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戰後建立的國際聯盟,為何在二戰中形同虛設,沒能阻止戰爭爆發

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參戰各國都付出了十分慘痛的代價,全世界共有超過1000萬人死於戰爭,2000多萬人在戰爭中受傷。一戰結束之後,世界上的幾個主要強國為了避免新的大戰爆發,組建了維護世界秩序的國際聯盟組織。國際聯盟成立初期,很多人都十分看好國聯的作用,他們認為國聯將能夠維護世界和平,一戰將成為人類歷史上最後一次大戰。然而國聯的實際作用卻差強人意,在德意日法西斯挑起二戰的時候,國聯幾乎沒有發揮任何作用。

一戰後建立的國際聯盟,為何在二戰中形同虛設,沒能阻止戰爭爆發

那麼究竟是什麼原因導致了國聯在二戰時期形同虛設,沒能阻止二戰的爆發呢?國聯沒能阻止二戰的爆發,主要有三個重要原因,第一個原因是國聯的性質問題。國聯是凡爾賽體系下的產物,凡爾賽體系主要維護了英法兩國的利益,國聯的四個常任理事國中,最有話語權的就是英國和法國。雖然日本和意大利也是國聯常任理事國,但是日本和意大利的國力較弱,根本無法威脅到英法兩國的領導地位。

一戰後建立的國際聯盟,為何在二戰中形同虛設,沒能阻止戰爭爆發

國聯的性質決定了國聯無法發揮太大的作用,在二戰正式爆發前,日本入侵了我國東北,意大利入侵了埃塞俄比亞,日意兩國都因為利益得不到滿足退出了國聯。日本和意大利是國聯的發起國,這兩個國家尚且不能遵守國聯的規定,其他國家就更不用多說了。第二個原因是幾個關鍵國家沒有加入國聯,美國是一戰後世界頭號工業國,但是美國為了自身的利益,拒絕接受凡爾賽體系,也拒絕加入國聯。

一戰後建立的國際聯盟,為何在二戰中形同虛設,沒能阻止戰爭爆發

蘇聯和德國最初都不被國聯接納,一直到了1926年德國才加入國聯,希特勒上臺後不久,德國又公開退出了國聯。蘇聯在1934年加入了國聯,到了1939年蘇聯入侵芬蘭,英法兩國操控國聯將蘇聯開除。美國、德國、蘇聯是二戰時期國力排行前三的國家,這三個國家都沒有加入或者退出了國聯,註定了國聯無法發揮最大的作用。

一戰後建立的國際聯盟,為何在二戰中形同虛設,沒能阻止戰爭爆發

第三個原因是國聯缺乏執行能力,由於國聯中只有英國和法國兩個大國,日本和意大利兩個強國,國聯的執行能力非常差勁。在面對大國爭端的時候,國聯表現的非常遲鈍和懦弱。例如在日本佔領東北,意大利侵略埃塞俄比亞的時候,國聯都派遣了調查團前去調查。結果國聯調查團根本無法命令這些國家撤軍,英法兩國也只能象徵性的制裁和抗議一下,最後的結果還是不了了之。

一戰後建立的國際聯盟,為何在二戰中形同虛設,沒能阻止戰爭爆發

特別是面對德國擴張的問題,英法兩國一直採取綏靖政策,不願意動用國聯的權利去制衡德國。德國橫掃歐洲之後,國聯基本上名存實亡,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美、蘇、中、英、法五國牽頭建立了聯合國,形同虛設的國聯最終被聯合國取代。國聯作為一戰後維護世界和平的國際組織,其之所以沒能發揮太大的作用,主要跟國聯的性質、國聯的加盟國、以及國聯的執行力有關係。而聯合國建立後,基本解決了國聯存在的這些問題,因此聯合國才能夠一直存在到現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