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國,一個家庭有15萬存款算什麼水平?

近日微博被#2018屆本科畢業生月薪5135元#刷了屏,然而現實卻是,無論工資掙多少,每個月都月光,一年到頭來根本攢不下什麼錢,那麼對於一個家庭來說,有15萬存款處於什麼水平呢?

在我國,一個家庭有15萬存款算什麼水平?

01

2%的人擁有超過80%的存款

有一句話說得好,財富總是在聰明人的手裡,隨著時間的推移,國民財富持續向少數人手中彙集,隨著房價上漲掏空了無數家庭存款,一旦房價出現較大幅度下跌,甚至會出現超過千萬負資產家庭。與揹負債務的家庭相比,有存款是非常好幸福的。

“根據央行數據,2018年我國住戶存款餘額72.44萬億元,如果按13.95億的總人口計算,平均每人儲蓄存款為51931元。”

以招商銀行2018年的財報數據為例,2%的人擁有超過80%的存款。這樣懸殊的財富差距,放到其他銀行也是差不多的。高淨值人群超過200萬,掌控著龐大的財富,但是普通家庭存款就非常有限,平均二字遮蓋了財富差異。

需要注意的是,58%的年輕人沒有儲蓄,如果存款扣除全部貸款總額,全民淨存款人均不過2萬元。

顯然,如果是三口之家,沒有負債的情況下存款能超過6萬元就能達到甚至超過平均水平,畢竟還有無數揹負房貸車貸沒有存款的家庭。

在我國,一個家庭有15萬存款算什麼水平?

02

要存款還是要福利保障?

如果單純從存款數額來看,15萬元並不是一個比較大的數字。放在一個小縣城,15萬元也許剛剛夠一套房子的首付,放到一線城市,連買個衛生間都不夠。即便是農村家庭,一年的消費也要達到一兩萬元,一場大病15萬元都不一定夠。

存款其實不能說明什麼問題,關鍵還是看個人收入以及福利保障。如果一位老農民有15萬元,卻沒有養老金,顯然遠不如沒有存款,卻有一個月6000元養老金的退休人士。一邊是坐吃山空缺少進項,一邊是源源不斷逐年上漲,還能有更高的醫保報銷比例,兩者的生活品質絕對不在一個層次。

03

家庭理財不能缺

不同地區、不同年齡、不同職業的人收入都不同,所以單從存款的多少來判斷一個家庭生活質量高不高可能是不理智的。

但是,無論家庭存款多少,有一樣東西是每個家庭都不能或缺的,那就是家庭理財!

家庭理財4321法則:

基礎的家庭理財要遵循4321法則:40%投資、30%生活開銷、20%儲蓄備用、10%保險,

投資是為了讓家庭存款保值升值,至於投資什麼,大家可根據自己的愛好和可承受風險能力自行選擇。

生活開銷是為了保障我們的生活質量不被降低,省錢的同時,我們的生活、誤了還是要繼續的。

儲蓄是為了應急,拿出少量的錢以備不時之需,放在銀行裡可隨存隨取。

保險是為了多一份保障,生活中總會有一些未知的、潛在的風險,買一份保險也是買一份安心和保障。

15萬存款說多也多,說少其實很快就能花完,關鍵在於你怎麼看待這15萬塊錢。其實一個家庭來說,15萬存款並不能給一個家庭帶來安全感和幸福感,真正能夠讓我們安心的是源源不斷的收入,而這種收入我們可以通過很多方式獲取,理財就是最直接、有效的一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