芯片級安全,銀聯標準,Huawei Card所為何來?

4月8日,華為消費者業務CEO餘承東在華為春季新品發佈會上,花了一分多鐘時間介紹了一款新產品:Huawei Card。


這是一款華為手機用戶專屬的數字信用卡產品,由華為、銀聯、合作銀行共同打造,提供數字、實體兩種卡模式。Huawei Card預計將在2020年6月底以邀請制推出,華為手機用戶可在華為錢包中完成申請,申請速度將達到分鐘級。


每張Huawei Card都有唯一的卡號,激活後即可享受Huawei Pay,且可以綁定至其他第三方支付APP。除了可以在華為錢包中實現全面在線管理,Huawei Card還準備了開卡首年免年費、消費筆筆返現、華為應用會員禮包以及機場、高鐵貴賓廳禮遇尊享等權益。


芯片級安全,銀聯標準,Huawei Card所為何來?


很多人乍一聽到這些可能有點摸不著北,以通信和硬件見長的華為,為什麼要推出一款金融產品?一些人立刻聯想到了蘋果去年推出的Apple Card,這麼一對比答案似忽一下子明瞭了,劍指消費金融。


這個答案對嗎?對,但不完全。


今天這篇文章,就來討論這個問題。


1

支付閉環

要搞清楚Huawei Card背後,華為的真正意圖,首先我們需要思考一個問題:為什麼是現在?消費金融這個大方向肯定沒錯,通過數字錢包切入消費金融是大勢所趨,但這是遠期目標,還有沒有短期目標?


有,就藏在華為P40系列上面。對於華為來說,P40是一款很關鍵的產品,是華為整個應用生態崛起的一款集大成之作,可以讓全球用戶最直觀感受華為應用生態的成熟。正如餘承東在4月10日接受記者採訪時所說,HMS生態已經能滿足百分之八九十用戶的需求。


支付是HMS生態的關鍵一環。


所以,Huawei Card眼下最主要目標是提升HMS生態的黏性,為終端雲服務而來。這一點,是Huawei Card與Apple Card最大的區別。


芯片級安全,銀聯標準,Huawei Card所為何來?


說直白一點就是:蘋果推出Apple Card只是為了在消費金融市場中切一塊蛋糕,在手機業務下滑的時候尋找一個新的營收點;華為推出Huawei Card是為戰略服務的,是為了完成整個應用生態的支付閉環。Huawei Card不是為分蛋糕而來,而是為了做大蛋糕而來。


這也就是為什麼,華為選擇在春季新品發佈會上,讓Huawei Card與華為P40一起亮相。雖然只有短短的一分鐘,但威力不可小覷。


在這一切的基礎上,才是消費金融。


所以,Huawei Card與傳統信用卡、聯名信用卡也是有區別的。前者服務主要還是在線下,後者運營的主要還是靠銀行——其價值基本上侷限於一些聯名權益。Huawei Card則是一張銀聯標準的、由華為深度參與運營且全在線數字信用卡,是為數字生活和移動支付而生的。


比起單純以APP為載體的第三方移動支付平臺,Huawei Card的安全性更勝一籌。華為通過在手機中內置SE安全芯片、打造基於微內核的可信執行環境(TEE),為Huawei Card構建了全面安全保護,可為用戶提供更安全、透明、健康的數字信用卡體驗。


芯片級安全,銀聯標準,Huawei Card所為何來?


2

數字生活

Huawei Card背後還有一個關鍵角色:華為錢包


公開資料顯示,華為P40系列可將各類卡、證、票、券、鑰匙存入華為錢包,帶來隨心便捷的移動支付和出行體驗。


除交通卡、銀行卡、手機eID(公民網絡電子身份標識)、門鑰匙、會員卡、工卡等多種鑰匙及卡、證刷卡服務,還創新支持NFC車鑰匙和箱包鑰匙——華為手機用戶可通過華為錢包APP激活這些功能,無需聯網,用手機貼近汽車或箱包碰一碰即可快速解鎖。


芯片級安全,銀聯標準,Huawei Card所為何來?


