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國女神:敵過了困苦,卻逃不脫感情


民國女神:敵過了困苦,卻逃不脫感情

民國女神 — 阮玲玉(1910 - 1935)

編者按:在那個混亂動盪的時期,新思想在萌芽。人們都在以各種形式訴說著屬於那個時代的故事。她,生如夏花之絢爛,死如曇花之悽美。這位東方女性用自己的方式在表達著對生活的熱愛,對愛情的嚮往。

  • 成於電影,終於電影,真正的無冕影后

25歲對於女人來講是一個多麼美好的年齡,對於她卻是生命的休止符。對於生活的熱愛與追求,讓她在中國電影史上留下濃墨重彩的一筆,這一筆寫盡她的才華,也寫盡她的心酸。三十多萬人分立街道兩側,目送這位英年早逝的女演員,其影響力顯而易見。

民國女神:敵過了困苦,卻逃不脫感情

劇照

那個時代,電影還是默聲的(黑白無聲),與現在相比簡直就是天壤之別。“沒聲音再好的戲也出不來”雖是一句廣告詞,但也足以說明聲音是一種重要的表現形式。然而就在這樣的年代,她開啟了電影演繹的傳奇之路。第一次通過公開招募演員的機會,自己獨自試鏡被導演一眼相中,成為《掛名夫妻》的女主角。該影片的成功,使她一舉成名,那年她才16歲。接下來的幾年時間又拍了眾多影片,深受大眾喜愛。這期間受到進步電影思想的薰陶,突破了時代的侷限,從孤女,婢女轉變到女工,妓女,再到人妻。不同的角色塑造,都是對她演技的歷練。在那個默聲的電影時代,多數女演員還鍾情在塑造人物美貌的心理,而她卻在人物精神世界的塑造下足了功夫,隨著劇情的推演,刻畫出人物的心理變化,演技被贊為“爐火純青”。正是將內心感受與肢體表現配合的天衣無縫,其演技日益趨近無可挑剔的境界。後來便有了其巔峰之作—《神女》。她將這部電影中的女主角(一位社會地位低下的妓女)演繹出最可憐,無奈以及最深沉,飽滿的母愛,使得這個角色如此熠熠生輝。從這個角色也看到了她坎坷的成長經歷。或許是這些經歷,讓她能感受和理解這個角色。

在那個年代依然存在追星,她的仰慕者眾多,很多青年男子紛紛向她寄送信件表達愛慕之情。她對於這些狂熱的追求者,既不加以嘲諷,也不捨毀掉這些痴心人的一份好意,只是好好的這些信件保存在藤箱裡,上面貼著一張小紙條,寫道“小孩子的信”。這一刻,我感覺她正在以女神的高貴姿態,看著這些凡塵的人兒。然而自己卻深陷感情的泥沼。完成了《新女性》的演出,正如劇中人一般結束了自己年輕的生命,一代電影巨星隕落。

民國女神:敵過了困苦,卻逃不脫感情

  • 每個成功女人的背後,總有那麼幾個“失敗”的男人

就像現在電影裡演的一樣,窮家丫頭愛上富家闊少,終究是敵不過傳統的思想和觀念,只得雙雙私奔。脫離了家族的供給,富家少爺一無是處,最終還是女人扛起了所有。而她就像電影裡的女主角一般,也有著同樣的遭遇,不同的是他們只是同居,而非締結連理,這也種下了悲劇的種子。富家少爺的好逸惡勞,迫使她走進了電影圈。事業上的成功,她已經變得更加知性,獨立。相比之下,富家少爺已經習慣了過著被供養著的生活。兩人已經處於不同的世界。她提出了終止這樣的關係,富家少爺不同意。無生計手段的富家少爺只能從她身上敲詐錢財,兩人的關係糾纏不休。

為躲避“一二八”事變的戰火,她帶著全家人前往香港。在這裡她遇到了生命中的第二個男人。本以為這就是愛情,卻不知慢慢的走上了不歸路。第二個人也是紈絝子弟,喜新厭舊,很快兩人的感情也出現了問題。在此期間,富家少爺看見與自己生活了多年的女人轉投他人懷抱,嫉妒吃醋,於是就恐嚇要挾紈絝子弟,要將他們以通姦罪告上法庭。於是她就成為了兩個男人鬥爭的方式,鬥爭的犧牲品。兩個男人卻未曾為她想過,保護她不受欺負,保護她不受流言蜚語的傷害。或者這正是她選擇告別世界的理由,通過這樣的方式來終止流言,保護自己的家人(她的母親和養女)。她的年齡永遠定格在那充滿希望活力的25歲。


後記:每個時代都有著它的侷限性,但人們總是以不同的方式在告訴這個時代,他們是熱愛生活的。無論成就非凡,再強的她,始終是一個女人,熱愛生活,嚮往愛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