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分和田玉籽料和山料的奧祕

區分和田玉籽料和山料的奧秘

區分和田玉籽料和山料的奧秘

區分和田玉籽料和山料的奧秘

區分和田玉籽料和山料的奧秘

區分和田玉籽料和山料的奧秘

區分和田玉籽料和山料的奧秘

區分和田玉籽料和山料的奧秘

區分和田玉籽料和山料的奧秘

區分和田玉籽料和山料的奧秘

人說籽料辨別容易,有皮就是,有皮就好,但有幾人會欣賞皮,有幾人瞭解皮?皮是一種象徵,就象人是直立行走的,但直立的有時會是猴子。我想有必要讓大家瞭解如何看皮,這已經成了一個重要的辨別籽料的依據就不能不談。先看些照片吧。

▲這種籽料,有很厚的皮,因為它的質地是玉和石的混合物,我叫它漿籽料,混合的很均勻,石質有,但玉質也有,按比例體現玉性。若沒這漂亮的表面,便一文不值了。通常苞漿不會很好看,但因為紅皮的緣故,即使不油亮也比較舒服。這是漂亮但不純淨的籽料,有人喜歡有人厭。

▲這是另外一種情況, 有乾淨的肉,有分明的漿,也有漿肉混合的地方,是個很奇怪的籽料

▲這是個比較成功的例子。這裡,你可看見設計者聰明,他把漿掏空,剩下乾淨的肉,這就料乾淨了,這是個人見人喜歡的蟾。

▲這個皮就比較正宗了,厚實但不超過一毫米。這是長在料上的皮,是長期滲透的原因,要知道在和田,你拿塊磁鐵隨地一丟,或在沙地裡攪和一下,上面就會吸上很多的鐵繡渣滓,那裡出的銅礦是露天的,有時連一整坐山都是礦,各種金屬到處都是,所以籽料躺在沙地裡,就有很多的機會被金屬氧化物所滲透,尤其是漿,有時全部被滲透,有時滲透後又被水衝磨走……淡了,又接觸另一種金屬出現另一種顏色。

上面的皮就有人說是水銀皮,黑的。大多皮是鐵鏽造成的,所以會紅,三氧化二鐵是紅的,我個人認為上面的是四氧化三鐵造成的。有個經驗你把真的紅皮放在很熱的環境,如溶蠟中,紅會變的很深,就象上面的顏色,但不建議這樣實驗,畢竟紅皮籽料都是天價。

▲這也是黑皮,很好的玉,光照下透、油!

▲與其相比較,這是個仿古料,顆粒很粗大

▲上面的料一點也不透明,悶啊,看它的樣子就知道躺在土裡有吸滿了色,就象古玉,不過只是象,我見過古玉好玉質地,大多都在博物館,民間則為何少好質地老玉呢?

其實仿的料就是這種質地最理想,有很深的沁,呵呵,還沒雕就出沁了。這個籽料全是玉漿混合但不是溶化攪和均勻的那種。這種結合不太好理解。

▲這個籽料很白,大多地方細膩,但局部有少量花體現疏鬆,看這形狀,辨證想想——有皮的地方是容易滲透的疏鬆之地,所以給流沙衝磨走了,細膩堅硬的地方則不容易被磨掉也不容易被滲透,就成了這形狀且沒皮。

所以磨下去最深的地方皮色最深,因為疏鬆最好滲透吧。弱點便容易被入侵:黑點集中的地方就是松的部分,這皮已經非常漂亮了

▲這個籽料很細膩,且油,是少見的高級籽料,大塊的皮讓它身價高高在上,看這皮,熟熟的,還沒打磨就覺得舒服,其實這是很長時間慢慢形成的滲透,象這種皮加這樣油亮,你就知道這個好的很的料,這料產在和田河下游,下游出這種好籽料,(以和田市參照,上四十公里出大籽料,但質量不太好,下四十公里出小料,質量很好,就在和田出手把籽料,且非常少) 帶皮珍貴的籽料,看表面細細的毛孔,透光均勻,透亮皮,絕啊。老黃揚皮,很濃但不厚。上兩個籽料打磨後就是透度理想的東西了。

