抖音是否正在毀掉中國的年輕人?

抖音毀不了人,毀人的是那些心思不正之人,以及甘願被毀的人。


抖音是否正在毀掉中國的年輕人?

每天晚上睡覺前,習慣性的拿出手機刷一刷抖音,可能這是很多年輕人睡前的習慣!但是很多人卻因為這些短視頻付出了大量的時間和精力!
  相信很多人有這樣的經歷:
  “中了抖音的毒”、“刷抖音根本停不下來啊啊啊,一看錶竟然刷了三個多小時......”
  這一點相信刷過抖音、亦或者是刷過快手、火山小視頻等等各種小視頻軟件的人都會深有感受。
  如果你在路邊、休息處看到一個人手指連動笑的合不攏嘴,那大概就是在刷小視頻了。
  我們會不自覺的深陷其中,驀然之間發現時間已經過去了幾個小時。

尼爾·波茲曼在《娛樂至死》裡這樣寫過這樣的一段話:
  “一切公眾話語日漸以娛樂的方式出現,併成為一種文化精神。我們的政治、宗教、新聞、體育、教育和商業都心甘情願地成為娛樂的附庸,毫無怨言,甚至無聲無息,其結果是我們成了一個娛樂至死的物種。”
  層次越低的人,越喜歡花時間在娛樂上。
  越來越多的人患上了網絡依存症,對各類娛樂新聞上癮、產生依賴,人云亦云,附和跟風,沉溺在虛擬的世界中不能自拔。


  我害怕長久以往,自己會變成一個透明的軀殼,腦袋空空、沉浸於感官娛樂。
 有人說,你的時間花在哪,你就會成為什麼樣的人。格局高的人,不會花太多時間在娛樂上。

我們正在愛上這些使我們喪失思考能力的工業技術。
  抖音、快手、抖音、微博這些軟件正在飛速地強化我們對新奇事物的需求度,並拉高我們的敏感度。
  同時降低的就是對文字的需求度與耐心度。
  刷多了抖音、快手、微博這些軟件之後,我們就會形成一種慣性:沒有耐心去讀一本長文或者書籍。更沒有時間去思考,因為我們總是在期待著下一個引爆眼球的新奇事物,等待著它在視頻中直接了當的呈現。
  比如你就有可能看不完我的這篇長文。
  而在被轟炸多了之後,我們就會逐漸愛上這種“被餵食”的感覺。
  而當“被餵食”形成一種習慣之後,我們的就會惰于思考,耐心以及深挖問題的能力就會被逐漸抹殺。
  還記得紅樓夢裡,名為“風月寶鑑”的那面鏡子嗎?
此鏡,乃“太虛幻境空靈殿警幻仙子”所做,這名字真可以,太虛、幻境、空靈、嘖嘖嘖,聽著就無聊,這名仙子是宅女鼻祖無疑了。


  此鏡有一神奇功效——想什麼,鏡子裡就有什麼,而且感受無比真實。(流鼻血那名同學你夠了,請你出去,我們在嚴肅的討論學術問題,你留哪門子鼻血?)
  賈瑞正是拿著這面鏡子,每時每刻與自己心目中的女神王熙鳳在鏡中幽會,直到最後一命嗚呼。
  但是不可否認的是,這面鏡子讓賈瑞得到了快樂,但卻拿走了他的命!
  一個人毀與不毀,與抖音有關係嗎?
  先生很少玩抖音,有時候也會覺得生活空虛,人生沒有意義,有時候也覺得自己碌碌無為,但是先生沒有用抖音去填補生活,而是選擇了看書。
  先生不是覺得,抖音這類的短視頻軟件正在毀了中國年輕人!
  任何一個平臺的好與壞,與平臺無關,是跟我們自身相關。
  難道因為自己的碌碌無為,不愛思考,平庸就要去責怪抖音?造成這樣的原因是什麼?
  “因為你愛上了一個虛擬且充滿新奇G點世界,但是你依舊碌碌無為,你的生活仍然平平無奇。”
  好好想想,正視一下現實,就會發現:是自己毀了自己。
  你做出怎樣的選擇,想過什麼樣的生活,付出什麼樣的努力,完全取決於你自己。不要總拿其他的東西當藉口,其實就是自甘墮落。

  你真想毀滅,原地自爆也可以,你不想毀滅,卻又不甘進取,於是給自己找一個藉口,作為遮羞的外衣,比如:抖音正在毀了你。
  看清點吧,毀了你的,只有你自己。
  在作家周衝的文章中看到過這樣一段話:
  當你的時間不再用於深度學習,當你的注意力被他人瓜分,當你只看綜藝與電視劇,當你在群體中呆的時間越來越長,當你執行力越來越差,當你評價他人的次數越來越多,當你抱怨越來越頻繁,當你回想往事的頻率越來越高......毀滅就已經發生了。
  如何分配你的時間,取決於你。
  未來,在時間這個戰場上,有兩門生意會特別值錢。
  第一,就是幫別人省時間。第二,就是幫別人把省下來的時間浪費在那些美好的事物上。
  能夠掌控時間的人,才能掌控自己的一生。
  這座城市,一半人在拼命,一半人在認命;一半人在搶時間,一半人在耗時間;一半人在燃燒青春,一半人在虛度青春。
  你願意做哪一半的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