興業富民 提質增效

興業富民 提質增效
興業富民 提質增效

稻穀收割。

興業富民 提質增效

◀鄉村產業招商項目簽約現場。

興業富民 提質增效

◀慈溪正大蛋業自動化生產線。

本版圖片由市農業農村局提供

記者 孫吉晶 通訊員 康莊嚴 盧修龍

東方風來滿三江,四明大地盡朝暉。

習近平總書記近日在浙江、寧波考察時強調,要抓緊抓實農業、畜牧業生產,確保市民的“米袋子”“菜籃子”貨足價穩,確保農民的“錢袋子”富足殷實。

為進一步推進鄉村產業高質量發展,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總方針,實現農業更強、農村更美、農民更富,市委、市政府近日正式印發《高質量推進“4566”鄉村產業振興行動方案》(以下簡稱《行動方案》),提出要做實4個綠色基礎產業,做精5個特色優勢產業,做強6個現代加工流通產業,做深6個新型融合產業,全面吹響鄉村產業振興集結號。

發揮農業基本盤和“三農”壓艙石作用 推動鄉村產業發展走在全國全省前列

黨的十九大提出全面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總要求是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排在首位的“產業興旺”,是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首要任務和工作重點,更是鄉村振興的重要基礎和保障。

2019年以來,我市高質量發展鄉村產業,鄉村振興發展勢頭強勁,在全省鄉村振興實績考核中獲得優異成績。寧波市鄉村振興戰略要繼續走在全國全省前列,就要在鄉村產業振興上闖出新路、作出表率。當前關鍵要回答好以下三個問題:

一、後疫情時期,農業穩產保供、提質增效的文章如何做實,作為經濟社會“壓艙石”和“戰略後院”的地位如何進一步加強?

二、今年是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關鍵之年,鄉村產業如何交出高分答卷?

三、面向“十四五”,我市鄉村產業發展要繼續走在全國全省前列,爭當城鄉融合先行者和鄉村振興排頭兵,我市的短板在哪裡?優勢在哪裡?工作載體和抓手是什麼?

圍繞以上三個問題,市委、市政府深入進行調查研究,專門就鄉村產業發展多次進行專題研討,近日出臺了《行動方案》。

《行動方案》指出,要圍繞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著力延長產業鏈、提升價值鏈、構建創新鏈、完善服務鏈,更好發揮農業基本盤和“三農”壓艙石作用,實現農業更強、農村更美、農民更富,推動鄉村產業發展走在全國全省前列。

專家表示,《行動方案》充分體現中央和省委的總體要求,在指導思想、主要目標、重點任務和政策支持等方面充分銜接,相互對應。“《行動方案》緊扣我市鄉村振興三年行動計劃和鄉村振興戰略五年規劃,明確了‘任務書’、‘路線圖’和‘時間表’,提出的政策舉措都有較強的操作性。”市農業農村局相關負責人如是說。

21個重點產業

高質量培育“4566”鄉村產業

在《行動方案》中,我市鄉村產業發展主要突出“興業富民”和“提質增效”兩個導向。按照“產、加、銷、消”產業鏈全閉環的要求,將寧波鄉村產業分為四大類21個產業,即“4566”鄉村產業:“4”就是做實糧食、蔬菜、畜牧、漁業4個綠色基礎產業,“5”就是做精現代種業、精品果業、茶產業、花卉竹木、中藥材5個特色優勢產業,第一個“6”就是做強農產品初加工、精深加工、綜合利用加工、主食加工、出口加工、商貿流通6個現代加工流通產業,第二個“6”就是做深鄉村休閒旅遊業、鄉村文體康養業、鄉土特色產業、鄉村能源環保產業、鄉村數字產業、鄉村現代化服務業6個新型融合產業。具體來說,就是圍繞“做實”“做精”“做強”“做深”八個字,聚焦四大類21個重點產業:

穩定發展糧食生產。實施“藏糧於地、藏糧於技”戰略,穩面積、提產量、增效益。到2025年,建成100個糧食綠色高產示範基地、100個優質稻米示範基地,糧食播種面積保持在165萬畝以上,年產量穩定在65萬噸左右。

保障蔬菜有效供給。強化“菜籃子”市長負責制,優化生產佈局,豐富產品種類,提高生產能力。到2025年,建成100個放心蔬菜保供基地,蔬菜播種面積保持在120萬畝以上,年產量穩定在220萬噸左右。

推進畜牧業綠色發展。堅持以標準化、綠色化、循環化、規模化、數字化、基地化為引領,加快建設大型現代化生豬養殖場,統籌推進家禽、奶牛產業提檔升級,加強地方品種資源保護和利用。到2025年,新建5個年出欄10萬頭的標杆性豬場、10個年出欄萬頭的標準化豬場,生豬自給率在70%以上。

