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學們,疫情在家學習可是一次彎道超車的好機會呀!

據說疫情期間有個怪象。


由於全國的學生都用“釘釘”上網課,這款APP一下子成了安裝量最大的軟件之一,但軟件的評分卻遭遇斷崖式下跌,慘不忍睹。


我去應用市場查了下,果然!


16億次的安裝量,評分只有2.1。


而且,評論區的留言都像約好了的一樣,嘴上說著:“這個軟件好棒!”但反手就是一個一星差評。


同學們,疫情在家學習可是一次彎道超車的好機會呀!


好在人們都很寬容,對這事只是笑笑,畢竟學生們也不容易,通過這種方式宣洩一下也未嘗不可。


然而這背後更深層次的原因卻並不好笑,因為同學們普遍沒有做好在“寬鬆”環境下學習的準備,出現問題是早晚的事。


果不其然,我開始連續接到同學們的求助,比如:
來自山東的男生「Y洋」說:疫情在家學習,感覺學什麼都沒太大的動力。

同學們,疫情在家學習可是一次彎道超車的好機會呀!


高二女生「小艾」說:學習沒動力,網課聽不進去,每天都很懶散,想改變又不知道從哪裡開始。

同學們,疫情在家學習可是一次彎道超車的好機會呀!


湖南初二女生「呵呵」說:因家裡管得寬鬆,就在上網課的時間看漫畫,浮躁靜不下心。

同學們,疫情在家學習可是一次彎道超車的好機會呀!


高三女生「抽屜」說:我沒看老師的網課,自己學別的,但沒有規劃,最終任務太多,乾脆娛樂去了。

同學們,疫情在家學習可是一次彎道超車的好機會呀!


湖北高二女生「空源」說:上網課效率很低,總是分心走神,心態容易崩。

同學們,疫情在家學習可是一次彎道超車的好機會呀!


福建高三男生因為沒在學校上課,感覺不到緊張感,心裡發慌聽不進網課。

同學們,疫情在家學習可是一次彎道超車的好機會呀!


迷茫、被動、懶散、浮躁、分心、低效、焦慮……看上去簡直不能再糟了。


但如果你也是其中的一員,那我想跟你說:別沮喪,彎道超車的機會來啦!


因為這些狀態均源自我們人的天性,既然你有這樣的感覺,那其他人也一定有。


所以你並不孤獨!


而此時,你若能比別人更先找到方法並跳出來,那就能利用這段群體低迷期快速提升自己,實現一次彎道超車。


現在就讓我們一起從“意義、環境、反饋、耐心、匹配、規劃”這六個彎道,一路超車吧!


同學們,疫情在家學習可是一次彎道超車的好機會呀!

意義


你有沒有發現,在學校的時候我們是很少去想“為什麼我們要學習?”“學習的意義是什麼?”之類的問題的,除非你遭遇了長期的壓抑或巨大的挫折。


因為在那個壓力環境中,我們的注意力天然地會被導向學習本身,而到了寬鬆環境下,人們就會開始“多想”。


就像《活出生命的意義》的作者維克·多弗蘭克爾說的:隨著生存競爭的消失,就會出現一個問題:我們為什麼活著?


所以,關於學習意義的困擾會更大概率地在寬鬆環境下冒出來,如果你卡在了這裡,那不妨趁機想清楚它。


不過對大多數人來說,在校學習的目的和意義就是為了考個高分,再長遠些就是考個好學校。


這是我們天然的視角,畢竟它們最容易被看見。


然而在這種意義的指導下,學習就會變得索然無味,因為同學們往往想不通為什麼要花這麼多時間去學將來大概率都用不到的知識,這樣做不就是為學而學嗎?


