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的期待對孩子性格的影響

1968年,美國著名心理學家 Dr. Rosenthal 和 Dr. Jacobson走進了一所學校,對這所學校某個年級的所有學生都做了智商檢測,隨後,他們從這些學生中挑選出一部分,並且告訴老師:這些學生的智商非常高,可以作為重點培養。

在隨後幾年的跟蹤研究中,這部分被挑選出來的學生果然都取得了很好的成績,而那些沒有入選的則成績平平,按照常理,高IQ和好成績當然是成正比的,這一點絲毫不用懷疑。不過,最後公佈的實驗結果卻讓所有人大吃一驚:兩位心理學家根本就沒有對這些孩子做智商測試,所有"高智商"樣本全都來自於隨機抽取,也就是說,這些被挑選出來的孩子很有可能與其他人的智商相同,甚至更低,但是,他們的成績為什麼會明顯比其他人好呢?

父母的期待對孩子性格的影響

其實,這一點也不難理解,對於這些"高智商"的孩子,老師們在教學中自然給予更多關注,更多積極正面的反饋,更多的輔導和資料,甚至更多的機會,對於這些孩子來說,高智商也意味著高預期,在碰到問題時他們首先想到的是用自己的"高智商"去解決問題,而不是放棄,這樣一來,成績自然就比其他人高出不少。這就是被現代心理學界普遍接受和認可的自我實現預言(self-fulfilling prophecy),又叫做自證預言,該原理認為:我們對他人的期待和方式會影響他們的行為,並最終影響他們對自己的評價,同樣的,我們對待自己的方式和預期也會影響自己的行為,甚至會影響到自己的成就和未來,自證預言在很多方面都有體現,尤其是在家庭教育中。

父母的期待對孩子性格的影響

小方是一個二年級學生,他在班裡表現優異,各門功課成績都很好,除了數學,也是因為這個原因,小方的媽媽沒有少給他輔導過,可是,不管老師和家長怎麼努力,小方的成績就是上不去,在一次深入的交談中,老師終於發現了問題所在。原來,小方的媽媽上學時上學就很差,從小到大,她一直認為這種偏科是自己的智商有問題,所以,當有了孩子之後,她決定從小就開始對他數學能力的培養,他有幾句經常掛在嘴邊的話:"數學一定要學好,不然將來很難考上大學","你數學差,所以要比別人更加努力","笨鳥先飛早入林",好了,讓我們來分析一下小方媽媽的心理和語言:首先,他在孩子很小的時候就已經對他做出了武斷的判斷——"我的數學差,小方的數學一定也很差";其次,在做出判斷之後,她會在生活中時時刻刻給孩子暗示——你的數學一定會很差;最後,在她不懈的努力下,小方會形成固定的思維——"我的數學很差,是因為我笨"。

父母的期待對孩子性格的影響

如果把小方媽媽的這種教育方式代入到self-fulfilling prophecy裡,我們就會發現,媽媽的期待對孩子的成績造成了負影響,同樣的事情,如果媽媽換一種方式,小方的成績絕對會突飛猛進。讓我們來看另外一個例子:林女士的孩子自從出生之後,智力發育就比其他孩子要遲緩,隨著孩子一天天長大,林女士也越來越擔心。她一直有一個心願,就是讓自己的孩子學鋼琴。帶孩子學過琴的家長都知道,這是一件極其困難的事情,智力正常發育的孩子在學習是都會困難重重。不過,林女士從來沒有把這種擔心帶給孩子,甚至從來沒有在孩子面前表現出"你別其他孩子差"的態度,在孩子學琴的過程中,她最常說的一句話是"你是最棒的","鋼琴不難,你很有天賦",在這樣的正面鼓勵下,孩子就會對自己產生積極的認知,學起來自然事半功倍。

父母的期待對孩子性格的影響

如果把孩子比成一張白紙,那麼家長的手中就拿著一支畫筆,這幅畫最後會畫成什麼樣子,家長起著很重要的作用,是鮮花遍地,還是雜草叢生,至少在童年和少年時期,完全取決於家長。兒童幾乎所有的自我預期,全部都是源自於家長的期待,也就是說,家長期待孩子變成什麼樣子,孩子就會變成什麼樣子,孩子滿足了家長的期待,家長就會給出正面反饋,反之,則是一陣"疾風驟雨",正因如此,家長要先擺正自己的心態,多給孩子正面鼓勵,少給負面評價,不要讓孩子在起跑線上就行成"我比別人差"的固有印象,這種印象一旦形成,就很難改變,童年時期形成的陰影,往往會伴隨一個人的一生,就像著名心理學家榮格說的:"原生家庭對家裡子女的影響越深刻,子女長大之後就越傾向於按照幼年時小小的世界觀來觀察和感受"。

父母的期待對孩子性格的影響

需要注意的是,現在很多家庭對孩子都有過高的期望,孩子從出生起就開了各種"訓練":游泳、跳舞、外語、數學、IQ開發、機器人等各種早教項目花樣繁多,數不勝數,對孩子有期待固然是好事,但兒童的成長和發育需要過程,揠苗助長的最後結果只能是適得其反。比如你要教一歲的孩子數學,他無論如何都是學不會的,因為這從根本上就違背了人類的生長規律,相反,這樣過早的教育還會讓孩子形成一種挫敗感,讓他覺得自己比其他孩子更差,時間長了,還會讓孩子焦慮、自信心喪失、對父母產生對抗心理。魯迅先生說:"教育根植於愛",伏爾泰說:"天賦的力量大於教育的力量",教育從來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更不是一件簡單的事,為人父母,最重要的是發現孩子的閃光點,然後放大,給予他們充分的鼓勵和尊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