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市場開始大洗牌

2020年4月1日起,國內金融市場正式開放。

證券、保險、公募基金管理公司的外資持股比例限制正式取消,意味著國內金融業開放正式落地實際,帶來增量資金的同時,競爭相應升級,競爭中伴隨創新。

結果短期看不到,存在未知,存在強的鯰魚效應。

這裡將銀行排除在外,國內金融體系的命脈現在還是在銀行,所以先行開放步伐中還是比較謹慎的。

3月27日,有兩家合資券商被核准變為外資控股,高盛集團獲准對高盛高華持股比例將從33%增至51%,摩根士丹利對摩根士丹利華鑫證券的持股比例將從49%升至51%。

週一公告披露以來,近期華鑫股份走出了量價齊升的狀態。

金融市場開始大洗牌

此前,瑞銀集團持有合資企業瑞銀證券24.99%的股份,也在申請繼續增資,瑞銀集團持有瑞銀證券的股權比例將增至51%的上限。

還有18家合資券商在等待批覆過程。

實現控股後,國內業務和國際業務將實現“合表”,國內市場與國際市場連接將更加緊密。

這是場“與狼共舞”的時刻,但是從歷史長期結果去看,開放的結果是行業經過洗牌後出現一批優秀的領導型企業,可以和國際優秀企業比較高下,增強民族品牌影響力,比如開放家電市場後,出現了格力電器、美的這樣的享譽國外的優秀企業。觀察中適應。

關於今日市場方面,板塊持續性欠佳,量能不足,還待加強。

昨晚GCH提到提前下達一批地方債額度,帶動擴大有效投資,強化中小微企業普惠性金融支持,增加中小銀行再貸款再貼現1萬億,進一步實施對中小銀行定向降準。將新能源汽車購置補貼和免徵購置稅政策延長2年,對二手車經銷企業銷售舊車,從5月1日至2023年底減按銷售額0.5%徵收增值稅。但是今日市場並未給出積極響應。

短線環境依然較差,高位接力不足,向下反殺重挫人氣。

目前三大股指短期趨勢還需進一步明朗化,市場量能依然欠缺。

本週初未出現兩點改善,下半周繼續關注市場能否出現兩點改善,一是量能回補,二是能否出轉勢信號。不轉勢繼續低頻控倉,轉勢才可積極放大倉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