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農村出來的大學生大多混得比較差?

其實人與人的差距,在學生時代就很大了,由於出生環境的不同,導致在成長中獲得的眼界、見地、能力也會不同。不過在象牙塔之內,身處同一個教室同一間宿舍,這些殘酷和差距被掩蓋地微乎其微。

為什麼農村出來的大學生大多混得比較差?

環境造就情商、智商的不同。

城市長大的孩子大多從小有良好的生長環境,優質的教育資源,這使得他們有一種自信大方、溫暖陽光的氣質,從而熠熠生輝。在待人接物方面,從小受父母影響加之心裡的那份底氣,故也能夠很自然地做到舉止大方。

而農村長大的孩子,父母留在孩子身邊的不多,缺少正常與父母的交流,加上大多數家長自己就是性格缺陷和三觀歪曲,就像我爸認為是他生的命都是他的一樣,可以隨便打罵,就像他只顧自己瀟灑從不管家人一樣,還嘲諷其他親戚那麼辛苦幹嘛。而且這種現象並不是個別,所以農村的孩子心理更容易出現問題,也更容易形成孤僻的性格。

就拿我自己來說,剛出社會那段時間,極度自卑敏感,在一些公共場面會露怯,也羞於在公開場合說方言,因為擔心別人瞧不起自己是小地方來的。完全不懂人情世故就像個悶葫蘆,每天就只知道坐在工位上研究軟件和悶頭畫圖,不懂圓潤周邊的同事,慢慢也就給自己畫地為牢了。而這些從童年習得的風範,恰巧是終其一生都難改變的。

容易錯誤地比較,心態失衡。

農村大學生普遍是村、鄉里的佼佼者,是家裡的期望,是一路受到老師同學的褒揚過來的,但是到了更大的環境之下,與那些付出相同努力但資源更優質的同學比較,也許學習還勉強湊合,至於學習之外的方面,完全就是被吊打了。

大學有一個室友H,來自比我更偏遠的地方,也是從小屬於留守兒童,以前讀書的時候要每週自己從家裡背米和醃菜到學校,作為一週的伙食。每次放假都要走上十幾公里的山路才能到家,週末一大早就得起來割草餵豬,一年四季農忙的時候還得請假回去幫爺爺奶奶做農活。

就在這樣的條件下堅持考上大學,以為一切都是像老師說的那樣「你考上大學一切都好過了」,揹著整個家族的期望來到大學,才發現好像並不是那麼回事。

衣著略顯土氣,普通話夾雜著濃濃的地方音,籃球、遊戲、鞋子、這些男同學經常討論的話題一點概念沒有,連之前最引以為傲的成績現在也顯的那麼普普通通。

所以,心態開始有點崩了,變得越來越卑微,拒絕與人靠近,課也不去上直接掛了幾科……

所幸的是,後面在書中頓悟達到了某個點,他又回到了之前的樣子,真誠、勤奮、上進,最後找了一家還不錯的單位,現在還留在大學所在的城市工作,談了一個女朋友,雖然還沒有混的風生水起,但是用他的話說,比起那些在流水線上永不見天日的中學同學,已經幸福太多了……

所以一些心態差的同學在遇到這樣的落差很容易開始自卑焦慮、自怨自艾,然後陷入自我否定惡性循環。殊不知,有些差距在你出生之前就存在了,幾代人的差距不可能一代人就能追上,這是無法改變的既定事實。

有人說過誇階層比較就是耍流氓正是如此,比較的對象不對,只會混亂心魔徒增煩惱,讓你變得越來越消極。

資源約束沒有後援。

無論是工作還是學習上,父母早已給不了任何有建設性的意見,有時候觀念的狹隘導致他們還只會傳播一些負能量,身邊也沒有可靠的信息源,一切都只能靠自己。

同樣剛畢業出來三千塊的工資,想要在城市裡面維持最基本的生存,即便頓頓快餐也捉襟見肘。而你另一位剛畢業的同事Q,卻可以開車上下班,週末自駕嗨,工資只用加加油就可以了。

村裡人不懂你的知乎新浪豆瓣,只知道你學了一個高大上的專業,花了很多錢,但是花的越多你就應該掙得越多,點兒背的還會受到原生家庭的負面拖累,所以一些人在選擇工作的時候,會更容易在意短期利益,選擇當下收入高的而忽略掉長遠發展。

人生在一開始就不是公平的,我們都知曉這個道理,接受並承認這個事實會讓你好過很多。

清醒地認識到自己的缺陷和不足,沉住氣,雖然有時努力後依舊看不到希望的無力感讓人感到恐怖,但我們一生不都是一個尋找自我的過程嗎?努力的價值也不正在於此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