▲絕品!這就是那個百毒不侵的大料,金包銀。這肉就是羊脂的,和白布都比不出它色了

▲皮特寫,我常說好肉不長皮,就是因為很難滲透,結構緻密,看她多薄的皮,可以滲透的物質拼命鑽也就鑽了這一薄層,透亮。沒說的了

▲這也是一罕見的皮最標準的棗紅,就象乾紅棗 請大家不要奢望這類皮,再有錢你也找不著,這是奇蹟。

來看假皮

▲這是假皮的一種

由於假皮是用來騙你相信這是籽料的,所以這個看上去象籽料的傢伙也非籽料。是磨光料,是在人工環境裡製造出來的。看這假皮,非常失敗,他把這個料放在吸滿染料的海綿上面,逐漸上去的,首先這顏色就鮮豔,其次看上去很死(相對好真皮,喚做活皮)。

還有這顏色明顯是從左面爬到右面逐漸變淡,這是地心引力和表面張力的共同作用,原來做色時,色濃的一邊,就是左邊是在下面泡在染料裡的。

這類假皮,會掉,很容易掉,燙水中一泡就會慢慢下來些,但不會褪光,若做了雕件很快就會明顯變淡。這假皮做在料的疏鬆部位,因為好滲透,前面說過,好肉不容易留皮的。就象好翡翠細膩得沒弱點就不太會變色或被汗水沁入。

▲這是相對做得比較好的假皮

這類假皮明顯都做在弱點之處,有不少是和田的山料(都是很青的),也有些新山料,非常白的(沒用的很軟,硬度6級甚至不到)。有的做在漿上,有的做在裂子裡。都是棗紅皮,因為這類皮用的原料和真皮一樣是金屬鹽,所以不容易洗淡,但還是會變淡。

至於怎麼製作的我只好告訴大家,這個秘密只有維族人知道了,他們也決不會告訴我。*做皮有些人發財了。你可知道棗紅皮的厲害,呵呵!大家可看看磨光料就是這種了,全是磨光的(也叫滾筒料、滾料)

▲這是假皮

假皮比較膚淺,顏色較鮮豔.有裂縫的地方顏色深一些,其他地方相對淡些.假皮與真皮的分辨,要*你多實踐,多看,多問.光看書是不行的.

網友: 請教一下,是不是籽料在一般情況下皮越薄色越濃的越好?謝謝。

楊: 其實這皮,你用想象想就知道如何是好了,至於厚度,好的皮不超過一毫米,但只要透亮就不管了,顏色自然濃好。看玉最好用純純的審美看,但至於料上的皮呢,這是很依賴長期多次的經驗的。

真假皮的鑑定,先看些真皮的特點:這是我的手串,可以看見上面的皮是有些厚度的,這個料不白,但非常細膩,通常細膩的料若有好皮的就不會很厚,現在各位看見的就是隻有一個毫米左右。有的會更薄,但都有點厚度,且這不象由外到裡的逐漸淡出的染色。其實這類皮就是沁!呵呵,第一次聽說吧,知道有些沁為何好看了吧。

▲這料的上部皮濃處居然有點白漿

要知道籽料的形成不是想象的從山上下來就直接磨好被人找到,很多時間他被埋入土中,皮也就是在沙土中和金屬氧化物常年的分子熱運動形成的,也許成皮後又被衝入水中,反覆沖洗。漿相對疏鬆,其中的皮的成份自然就比其他地方容易脫離籽料,形成現在的樣子。呵呵,就算作假恐怕也要等好幾輩人了。

這可不是金包銀啊 這是真皮,真正的籽料,賭石啊。很便宜的,看這皮就感覺不是單純形成的,漿啊,肉啊,全混和了,熱水溶的澱粉加麵粉然後攪拌冷卻一樣,然後形成皮,再衝掉,再形成……

▲這個雕是在市場玩時看見的

單看料質很細膩是籽料,但這上面的皮卻很奇怪,有這麼巧的事情,皮居然長在雕的上面毫無長皮的理由的地方,呵呵,光顏色就不對,大家好好想想吧

這個也有問題,很不容易看出來了:這個雕,是很不容易看出問題了,其實原來它是有皮的,現在——理由是巧雕,原因是加濃濃,大家可要防啊,時間一久會很醜——雜質顯露,崢獰可怖。

▲這個俄料雕,為仿籽料

弄巧成拙,否則還不容易看出來 假皮沁,太鮮豔,還留在表面些,很假。

要知道,真皮的形成非朝夕,所以最細小的裂子,都會努力鑽到底 一但有列子上有皮,就基本都添到底,尤其細膩的料,很清楚,外面沒什麼皮,要有就只有鑽在裂子裡面才有機會滲透。外面一方面不容易滲透,另一方面,外面容易被水、沙磨掉。

