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近期各地房地產政策,或許會影響到你買房的邏輯

近期,房地產市場的熱度依然很高,儘管各地成交冷熱不均,但不可否認的是,越來越多城市的基本面已逐步恢復到疫情前水平。


要說這些變化,是之前積壓的購房需求正在釋放,沒毛病;此外,這也和年內多次降準降息,資金市場變得更加寬裕有一定關係。


4月24日,央行對當日到期的2674億元定向中期借貸便利(TMLF)進行了續做,續做金額為561億元,續做期限為1年,利率為2.95%,上次利率為3.15%,比中期借貸便利(MLF)利率優惠15個基點。

看完近期各地房地產政策,或許會影響到你買房的邏輯

△圖片來源:網絡


這也是創設該工具以來第二次實施該操作。


今年以來,央行已經實施了三次降準,也是去年以來的第六次,降息次數也已達到9次,4月20日央行公佈的最新貸款市場報價利率(LPR),已是去年8月實施利率改革以來下調幅度最大的一次。

看完近期各地房地產政策,或許會影響到你買房的邏輯

△圖片來源:網絡


鑑於目前市場流動性寬裕,TMLF續做需求不大,即便續做也是縮量操作,操作利率亦有下調可能。


簡單來說,未來降息仍有空間。


2月初以來,央行通過公開市場操作投放超3萬億元流動性,利用定向降準釋放超7000億元的低成本長期資金,調降逆回購和中期借貸便利(MLF)操作利率30個基點,並下調超額存款準備金利率至0.35%。好房就在幸福裡


央行對實體“放水”,另一方面,前些天大會再提“房住不炒”,對房地產“築壩”。


01


深圳因房價“暴漲”問題被關注


近期,某些樓盤甚至出現“喝茶費”和“惡意加價”等問題,且某千萬級豪宅現日光,吸引了不少關注。從國家統計局公佈的3月70城房價數據來看,深圳房價領漲四大一線城市。


4月17日,網上出現深圳房產抵押經營貸資金違規流入房地產市場等相關傳聞後,迅速發酵,隨後人民銀行深圳市中心支行進行了快速排查,並於22日進行了回應。

一是未發現剛註冊企業即申請經營貸的情況。

二是未發現支小再貸款信貸資金通過房產抵押經營貸形式流入房地產市場的情況

三是轄區存在個別商業銀行有客戶先全款買房,再以該新購置房產作為抵押申請經營貸的情況,但規模佔比很小


同時,針對部分住宅小區二手房價格過高問題,深圳住建局也進行了調查:

主要是部分業主掛牌價過高,存在嚴重背離市場行情的情況。但掛牌價不等於成交價,根據國家統計局公佈的數據,今年一季度深圳新房價格上漲1.0%,二手房上漲2.8%,房價總體平穩、略有上升。

二是最近熱議的兩三個樓盤都集中在南山、寶安等熱點地區,其他區的銷售、交易總體是穩定的,部分媒體報道的一季度的成交均價不全面、不真實,不能真實地反映深圳樓市行情。

三是市民反映部分樓盤存在“喝茶費”“捂盤惜售““惡意加價”等問題。市住建局高度重視,已聯合有關部門深入調查,一旦發現違法違規行為,將依法依規嚴肅處理。


至此,對深圳房價存在“幻想”的部分人可以洗洗睡了


為防範深圳出現的部分資金繞道流入樓市的情況,23日,人民銀行上海總部23日召開上海房地產信貸工作座談會:

要求商業銀行堅持“房住不炒”定位,嚴禁以房產作為風險抵押,通過個人消費貸款和經營性貸款等形式變相突破信貸政策要求,違規向購房者提供資金,影響房地產市場的平穩健康發展。


02

廈門百億地王涉嫌“圍標”


4月22日上午,廈門迎來今年首場土拍。


上海泰鳴以103.55億元競得廈門思明區2020P01地塊,成交樓面價50599元/平方米,溢價率43.8%,這塊地不僅刷新廈門單價和總價的記錄,也成為廈門歷史上第一個破百億的地塊。


在聚光燈下,這塊地的競得者上海泰鳴迅速引發圍觀。這個能出手百億元的名不見經傳的公司究竟有何來歷?而在業內傳出上海泰鳴為中駿集團“馬甲”的消息後,中駿集團卻迅速否認。在這撲朔迷離的事件背後,這塊高價地是否捲入一場“圍標”?


