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解丨建築企業的產業互聯網轉型升級方法論

拆解丨建築企業的產業互聯網轉型升級方法論

2019全年,我國建築業總產值248446億元,同比2018年建築業總產值約235000億元,增長了5.7%,全國建築業房屋建築施工面積144.2億平方米,同比增長2.3%。

拆解丨建築企業的產業互聯網轉型升級方法論

(往年建築業總產值)

老齡化人口比例大,5億人養9億人的社會現狀,意味著以養老為主的建築產業將為成為大趨勢。無論從建築行業的開發、設計、施工、設備設施、服務體系等各方面,均會面對規模龐大的市場需求,需求就是前景。儘管前段時間中美貿易戰的影響,近期又受到疫情黑天鵝的衝擊,各行各業下行壓力增大,長坡厚雪之下,少有波瀾的創投市場仍將建築業藍海視作打破“資本寒冬”的最佳領域!

產業鏈弊端放大 傳統建築行業面臨效率危機

全球的建築市場已經達到萬億級規模。但這巨大體量的背後,是依然低效的運作模式。傳統建築行業因為產業鏈和服務週期長,容易引發行業的信息不透明不對稱,過程冗長繁瑣複雜,輕資產運營但是人員材料費用的不斷上漲導致利潤空間越來越低、定製類產品比重大質量無法保障等問題。加之市場競爭越來越激烈,各地價格混亂不堪,行業之間消息閉塞,存在較為嚴重的信息壁壘。存在無法精準控制用量導致傳統行業產能過剩、採購低頻拓展市場遇到瓶頸以及金融賬期不穩定等問題。

因為互聯網的滲透率低,所以整個為建築行業的發展步伐很慢很慢,而行業壁壘的存在導致雙方相互排斥。但是問題即是機遇,中國經濟市場從增量經濟到存量經濟、從高速增長到高質量增長的轉型升級中隨處充滿著各種變數,時代的變革從來都是低調得悄無聲息的,卻又長滿了獠牙。在宏觀環境趨勢性回落的新常態下,佔GDP巨大比重的建築行業,想要在偉大的第四次工業技術革命中實現鳳凰涅磐,完成一次質的飛躍,企業必須在原有的配方中注入一股變革與轉型的創新力量。

一般來說,企業轉型需要通過“找準轉型方向,理清轉型路徑”做好頂層設計。要促進小臺階快速運行,不斷鞏固改造成果,需要各種改造實施保障機制。下文我們結合企業轉型維度的方法論探究建築企業的轉型升級的最佳實踐路徑。

企業轉型方法論:

企業轉型一般是需要通過“找準轉型方向,明晰轉型路徑”做好頂層設計,需要各種轉型落地保障機制來推動小步快跑,不斷夯實轉型成果。

(1)找準轉型方向

要找到轉型的方向,需要以外部環境分析、資源/能力狀況評估、利益相關者價值需求為基礎,以標杆管理和技術創新趨勢研究為指導,結合行動學習的充分論述,促成管理團隊的群策能力,形成對未來轉型方向和經營模式的共識,樹立緊迫感,增強行動信心。其中,對資源/能力現狀的準確評估對於確定轉型方向非常重要。在外部環境人人平等的情況下,企業自身擁有的“資源/能力”發揮著重要作用。企業需要認真思考多年來在傳統領域積累的優勢和核心能力,以及如何嫁接到新的互聯網商業模式中。

(2)理清轉型路徑

轉型變革的有序實施,要求將轉型目標分解落實為業務發展戰略、資源配置戰略、優化組織管理機制,充分考慮任務之間的優先性和關係依賴性,確保在轉型與變革中有序協調,形成清晰的轉型實施路徑圖。最後,通過對階段目標和責任主體的落實,可以有效地促進得到一些行動。

(3)保障轉型落地

在轉型的具體實施階段,要建立轉型落地保障機制,包括運營和IT平臺建設等具體行動計劃,根據外部環境的變化,及時調整和優化實施路徑圖,推動問題的解決轉換,從而實現對轉型變革的迭代和規範化管理。

轉型方向—B2B模式成必經之路

建築業現在就該大力發展產業互聯網,依託互聯網信息對稱、高效、去中心化等特性,結合行業大數據,依靠一系列前沿技術,通過三化融合,增強企業內外部的互聯互通,提升整個產業生態系統的協同能力,從而將鏈式的供應體系升級為網狀的生態圈。

但是千人千面,對產業互聯網定義各異,但“+技術”、到B端尋求效率提升已然成了所有人的共識。新週期之下,流量退場,技術為王。

以B2B作為商業模式把建築產業推上互聯網轉型之路的舉措可以打破原有的壁壘,讓信息輻射更有深度和廣度。在供需雙方彼此信息獲取和反饋的極度直接快速和完整便利上,對一切碎片化的行為進行數據化、雲端化。

另外B2B發展到今天,已經不再侷限於表面上的信息發佈、交易平臺這麼簡單,現在更多的是優化行業產業鏈、改善行業流轉效率以及撮合交易、全球的產業結構。這一切都註定會走上改造和重塑產業供應鏈的道路。產業升級,利用行業大數據重構行業供應鏈外加調整老化的生產力和生產關係,正建築產業轉型的目標,也是建築B2B出現的必然和使命。

發展路徑—以平臺為導向

現階段,規模經濟在逐漸轉為平臺經濟,中國企業的發展是中長跑,數據分析和運營能力愈加重要,只有平臺技術過硬,才能留住客戶。

通過平臺的運作,帶動“互聯網+”滲透至建築行業上下游的各產業鏈,為客戶提供建築鋼材、土建工程、裝飾裝修、安裝工程、園林綠化、設備租賃等領域的線上交易服務,協助建築市場開啟一種更高效、透明的交易方式。