加快漁業轉型升級。實施漁場修復振興行動,優化捕撈產品結構,加快發展遠洋漁業。實施“藍色漁倉”建設工程,加快名優特色水產品養殖基地建設,提升水產品產出能力。到2025年,水產品年產量穩定在100萬噸左右。

大力發展現代種業。加快種業強市建設,發展“甬優”系列雜交水稻、瓜果蔬菜、畜禽水產和花卉苗木等優勢種業,培育“育繁推一體化”的現代種業企業。到2025年,培育國內領先、具有國際競爭力的現代種業集團5家,種業年產值達到60億元。

培育高端精品果業。提升餘慈楊梅、奉化水蜜桃、象山柑橘、寧海白枇杷、地產葡萄等區域優勢水果發展水平,因地制宜發展獼猴桃、香榧、櫻桃、藍莓、西瓜、甜瓜等精品果業,滿足市場多樣化需求。到2025年,建成50個高標準綠色精品果園,水果種植面積達到100萬畝,年產值達到50億元。

發展高效茶產業。加快茶產業“機器換人”和多茶類開發,建設針形茶、條形茶、蟠曲茶、扁形茶四大茶產區,打造彩色茶葉先行示範區和茶葉出口的重要港埠。到2025年,建成彩色茶園綜合體10個,茶園面積穩定在20萬畝,產值達到15億元。

提升花卉竹木產業。推進四明山紅楓櫻花、三十六灣五針松、慈城微型盆景、北侖杜鵑、西塢茶花等特色產業轉型升級,積極發展林下經濟。到2025年,建成現代花卉高效栽培示範園區5個,花卉竹木全產業鏈產值達到100億元。

傳承發展中藥材產業。建設浙貝母、麥冬、紅豆杉、鐵皮石斛、西紅花、山黃精、玉竹、金線蓮、三葉青等特色中藥材基地,發展中藥飲片加工、中成藥製劑和中藥保健品及相關產業。到2025年,中藥材種植面積達到4萬畝,年產值達到10億元。

壯大農產品初加工。以“糧頭食尾”“農頭工尾”為抓手,加強農產品初加工設施建設,建設一批加工中心。引導農民合作社和家庭農場發展農產品初加工,建設一批專業村鎮。

做強農產品精深加工。加快關鍵技術升級與集成應用,建設一批農產品精深加工示範基地,發展海洋生物製品和生物醫藥產業。到2025年,建成農產品集中加工示範園區10個,培育年產值50億元以上的全國農產品精深加工百強企業1家、10億元以上的省級以上農業龍頭企業5家。

發展綜合利用加工。加快副產物綜合利用技術創新,開展副產物綜合利用加工,推進“生產-加工-產品-資源”循環發展。到2025年,培育形成副產物綜合利用典型模式30個。

提升主食加工。推廣中央廚房發展模式,研製一批安全、營養、

方便的多元化主食產品,開發一批功能性及特殊人群膳食相關產品,培育一批主食加工產業集群。到2025年,培育全國主食加工示範企業10家。

擴大農產品出口加工。提升優勢出口農產品加工水平,支持農業企業“走出去”融入全球農產品供應鏈。到2025年,建成省級農產品出口示範基地8個,培育年出口額1000萬美元的農業龍頭企業40家,農副產品出口額達到200億元。

優化鄉村商貿流通。健全鄉村商品市場、專業市場、服務市場體系,建設一批鄉村大型超市和特色街區。完善農村物流骨幹網絡和配送體系,推進農產品冷鏈倉儲物流綜合體系建設,實施“郵政在鄉”、升級“快遞下鄉”。到2025年,建成農村物流服務網點2300個。

拓展鄉村休閒旅遊業。開展“春觀花”“夏納涼”“秋採摘”“冬農趣”活動,實施“民宿+”工程,打造一批有知名度、有影響力的鄉村休閒旅遊“打卡地”。到2025年,培育省級旅遊風情小鎮10個、休閒鄉村15個、農家樂集聚村18個,建成省等級民宿130家,鄉村休閒旅遊年接待遊客達到9000萬人次。

加快發展鄉村文體康養業。挖掘河姆渡稻作等農業文化,建設農業農村文化博物館,實現建制村農村文化禮堂全覆蓋。創新鄉村康養新產品、新模式,打造一批鄉村康養特色村。推動普及性廣、關注度高、市場空間大的傳統運動賽事入鄉進村,培育6個省級運動休閒小鎮。

做精鄉土特色產業。加強傳統工藝保護與傳承,支持傳統工藝振興,開發一批兼具寧波特色和創意的傳統手工產品。實施農家傳統特色小吃振興計劃,培育50家有影響的農家傳統特色小吃製作主體,打造10個農家傳統特色小吃園區(街區)。

加快發展能源環保產業。挖掘利用生物質能,因地制宜發展光伏發電等清潔能源產業。發展鄉村資源回收和循環經濟,開發垃圾分類、汙染處理裝備,推動畜禽養殖廢棄物資源化利用和農作物秸稈、投入品廢棄包裝物、地膜綜合利用產業化發展,畜禽糞汙綜合利用率在98%以上。