數字錢包正在逐步取代各種鑰匙和卡。


隨著華為HMS生態的快速擴張,華為錢包也開始不斷解鎖各種應用場景,加速數字生活全場景的落地。基於華為錢包再看Huawei Card,它的另一個作用也就是明顯了:Huawei Card除了是信用卡數字化浪潮中的一塊試驗田,更是普及華為數字錢包的橋頭堡。


短時間內看,移動支付將是數字錢包的主要戰場,主要原因有二:一是移動支付是高頻應用場景;二是各種智能硬件還在發展中,普及數字化的“鑰匙和卡”尚需時日。所以這個時候Huawei Card很重要,但是從長遠看,移動支付將只是數字錢包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


未來,數字錢包或許將取代一切鑰匙和卡,重新定義錢包,成為數字生活的核心。正如華為與新秀麗聯合打造的箱包一樣,碰一碰即可解鎖,再也不用擔心忘記密碼了。在不久的將來,實體卡包將成為歷史,卡時代將徹底被數字錢包終結,手機將成為開啟數字生活的“萬能鑰匙”。


這裡我們不妨展開討論一個話題:手機未來會是什麼樣子?從目前的發展來看,大致有三個方向:數字錢包、輕型相機和智慧終端。正好可以分別對應到華為錢包、華為手機和華為HMS生態上來。


除了“輕型相機”與支付的關聯度不高,其它兩個大方向都與Huawei Card有關。一個需要Huawei Card來引爆,一個需要Huawei Card來提升生態粘性。這兩個方向融合在一起,才是一個完整的數字生活。


3

生態服務

未來大有可為,但眼下還需務實慢行。


對於華為來說,Huawei Card是面向未來的一顆重要棋子,但遠沒有到收穫的時候,所以在發佈會上,餘承東只用了一分鐘時間去介紹它。迴歸到眼前來看,Huawei Card的核心任務有兩個:一個是提升整個HMS生態的粘性;一個是

將智能手機打造成移動的金融服務廳。


提升HMS生態粘性前面已經談過,這裡不再展開,我們重要說一說什麼叫移動的金融服務廳。說複雜點就是持續創新,在提升安全的同時拓展更多的金融場景,讓移動終端成為金融服務的重要載體。說簡單點就是,打造完全基於線上的數字化信用卡服務。


眼下雖然很多銀行都推出了基於移動終端的APP,但大多是線下服務的線上版,本質上是官網的APP化,整個服務生態沒有質的變化。


數字化信用卡,要有自己的服務生態,一個基於大眾的消費生態。傳統銀行除了吸儲、賣理財產品和發行信用卡,其它時候主要的服務對象是大企業、事業單位和社會團隊。數字化信用卡要進一步創新,為大眾消費者提供更多的金融服務,這就是我們常說的消費金融。


在這一塊,Huawei Card給自己的定位是移動金融服務的提供者,不觸碰資金流。具體的金融賬戶及服務由銀行提供,銀聯作為卡組織提供信用卡交易處理、資金清算等業務。華為與銀行採用聯合運營的方式,向華為終端用戶提供數字信用卡服務,向用戶發行Huawei Card。

芯片級安全,銀聯標準,Huawei Card所為何來?


華為主要專注作兩件事:支付安全和消費生態。實現方式就是軟硬件技術創新和HMS生態。華為、銀聯與合作銀行各司其職,深度合作,共同推動數字金融的升級。這件事情不簡單,短時間內也不會出效果,銀行業才剛剛摸出點門道,Huawei Card是一次非常重要的嘗試。


餘承東雖然只留給Huawei Card一分鐘的時間,但其中所暗藏的信息量很大,大到可以用好幾篇深度長文去闡釋。但這其中很多東西都是不確定的,是在動態變化的,在具體細體上有可能遠超我們今天的想象。所以華為並沒有過多去展開,因為遠大征途才剛剛開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