤政策的境外遊客而言,這不僅意味著可以享受更多的“海南時間”,還可以打破出行人數限制,不用再“拼團”。

Thomas Cook託邁酷客旅行社落戶三亞,成為海南首家中外合資旅行社;三亞麗德國際旅行社在三亞成立,成為海南第二家中外合資旅行社、海南首家中韓合資旅行社……開放的三亞吸引越來越多企業的目光,在為三亞引來更多“人氣”的同時讓不少國際人士愛上這裡,在世界“行走”的他們,紛紛為三亞停留。

外國遊客在沙灘上逐浪戲水,在商場挑選心儀的商品,在中醫院體驗中醫診療——對於許多三亞市民來說,“外國人明顯增多”是近年來最直觀的感受。

在2012年,和許多外國人一樣,懷著對中國五千年曆史文化的嚮往,英國人皮特開始中國之旅第一站——西安。在西安停留期間,朋友在三亞拍的幾張照片瞬間觸動了他的心絃,馬上起了要到三亞看看的念頭,於是他背上行囊改道三亞。

綠樹成蔭的環境、乾淨整潔的大街小巷、熱情友好隨時向你說“Hello”的三亞市民、蔚藍深邃的大海……一切的一切都給了他留下的理由,在三亞,皮特還收穫了愛情,成為一名“新三亞人”。

積極引進:優質教育“生態圈”成型

要發展,就離不開人才,為積極引入“全球智慧”,三亞以海南自由貿易港建設為契機,正逐漸成為教育對外開放的熱土。2019年6月,教育部與海南省政府聯合印發《關於支持海南深化教育改革開放實施方案》,明確提出支持海南建設國際教育創新島,打造新時代中國教育開放發展新標杆,給予海南含金量極高的十大政策與十大項目支持。

“世界的三亞”在開放中奮力奔跑

在三亞外國語學校劍橋國際高中班,同學們正在聽外籍老師講課。

“很多政策都具有突破性。”海南省教育廳自貿辦主任鄒文濤介紹,方案給予海南非常有含金量的十大政策與十大項目支持,如支持境外一流高校到海南開展中外合作辦學;試點設立國際高中和國際幼兒園,實施國際教育等。

乘著政策“東風”,三亞下好教育事業優先發展的“先手棋”,多所知名國際學校被引進並陸續落戶三亞。2019年2月23日,劍橋國際高中正式落戶三亞外國語學校並開始招生,不僅為三亞教育增添了國際元素,也開啟了三亞教育國際化的新徵程。省委常委、市委書記童道馳出席儀式並用英文致辭,表示國際化的城市需要國際化的教育,國際化的教育離不開國際化的學校。希望三亞外國語學校繼續致力於國際教育發展,讓學生拓寬國際視野,學習中西方優秀文化,讓三亞教育水平更趨國際化。

在三亞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推動下,一期建設預計投資3.2億元,建設週期2年,佔地60畝,二期將建衛斯理安女子學院海南分院,創立於1836年的美國衛斯理安學院的附屬海南國際高中;以及創立於1896年、在英國私立學校中常年排名第一位的英國威雅公學也正式“花開”三亞。

家住海棠灣的齊女士高興地告訴三亞日報記者,她本來計劃將孩子送去海口讀高中,隨著越來越多國際知名中學的入駐,讓她打消了這個念頭,因為孩子在“家門口”就實現了就讀名校的願望。

一所所國際學校的落戶,將滿足三亞本地及周邊地區中外籍家庭對於現代化、多元化教育的需求,助力海南自由貿易港建設。

“國際學校方便外籍人員子女在海南上學,對於吸引國際人才,改善自貿港營商環境頗為重要。”教育部門相關負責人表示,國際學校的落戶不僅能為外籍人才子女提供優質教育服務,更能為海南進一步提升本地教育教學水平、進一步引進優質教育資源提供參照。

對標一流:打造營商環境新高地

百舸爭流,奮楫者先。營造法治化、國際化、便利化的營商環境,是擴大對外開放的堅實基礎。隨著海南自由貿易港建設的穩步推進,三亞國際交流及經濟活動日趨頻繁,涉外商事糾紛有所增多,仲裁作為國際通行的解決經貿投資爭議的重要法律途徑,在處理國際經貿糾紛、消除投資和貿易障礙、推進國際法治建設中的重要性日益凸顯,在經濟全球化和“一帶一路”大背景下的糾紛解決中也將發揮越來越不可替代的作用。

三亞建立知識產權案件和涉外民商事案件跨域集中管轄制度,設立海南國際仲裁院三亞分院、海南第二涉外民商事法庭,大力引進國際化的法律、仲裁、會計、審計、知識產權、評級服務、檢測認證以及規劃、設計、建築等專業化服務機構,構建多元化的國際商事糾紛解決機制。還聘請國內外法律、公證、諮詢、會計等專業服務機構的專業人員,為調解工作提供法律、政策等方面的支持。

海南第二涉外民商事法庭在三亞掛牌不久就敲響第一槌。原告美國公民Rick·Z·W與被告三亞某投資公司、被告海南某旅業開發公司商品房預售合同糾紛一案開庭審理,成為海南第二涉外民商事法庭審理的第一宗案件,為三亞推進在國際貿易、國際金融、國際物流等重點產業發展中建設公平高效的市場環境有著十分重要的標誌性意義。

三亞市中級人民法院相關負責人表示,三亞市中院將以涉外民商事多元化解為突破口,統籌各方資源力量參與社會治理活動,化解矛盾糾紛,深化“分調裁審”機制建設。使民商事糾紛得到更加專業的解決,從而提升法院涉外民商事糾紛解決的能力,促使審判體系和審判能力現代化,為海南自由貿易港建設營造一流營商環境提供有力司法服務和保障。

三亞還通過編制《三亞市優化營商環境辦法》,探索組建市政務服務和大數據管理局,推進“一鹿快辦”政務服務體系建設,開展“證照分離”改革全覆蓋試點,積極推行“極簡審批”。開放的措施和政策既顯示出三亞發展的決心,也讓外國投資者吃下“定心丸”。

在這個瞬息萬變的新時代,唯有勇於自我革新,敞開懷抱,廣聚四方才、喜迎八方客,才能高質量發展。有了擁抱世界的胸懷,三亞擴大對外開放的腳步將向更深更遠邁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