數據顯示,2020年一季度百城新建商品住宅價格水平排序,廈門以41514元/平方米位列第四位,僅次於一線城市中的深圳、上海、北京。


看完近期各地房地產政策,或許會影響到你買房的邏輯

△圖片來源:網絡


隨著近期各地樓市成交回暖,土拍市場的熱度也在升溫。開發商的拿地價格,是對一個城市未來房價走向的預判。


這場“史詩級”土拍雖有疑雲待解,可是,對於這次重新定義的房價,是否已經代表了廈門未來的走勢,還是需要繼續觀望


03

荊州撤回樓市新政,已是近期第9城


4月22日晚,荊州市政府發通知稱,因與《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於印發促進建築業和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措施的通知》部分條款內容不符,經市政府研究,決定自本通知印發之日起停止執行《荊州市人民政府關於有效應對疫情促進房地產業平穩健康運行的若干意見》。

看完近期各地房地產政策,或許會影響到你買房的邏輯

△圖片來源:網絡


荊州市的穩地產新政是4月20日發佈的,其中除了降低土地競買保證金、分期繳納土地出讓價款等紓困房企的政策外,最受關注的是:

首套房貸款首付比例降至2成、二套房首付比例降至3成;公積金貸款最高額度從45萬元提高至50萬元;6月30日前買新房全額返還契稅等刺激需求的政策。


無獨有偶,除了荊州,近日,赤峰市的穩地產政策也被叫停了。

看完近期各地房地產政策,或許會影響到你買房的邏輯

△圖片來源:網絡


青島、海寧、廣州、濟南、寶雞、駐馬店、淮安和赤峰之後,加上荊州,共有9個城市出現樓市調控“幾日遊”。顯然,疫情之下,

各地可以出臺扶持房企的政策,而限購限貸這個底線不容突破


04

中央文件再提“收縮型城市”


隨著城鎮化逐漸進入到下半場,一些中心城市、大城市在人口快速集聚的同時,另一些中小城市、局部地區也面臨著收縮的局面。


繼去年4月國家發改委官方文件中首次提及“收縮型城市”概念,近日,發改委印發的《2020年新型城鎮化建設和城鄉融合發展重點任務》,再度提到收縮型城市要瘦身強體。


這將帶來深遠影響,隨著人口流失和城市收縮,這些城市難以支撐起大規模的公共設施建設,從而與地鐵、城軌、新基建等城市利好無緣。


目前我國的收縮型城市主要出現東北、西北地區,以東北地區最為典型。從近10年東北86個城市城區常住人口變化統計發現,東北三省共有37個城市出現城區常住人口減少,佔統計城市的43%。


其中減少幅度較大的城市有鶴崗、肇東、雞西、公主嶺、龍井、鞍山、撫順、海城、本溪等地,相當一部分是資源枯竭型城市。


有的城市在衰落,有的城市在新生。


官方提出培育“新生城市”,根據“十三五”規劃,未來人口將向這19這19個城市群聚集:

提升東部地區城市群,建設京津冀、長三角、珠三角世界級城市群,提升山東半島、海峽西岸城市群開放競爭水平。培育中西部地區城市群,發展壯大東北地區、中原地區、長江中游、成渝地區、關中平原城市群,規劃引導北部灣、山西中部、呼包鄂榆、黔中、滇中、蘭州—西寧、寧夏沿黃、天山北坡城市群發展,形成更多支撐區域發展的增長極。(其中東北地區城市群又分為哈長城市群和遼中南城市群)。


未來,一二線城市的優勢將更加明顯,伴隨著“全面落戶的放開”,大城市對周邊城市的虹吸效應會更加突出,人口、產業和資源向大城市集中也會成為趨勢。


哪些城市將在這一輪城市“淘汰賽”中搶佔先機,吸引更多高學歷人才和年輕勞動力人口,也意味著這些城市更具發展潛力。同樣,這也適用於買房置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