於是學習在我們眼中就成了一種可恨的腦力煎熬,分數也成了痛苦之源。


事實上,只要我們深想一層就會發現,那些在健身房裡舉啞鈴的人也並不是為了在日常生活中舉啞鈴啊。


他們這樣做只是為了讓自己有個更好的身體,然後用這個身體去做其它更重要的事。


而學習其實和健身是一樣的,掌握這些知識的根本目的並不是為了在今後的生活中運用它們,而是為了通過它們獲取學習的能力。


有了強大的學習能力,我們就有機會去創造理想中的生活。


所以學習的真正意義在於“學能力”而不是“學知識”,它們的區別在於前者是內在動機,而後者往往是外在牽引。


當我們從“學知識”迴歸到“學能力”的時候,心境就會不同。


我們能跳出疲於應對的狀態,去接受不喜歡的課程,去正視巨大的壓力,去化解無趣枯燥的過程,因為克服這些正是能力所在啊。


但,這還沒完。


誰說在家學習能保持高效專注不是一種學習競爭力呢?


既然學習能力不僅僅侷限於學習知識,那為什麼不把在各種環境下抗干擾的能力也納入進來呢?


所以,有遠見的人應該把在家學習的場景主動納入自己的應對範圍,這樣在心態上就不被動了。


同學們,疫情在家學習可是一次彎道超車的好機會呀!

環境


我相信很多同學起初聽到推遲開學的消息時,心裡是偷著樂的,但這種想法很快就讓自己陷入了窘境。


因為我們總認為自己能在寬鬆的環境下發揮得更好,而事實正好相反。


通過這次疫情,很多人可能才意識到學習環境的重要性其實遠超我們自身的努力。


因為人是感觀動物,我們聽到的、看到的任何東西會在不知不覺中引導我們注意力的走向。


而學校裡的所見所聞和家裡的所見所聞是完全不同的。


當你目之所及的景象都是學習資料和認真學習的同學時,你不用掙扎思考、情緒過渡就能快速進入學習狀態。


這也是為什麼很多人說,自己在學校裡就沒有這些問題,但在家裡卻問題不斷的原因。


所以優化學習環境應該成為我們的首選項,它會讓我們佔據許多無形的優勢。


現在請審視你的房間,儘量把所有與學習不相關的物品清除出自己的視線,讓自己在學習時遠離手機(上網課的設備不安裝社交娛樂軟件),讓家人在學習期間儘量減少干擾……


無論如何,請重視環境的設置(包括信息環境),讓自己的所見所聞都儘量聚焦學習。


而這也正是那些“自律性強”的人秘而不宣的技巧:


讓自己很少置身於充滿誘惑的環境——這樣就無須時常考驗自己的意志力和自控制力了。


同學們,疫情在家學習可是一次彎道超車的好機會呀!

反饋


相比起學校,在家學習缺乏動力的另一個原因是:缺少反饋。


直白地說就是缺少學習後的考試測驗。


由於在線學習無法像學校那樣組織強力測試,我們的學習就像踩在棉花上一樣,輕飄飄的,沒有壓力,自己學好學壞根本不清楚。


所以,想要在大家都迷茫的時候快速超越,主動對自己進行考試測驗非常必要。


如果想得到更好的效果,就要像學校那樣,在規定的時間裡完成同等難度的測試。


這種測試越多,就越能發現自己的問題,並在寬鬆環境下製造具體明確的壓力,促使自己去查漏補缺。


《學習之道》的作者芭芭拉·奧克利也說:


測試不僅僅是衡量所學知識多少的手段,其本身就是一種強效的學習經歷。


如果時常對對學習材料進行反覆而大量的提取練習,同時進行回想測試,那麼你已經在用最好的學習方法了,這比坐在那兒被動地重讀材料要好得多。


所以,在家學習一定不要錯過這個方法。


何況開學之後,必然會有一場摸底考試,那為何不從現在開始就提前模擬呢?


同學們,疫情在家學習可是一次彎道超車的好機會呀!

耐心


很多同學在上網課的時候聽不進去,在該做作業的時候靜不下心的另一大原因是:急於求成、缺乏耐心。


比如「小艾」同學就是這樣,她覺得學校老師上網課語速太慢,一節課又講不了多少東西,於是乾脆靜音,聽自己買的網課。


我問她:自己買的網課和老師講的有關係嗎?


