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條指責臺北故宮出借《祭侄文稿》給日本的微博引發眾多網民憤慨

近日,書法文物《祭侄文稿》登上熱搜。

一條指責臺北故宮出借《祭侄文稿》給日本的微博引發眾多網民的好奇和憤慨。

一條指責臺北故宮出借《祭侄文稿》給日本的微博引發眾多網民憤慨

一條指責臺北故宮出借《祭侄文稿》給日本的微博引發眾多網民憤慨

根據東京國立博物館官網發佈的最新展覽信息:該館將於2019年1月16日舉辦“顏真卿,超越王羲之的名筆”特別展。屆時,臺北故宮珍藏的顏真卿傳世名品——《祭侄文稿》也將亮相。

一條指責臺北故宮出借《祭侄文稿》給日本的微博引發眾多網民憤慨

顏真卿的《祭侄文稿》乃中國書法史上公認的“天下第二行書”,在天下第一行書——王羲之的《蘭亭序》已不存於世的情況下,這幅真跡作品可稱天下行書之最。

1949年初,《祭侄文稿》和北京故宮眾多的珍貴文物一起,被國民黨政府帶到了中國臺灣,至今一直收藏於臺北故宮博物院。

早在去年11月24日,臺北故宮在社交媒體上宣佈出借顏真卿《祭侄文稿》和懷素《自敘帖》給東京國立博物館時,就已引發民眾質疑。

一條指責臺北故宮出借《祭侄文稿》給日本的微博引發眾多網民憤慨

看似常見的文物交流,網友為何如此生氣?

1261歲的“紙”

“展一次傷一次”

對《祭侄文稿》這幅書法不瞭解的人可能不知道,這幅書法距今已經是1261年了。

一條指責臺北故宮出借《祭侄文稿》給日本的微博引發眾多網民憤慨

《祭侄文稿》全名《祭侄贈贊善大夫季明文》,是唐朝書法家顏真卿所書,這篇文稿追敘了常山太守顏杲卿父子一門在安祿山叛亂時,挺身而出,堅決抵抗,以致“父陷子死,巢傾卵覆”、取義成仁之事。通篇用筆之間情如潮湧,書法氣勢磅礴,縱筆豪放,一氣呵成。

2012年時,《祭侄文稿》被(臺當局)核定為‘國寶’”。並且“紙壽千年,絹本折半”,除非紙卷在真空環境中保存,否則必然會受損,“這種天下至寶,真是展一次少一次,看一次傷一次”。

一條指責臺北故宮出借《祭侄文稿》給日本的微博引發眾多網民憤慨

《祭侄文稿》落款“子孫保之”四個字

對歷史文物的保存有了解的人應該知道,在所有的文物中,紙製品的是很難完美保存的。因而,書畫文物在展出時間和次數上有嚴格限制,考量是多方面的,其中一個重要原因是在展出及轉移過程中,光照、溫度、溼度等氣象要素的變化會不可逆地減損它們的壽命。

一條指責臺北故宮出借《祭侄文稿》給日本的微博引發眾多網民憤慨

據觀察者網,華東師範大學思勉高等人文研究院青年研究員樊波成指出,一般而言,每個國家或地區都有制定一些不得出境展覽或是具體展覽規格的文物。例如中國大陸規定的禁止出國(境)的文物名單中,幾乎都是紙品類。

一條指責臺北故宮出借《祭侄文稿》給日本的微博引發眾多網民憤慨

根據國家文物出國(境)展覽管理第四條規定:

為確保出國(境)展覽文物的安全,易損文物、一級孤品及元代以前(含元代)繪畫,不得出國(境)展覽。

一條指責臺北故宮出借《祭侄文稿》給日本的微博引發眾多網民憤慨

有網友比喻稱,“《祭侄文稿》就好比家裡有個經綸錦繡但年已120歲的垂危老人,你好好養著還來不及,居然好意思偷偷摸摸把他加上輪椅,遠渡重洋,去讓別家人看?你家裡寶貝多麼?偏要挑限展品中的限展品、國寶中的國寶,扛出去給人看”?“臺北故宮沒東西了,要動這尊神?”

限展國寶

上一次海外展出是20年前

《祭姪文稿》被譽為“限展國寶”,最近一次露面還是在2011年臺北故宮博物院“精彩100國寶總動員”的特展上。

海外借展更是罕見,上一次海外展出還要追溯到1997年在美國華盛頓國家美術館的展出。

一條指責臺北故宮出借《祭侄文稿》給日本的微博引發眾多網民憤慨

截圖自東京國立博物館官網

據悉,除顏真卿《祭侄文稿》外,此次出借日本的文物作品還有懷素《自敘帖》、褚遂良《黃絹本蘭亭卷》,以及李公麟《五馬圖卷》。每一件文物都非常珍貴。

臺灣一名有25年收藏經驗的專業古董收藏家指出,站在文物收藏和鑑賞的角度而言,“紙壽千年絹五百”自古有云,這是所有收藏家都明白的事,臺北故宮沒道理不知道。《祭侄文稿》和《自敘帖》皆為唐朝的作品,距今已逾千年,能完好保存到現在,全賴一千多年來歷代收藏家和博物館悉心呵護才達成。

據參考消息報道,除了對展品本身的關切之外,此次爭議的焦點還有兩個,一個關乎“合法性”,一個關乎尊嚴。

首先是“合法性”問題,依照臺灣當局規定,文物送出海外展出,需要先經過相關管理部門審批。但臺北故宮博物院去年5月就與東京國立博物館簽約,11月才報相關部門審批,可謂“先斬後奏”。

一條指責臺北故宮出借《祭侄文稿》給日本的微博引發眾多網民憤慨

臺灣一節目主持人更是直接質問當局:你憑什麼讓它出去!?

而在東京方面已經大張旗鼓宣傳展覽時,臺北方面卻一直對此“秘而不宣”,直到有人在日本看到海報併發出質詢,臺北故宮博物院才公佈消息,更讓人對其心態產生懷疑。

再說尊嚴問題。臺北故宮博物院悄悄出借國寶,下了血本,換來的是什麼?臺媒去年年底引述臺北故宮博物院院長陳其南的說法稱,東京方面回饋的展品“還在談”。

還記得當初的《西泠八家印》嗎?

讓網友們耿耿於懷的還有幾次文物外展事故:

2011年,珍貴的印學寶典《西泠八家印存》外借日本,然而在展出過程中,這份珍貴的孤本遺失了。

一條指責臺北故宮出借《祭侄文稿》給日本的微博引發眾多網民憤慨

1961年臺北故宮博物院的《溪山行旅圖》外借給美國國家藝術館後造成了嚴重損傷,之後在1996年臺灣民眾攔下了要向紐約大都會博物館外借的一批27件珍貴文物,其中就包括《祭侄文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