這是雕好的件,真正的證明,我猜有些人在猜,這是什麼料,看了這些,我想大家不用懷疑了,這裡是不允許有籽料除外的任何其它的

大家注意看,這是個難得的機會,可以看見一塊籽料的這半個和另半個。

由於籽料的毛病,這個料被切開,一半雕好,另一半就磨了磨圓,請除了細看沒碰一面的皮沁之外,還請注意籽料和雕件之間的變化,顏色、透度……

呵呵,是很好很白,細膩的料啊

下面說說籽料在沒皮的情況下,有什麼辦法辨別,供大家批評指正。說到沒皮的仔料,很多人都犯愁,尤其是光看照片,不理想的照片,所以現在給大家看的照片全都是放大,且清楚的,照相機是帶微距拍攝功能的NIKON數碼機。本來說看這類料,我原來是準備在最後才上的,因為這需要一些對打磨拋光的知識的理解。

這是個小牌,青海白的,可以看出它的光澤極亮,這就是玻璃光,是在拋盤(牛皮轉盤加綠油——非常細的氧化鋁)強力的摩擦下,磨出的,其實很多俄料和青海料都用這樣的工藝來達到表面亂真的效果,若是籽料雕的,這樣就結束了她美好變化的一生。還有這樣的工藝叫拋光!

與拋光相對而言的就是打磨,打磨的意思非常簡單,用細砂條(油石),來回磨,將雕刻工具造成的痕跡一點一點磨掉,細砂條一輪一輪換細,非常的消耗時間,最後用水砂紙就水將其磨到位。油石用的是從200-400目開始換三到四次直到後來的紅寶石的1200目或更高,打磨一件稍微複雜的東西需要一整天,因為是手工的緣故,所以不會出現象機器高速拋光造成的圓滑面變一個個的小平面的現象,還保證了最終的亞光的效果。

這是個例子,沒皮的籽料:現在給大家看的是個盤過不太長時間的童子的臉部,我要大家注意的是幾個反光點,尤其是他耳朵上部,可以看出打磨的痕跡。這說明他被打磨得並不很細,你可以這樣想:為什麼不好好打磨呢?

可以看出童子打磨的粗糙感。因為只有好籽料是在亞光的情況下,經過常年的盤玩會出現極漂亮的包漿。這樣的光澤才是柔和的,才是溫潤而不刺眼的,才是籽料最動人,給人塗油感覺的原因。在無皮的情況下,有些人會用非常不可思議的耐心把所有的地方用細金相砂紙將俄料或青海料的每個角落都磨光滑,這就給判斷造成了極大的障礙。

尤其是在一些拍賣場所的精品,用便宜的料來好好打磨,用金相砂紙來做出接近老包漿的光滑效果。誰敢憑表面現象就一口確定呢?所以看打磨是個方法,低級手段的假冒籽料是用玻璃光掩飾其表面特徵的,高級手段是*非常細膩的打磨來掩飾的。所以正確區別籽料的打磨手段很重要。好籽料的打磨可以最終很毛糙,但是金子最終是要放光的。能體現油的感覺的,且能越來越體現的就只有籽料,象個才女,讓你慢慢覺得美麗,最終無可比擬。

有些非常細膩的料,很馬虎的打磨照樣亮,幾乎剛做好就給人油亮的感覺,就是所謂開門貨,前面的手串還有例如下面兩張,都是剛拿到手的,在燈光下所拍,顏色嚴重失真。只好看看反光了

總結下

看表面是拋光還是打磨,看打磨是亞光還是極細緻的打磨,從而判斷是真油還是打磨的好而亮。這是個非常重要的方法,需要長期的鍛鍊,有了把握可以相當準確的判斷。

當然青海料和俄料也有打磨得好的。也不容易判斷,在這種情況下,可以用在棉布衣服上用力摩擦後看亮度的方法嘗試,通常好籽料會顯得非常的油亮。(不包括疏鬆的籽料) 青海料則會顯得有點幹,俄料則除了光亮,不太會讓人感覺油。我說的感覺是玩過好籽料的人才有能力掌握好的,都是極細微的差別,所以菜鳥最好別自以為是的用這些方法去買東西,但可以用有皮的確定的東西來做實驗,等感覺非常可*以後再找沒皮的籽料雕件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