她說:沒有關係,我只是在學自己認為比較薄弱的部分,但經常不聽學校的網課,心裡又非常擔心跟不上進度。


這種心理的根源就是:看不上小進步或慢進步,總希望以最高效的方式學習才願意投入,如果不是就原地等待或放棄。


當然,求學階段有這種心理非常值得理解。


因為主管我們耐心的理智腦需要到成年早期才能發育成熟,而在此之前,我們更容易會受“急於求成、避難趨易”的天性支配。


別說是學生了,就算是成年人往往也很容易缺乏耐心,眼高手低。


所以學會主動降低期待是一個很好的對策。


不要指望一堂課能聽出十堂課的效果,應該想一堂課要是能聽出半堂課的效果就很不錯了。


如果你覺得這是在說教,沒關係,現實結果也會給你同樣的回覆。


不信你可以回顧一下,當自己兩頭都想學的時候往往哪頭都學不好,最後只能收穫焦慮和擔憂。


但反過來設想,如果你能降低期待,紮紮實實地消化吸收學校的每堂網課,那麼哪怕每堂課的收穫再小,最終積累起來的收穫依然是很可觀的,而且心裡也不會焦慮。


同理,我們做其他事情也是一樣的,不要總想著有一個最優方法或最高效率才願意去做,否則你必然會在猶豫等待中漸漸落後。


這就是現實真相:我們每天能做的事情其實非常有限,超出實際的期待最終都會變成你的焦慮和失落。


同學們,疫情在家學習可是一次彎道超車的好機會呀!

匹配


無法靜心專注的另一個原因是:不懂得如何在“舒適區邊緣”學習。


簡單地說就是,讓自己始終去練習那些“會做但又特別容易錯,不懂但稍微努力一下就能搞懂”的內容。


可以說,你無法保持專注、無法提高成績的秘密都在這張圖裡,只要嚴格執行這個方法論,困擾你問題將會消解一大半。


試想,如果你只是在舒適區內不斷地重複倒騰那些已經掌握的部分,那隻會讓自己看起來很努力,但實際上很容易因為無聊而走神。


如果你遇到特別難的內容就習慣性杵在那裡,這樣不僅浪費時間,也會讓自己的學習體驗很痛苦,容易因畏懼而逃避。


可見在舒適區內學習無法收到反饋,在困難區內學習只能收到負反饋,只有在舒適區的邊緣才能持續地收到正反饋。


這是我們學習提升最快的區域,也是獲取成就感和保持專注的不二法門。


所以我們要做就是多花時間去梳理自己的“舒適區邊緣”,比如特別容易出錯、背記不是很牢固、理解不是很透徹的地方……


然後把精力全力投向這個內容,就會讓學習變得既高效,又專注。


當然有同學問:老師佈置的作業也很多啊,我沒那麼多時間怎麼辦?


我給她這樣的建議:


會做的(舒適區),拼速度,不會做的(困難區),先放著,哪怕是先把別人的答案抄過來完成任務也沒關係,不要卡在這種地方發呆,浪費時間。


儘可能把節餘下來的時間去梳理那些邊緣區的內容,然後大量的練習,徹底搞懂,這樣就能同時獲得專注、興趣與成績。


同學們,疫情在家學習可是一次彎道超車的好機會呀!

規劃


最後,再給你一個掌握時間的利器——每日規劃。


不要覺得這個方法很小兒科,做與不做的效果會完全不同哦。


因為它的原理極度遵循大腦的工作規律,如果不想辦法在寬鬆的環境裡給自己開闢出一條清晰的單行通道,你就會不自覺地陷入低效,甚至沉迷娛樂。


而每天只要花上幾分鐘,你就能扭轉這種局面。


***


現在,六個彎道已經清晰地呈現在了我們面前:


看清意義,找到學習動力;

優化環境,引導精力聚焦;

製造反饋,進行模擬測試;

保持耐心,主動降低期待;

學會匹配,在邊緣區學習;

規劃時間,讓每步都清晰。


沉下心去實踐它們,就能助你在每個彎道實現一次趕超。


在未來,我們必然會面臨越來越多的自由時間和寬鬆環境,而這些資源能否為你所用,全看你是否擁有相應的掌控能力。


如果沒有,自由時間和寬鬆環境就會成為你的噩夢。


而這次疫情竟讓我們無意間進行了一次預演,從某種意義上說,這未嘗不是一件好事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