藉助電子商務平臺可以消除建築行業流通過程中的信息不對稱,加快整個產業鏈的流通速度,實現扁平化和去中間化;其次,構建完善的倉儲物流系統,保證流通精細化,解決物流成本高、效率低問題,降低銷售及採購成本;再者,建立誠信信用體系,為企業提供多元的大金融服務,補齊客戶融資短板,有效解決資金鍊問題。

B2B電商作為一種新型的渠道,備受傳統行業青睞。對於建築行業來說,B2B模式無疑為其提供了開闢新渠道的有利機會。而對於重構具有競爭力的創新商業模式的B2B平臺來說,未來發展的核心需求則是為客戶創造新的價值。所以在建築行業被動發展之際,以B2B平臺化為導向是建築企業數字化轉型的主要發展路徑。

擁有巨大存量市場的建築業如何轉型落地?

數字化時代的到來,對建築企業轉型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企業必須在數字化的商業背景下,依靠數據和主流平臺開發技術實現更高效的運營,建立更加柔性的前中後臺運作機制,以更敏捷的方式作為運營單元,大膽的假設並快速實驗快速迭代反饋並重復迭代優化直至達成整體最佳經營實踐,平臺能自由應對高度不確定性的商業環境。

每個企業心中都有一個平臺夢,能希望能自己構建一套數字化的業務系統,支撐起整個企業轉型落地,然而整體的大環境卻是:太過骨幹的企業技術現實匹配不了豐滿的發展想象,多數的企業系統因為本身技術不牢固,導致整個系統是割據的,無法快速運營,企業的系統一定是要集成的而不是一個孤島。

在這個層面上,數商雲針對行業痛點出招,不僅滿足了建築行業轉型升級的發展需求,還為身處利潤頻降、產品滯銷、資金睏乏等困境的建企提供了全新的解決方案,數商云為企業架構B2B供應鏈平臺,提煉商業模式,通過全產業鏈的資源整合,打通採購、交易、結算、倉儲、物流和金融等一系列環節,並有力地引導這些環節實現價值發展聯繫,為企業提供具有指導性和變革性的解決方案。

刀刀剁在致命處,破解沉痾痼疾:

1、構建供應鏈閉環,資源互補協同發展

搭建建築B2B供應鏈平臺,企業可以在上游聚合建築行業領袖供應商,構建頂級供應鏈;下游聚合業主、建設單位等採購商,彙集真實可靠採購需求。同時藉助電子訂單、雲倉儲、雲物流等高效智能管理系統,形成建築行業生態閉環。

2、標準化、海量、準確的大數據

收集整條產業鏈上的相關數據,精準且完整的數據是建立數字化系統的基礎。數商雲從戰略兩字出發,分步驟、有序地推進數字化系統的建設,先優選戰略供應商、戰略客戶、戰略材料開始鏈接數據,搭建建築B2B供應鏈平臺,以點帶線,以線帶面。

3、庫存管理,提高同步化運行

在庫存管理方面,供應商管理庫存(VMI)模式以系統的、集成的思想管理庫存,使供應鏈系統能夠同步化運行。省去了買方的訂購環節,由賣方控制補貨,使得買賣雙方的提前期得到了縮短,減少了“牛鞭效應”。根據供應鏈不同的服務水平提出了VMI的庫存訂貨策略,可以使庫存的數量得到控制,不會產生過高的庫存或呆滯庫存。

4、物流系統,驅動場景高效運轉

保證供應鏈平臺的核心繫統是企業自己的,以雲計算與人工智能為底層技術的物流管理系統,經過內部深度耦合,通過雲服務管理,所有系統訂單流轉都是一體化的。供應鏈平臺支持接入第三方物流,專業的第三方物流公司能利用自身的規模、資金和網絡及管理知識的優勢,為客戶整個供應鏈建設提出建議。驅動快遞、快運、多點配送和倉儲管理等多重龐大的物流資源有效整合,基於場景驅動的更高效、靈活的資源組織與協同,才能真正發揮價值。

5、詢價比價,協調運轉

可以尋找商品,也可以根據需求發佈詢價,由平臺提供詳細報價。通過這樣的方式,將行業的供應與需求信息全面充分整合,快速完成交易的撮合,並減少採購流程、規範市場價格、降低企業成本、提高利潤空間。

6、供應鏈金融服務,穩步企業發展

針對建築行業的資金需求,數商雲在平臺開發中嵌入供應鏈金融系統,增強企業的資金調配能力,通過資金代付、貨款墊付、擔保交易、賬期支付、增信服務等多元的金融方案,補齊行業資金短板,有效緩解行業融資難、融信難問題。通過信息流、物流、資金流三流合一,有效解決行業信息不對稱,加快商品流通速度和效率,保障了建築行業健康穩定的發展。

整個項目開發都涵括了整個建築供應鏈環節,匯聚各方優勢交融相生與相互借力,幫助企業降低採購成本,提高生產效率,推動建築企業產業數字化升級,數商雲幫助企業在產業結構的優化上有了更加直觀的指引方向和靈敏的反饋系統,且初步形成了可以良性循環的商業生態系統,實現經濟社會效益和建築品牌提升的雙重目標。

產業互聯網給建築業帶來的轉型升級路徑已經非常清晰。這一輪改革將是強者愈強,弱者愈明顯的趨勢。無論誰提前安排,都能增加未來獲勝的砝碼。企業需要擺脫影響進步的深層次結構性矛盾,用批判的眼光反覆審視自己,這樣才能站在風口,與時俱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