壯大鄉村數字產業。實施“數字鄉村”戰略,打造寧波數字鄉村大腦,拓展智慧農業、信任農業、可視農業等業態,推進“5G+”鄉村產業、鄉村治理、民生服務融合發展。開展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範創建,推廣農社對接、網絡直銷等新模式。到2025年,創建數字鄉村融合發展示範點100個、電子商務專業村200個。

健全鄉村現代化服務業。大力發展農村金融服務業,健全政策性農業保險體系。支持發展養老托幼、環境衛生、婚喪禮儀、修理裝飾等生活性服務,推動農村生活服務業提質升級。加快農業社會化服務體系建設,大力發展生產性服務。到2025年,培育農業社會化服務組織1000家。

十大專項行動

為高質量發展保駕護航

平臺構建行動。建設以10個省級現代農業園區為重點的生產加工平臺,以10個城郊美麗鄉村綜合體和30條鄉村振興示範帶為重點的融合發展平臺,以普惠金融和農信擔保為重點的金融服務平臺,以電商進村和電商服務企業為重點的電商平臺,以“兩進兩回”(科技進鄉村、資金進鄉村、青年回農村、鄉賢回農村)為重點的科技創新和人才集聚平臺。

主體培育行動。開展創業創新,實施鄉村振興青春建功行動。實施高素質農民培育工程,推進現代農業領軍人才隊伍建設。實施家庭農場培育計劃,推動農民合作社提質增效,加快農業企業轉型升級。到2025年,培育市級示範性家庭農場400家、示範性農民合作社200家、農業龍頭企業350家、農業產業化聯合體100家,農村實用人才總量達到25萬人。

品牌振興行動。實施農業品牌體系建設“11122”工程,即打造1個市域農產品區域公用品牌、10個特色農產品產業區域公用品牌、10個縣域農產品區域公用品牌、200個知名農業企業品牌、2000個綠色優質農產品主體品牌。強化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加快農安信用體系建設,全面試行食用農產品合格證制度。

綠色發展行動。推進農業綠色發展示範創建,廣泛應用種養結合等綠色種養技術,推動鄉村產業綠色可持續發展。加強農業面源汙染管控,做好土壤環境質量分類管理,全面推行農藥購買實名制、化肥使用定額制,加大近海岸灘塗養殖環境防治力度。

科技創新行動。推進基層農技推廣服務體系改革,完善技術創新推廣機制。實施“泛3315計劃”,加快引進現代農業發展緊缺急需高層次創業創新人才和團隊。搭建農業科技協同創新平臺,加快農業科研成果轉化應用。加大應對動植物重大疫病和氣象災害技術研究,提升農業防災減災科技應用水平。

基礎提升行動。建成高標準農田226萬畝,農田旱澇保收面積佔基本農田面積的80%,設施農業面積達到55萬畝。完成海塘提標改造建設100公里以上、幹堤加固60公里、病險水庫除險加固30座。打造寧波區域特色的智慧農業雲平臺,農業信息化覆蓋率達到100%,農村5G網絡基本覆蓋鄉鎮和重點建制村。強化農村公共服務,推進城鄉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

開放合作行動。擴大農業對外合作,建設農業對外合作交流基地,支持農業企業參加各類境外展會。深化對臺農業交流,鞏固提升與中東歐、澳大利亞、意大利等國家和地區的農業合作,鼓勵農業企業赴“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及地區建設農產品加工基地。加大鄉村產業招商引資,引進培育一批國內一流的現代農業企業總部。

資本賦能行動。市財政統籌安排鄉村產業發展專項資金,主要用於培育鄉村產業振興示範帶、農產品集中加工示範園區和農業產業化聯合體等。制定調整完善土地出讓收入使用範圍,分階段逐步提高用於農業農村的投入比例。組建市級農業農村投資平臺,吸引社會資本參與鄉村產業發展。加快發展農村普惠金融、綠色金融,深化農村信用體系建設,落實小微企業融資優惠政策。推動抵押融資,促進政策性農業保險擴面、提標、增品。

用地保障行動。合理確定城鄉建設用地規模比例,新編縣鄉國土空間規劃保障一定比例的計劃指標用於鄉村產業發展,每年安排一定比例的計劃指標支持鄉村重點產業和項目用地。開展全域土地綜合整治,盤活閒置集體建設用地,優先用於農村產業融合發展。簡化設施農業用地備案手續,設施農業用地可以使用耕地。

改革集成行動。完善農村承包地“三權分置”制度,推行農業“標準地”改革。穩慎推進農村宅基地“三權分置”改革,推進農村閒置宅基地和農房激活利用,有序推動農村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入市。深化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壯大農村集體經濟,構建農業經營主體與農民緊密型利益聯結機制,加快低收入農戶增收致富。深化“三位一體”農合聯改革,加快“最多跑一次”改革向鄉村延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