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子安慰陪作業失控的爸爸:想要孩子學習好,重在培養學習心態

前兩天看到一個爸爸輔導兒子作業的視頻。

兒子安慰陪作業失控的爸爸:想要孩子學習好,重在培養學習心態

為了讓爸爸息怒,兒子給爸爸鼓掌

視頻裡是風暴過後的樣子,但兒子仍然驚魂未定,戰戰兢兢地一邊寫,一邊警惕著爸爸。為了讓爸爸不再吼他,一緊張把輩分搞錯了,對爸爸來了一句 “爸爸給你鼓掌”,讓人哭笑不得。也可能他是在說爸爸以前鼓勵他的話,希望得到爸爸的表揚吧,但是太緊張說錯了。他一直很努力地緩和氣氛,討好爸爸,生怕爸爸再吼他。

平時吼過孩子的爸媽對這場景應該不陌生,孩子有時極力討好,有時神情木訥,有時尷尬難堪,總之是不會再有興致學習了。就像這個視頻裡的小男孩就完全不在學習狀態,學習該有的興趣、好奇心、求知慾等等,他都沒有。他眼裡只有恐懼,注意力都用在揣摩爸爸的心情上,而不在學習上。

可以看到,要孩子學習,光是逼著讀書做題可不行,學習有前提條件,需要孩子有意願,否則“身在曹營心在漢”,樣子再乖巧也是徒勞。

那麼,怎樣讓孩子主動願意學習呢?

兒子安慰陪作業失控的爸爸:想要孩子學習好,重在培養學習心態

01,從整體出發,為孩子準備好

這是從視頻最直接可以看到的,要孩子學習,得先讓孩子有學習狀態。

重視孩子的學習,不能只盯著作業和考試,更要給孩子營造一個好的學習環境。這個環境不是指家裡環境要安靜什麼的,而是孩子自身的狀態,體現在平時我們與孩子的互動塑造了怎樣的孩子。

比如我們平時跟孩子的對話是打壓孩子探索的,還是鼓勵探索的;對孩子是發號施令的,還是耐心解釋的;是壓抑孩子情緒表達的,還是接納孩子的;我們的情緒表達是喜怒無常的,還是坦誠流露的……這些都直接關乎孩子對學習的慾望、意願和情緒,都會影響他的學習。

學習是個系統工程,好奇心、興趣、自信是大前提,孩子有這樣的狀態,學習才是主動的、高效的。

所以,我們的養育要從整體出發,在生活中的點點滴滴裡,在平時的互動中,時刻維護良好的親子關係,讓孩子成為一個有安全感,有好奇心,能探索、有自主意願的個體。

兒子安慰陪作業失控的爸爸:想要孩子學習好,重在培養學習心態

02,學習方法與技巧

再來說怎樣教方法。認字,做算術,背課文……這些都是具體的事,做起來也有技巧。

心理學家皮亞傑把兒童2-7歲稱為“前運算階段”,在這個階段,幼兒還不具有很強的推理邏輯思維,尤其對抽象的符號、理論理解困難。

張泉靈老師曾在一次演講中說了這樣一個案例。她說,按孩子的發展規律,5歲時,他能理解“張老師比王老師高,王老師又比李老師高,所以即便張老師和李老師不站在一起,張老師也比李老師高。”這個推理關係。

兒子安慰陪作業失控的爸爸:想要孩子學習好,重在培養學習心態

對成人來說,這就是“A大於B,B大於C,所以A大於C”的關係,但是孩子不能理解,他從“張老師比李老師高”過渡到抽象的“A大於C”,還需要時間。

知道這一點,我們陪作業時就不用總是氣急敗壞了,不是孩子笨,是發展還沒到這個水平,所以耐心些。

幼兒和小學低年級的孩子,以具體思維為主,具體、直接的經驗更有效。我們教的方法就要與這個心智水平相匹配。比如我女兒學拼音時分不清ui和iu,我告訴她ui是u在前面,它長得大一點,我們讀的時候嘴型也大點,iu是i在前面,它小一些,我們讀的時候嘴型也小些;學漢字,她分不清“午”和“牛”,我說“牛”上面冒出來的那一撇和一豎就是牛的兩個角;記不住“美”字,我說“美”是一個“羊”和一個“大”,羊長大了就變美了。我常用這種旁門左道的方法教她記東西,她覺得好記又好玩,學習也不那麼難了。

你看,只要我們花點心思,陪作業並沒那麼痛苦,孩子也是可以學得好的。

兒子安慰陪作業失控的爸爸:想要孩子學習好,重在培養學習心態

03,兩種學習狀態:“我有”和“我是”

或許你認為孩子小時還可以想想辦法讓學習變得有趣,但到了初中高中,學習就得靠硬功夫了。

沒錯,學習是件辛苦的事,但不知你注意過沒有,有的孩子學得很辛苦,成績卻不怎麼好。這些孩子也用心聽課,一字不落地做筆記,考前認真複習,但成績一直不太好,尤其是越到高年級,學得越吃力。

而有些孩子呢,他們照樣聽課,記筆記,做題,成績就很好。看上去他們的學習也不輕鬆,但他們樂在其中,雖然辛苦,但不痛苦。最重要的是他們思維靈活,懂得舉一反三,有自己的見解。

兒子安慰陪作業失控的爸爸:想要孩子學習好,重在培養學習心態

埃裡希·弗洛姆

在《佔有還是存在》一書中,心理學家埃裡希·弗洛姆談到人有兩種生存方式,一種是“我有”,即儘可能多地佔有東西,如物品財富,技能,名譽等,另一種是“我是”,重在關注自我本身:我是誰?我是個什麼樣的人?我處在什麼樣的狀態?我要做什麼?

“我有”和“我是”反映到學習上就是上面說的兩種情況。重佔有的學生把知識“儲存”起來,用記憶或筆記保存和“佔有”學到的一切,就是我們常見的死記硬背。

存在型的學生則更多地是思考知識跟自己有什麼聯繫,更努力地去領悟知識內容,用學到的知識提升自己的思想。

那麼,怎樣讓孩子成為存在型學生呢?

斯坦福教育學博士、把三個兒子都送入了斯坦福的全能媽媽陳美齡認為,讓孩子真正理解知識是最重要的。

對於三個兒子的學習,她並不看重考試分數,更關心的是孩子們的學習興趣和對課程的理解。

兒子安慰陪作業失控的爸爸:想要孩子學習好,重在培養學習心態

陳美齡

孩子們小時,她會和孩子一起遊戲,在遊戲中理解知識。例如做作業時下起雨了,先帶孩子們出去玩一趟,讓他們感受什麼是下雨,跳跳水坑,看看河水等等。

孩子們大了,她會和孩子一起學習。例如考試中的低分題目,她會不厭其煩地和孩子重新做題,直到會做為止。

還會幫孩子從各個角度,各種渠道蒐集信息,幫助理解課程內容。比如學到有關鯨魚的知識,她帶著兒子調查一年的捕鯨量,討論為什麼有人反對捕鯨;找有關鯨魚的紀錄片來看;收集報紙、雜誌上的相關報道一起讀。這樣讓孩子接觸到各方各面的綜合信息,開闊孩子的視野,激發興趣,拓展理解。

她說,把學習和生活聯繫到一起,讓孩子感受到學習是有趣的,有用的,才能體會學習真正的意義, 學得也更好。

是的,教育的最終目標就是培養孩子這種“愛好學習”的心態,孩子愛上學習,學習也讓孩子成為更好的他自己。

----EN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