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染病防控體系構建的重點是什麼?政協委員們圍繞城市文化、當前熱點等紛紛獻策

傳染病防控體系構建的重點是什麼?政協委員們圍繞城市文化、當前熱點等紛紛獻策

今天下午,市政協十一屆四次會議舉行大會發言,5位委員圍繞加快推進平臺經濟健康發展、構建有效高效的傳染病防控體系、發揮世界遺產群落聯動效應等主題在會上發言。

傳染病防控體系構建的重點是什麼?政協委員們圍繞城市文化、當前熱點等紛紛獻策

本次大會,共收到發言材料64份,其餘59份大會發言材料則以視頻錄播或書面發言的形式進行交流。

在這些發言內容中,我們摘錄了部分,看看各界別的政協委員們都提了哪些建議。

發揮世界遺產群落聯動效應

彰顯歷史文化名城的獨特韻味

杭州坐擁西湖、大運河和良渚古城遺址三大世界遺產,但在管理保護、聯動發力、公眾參與等方面還存在不足。

如何發揮世界遺產群落聯動效應,彰顯歷史文化名城的獨特韻味?

來自致公黨界別的政協委員何影說,首先要做好世界遺產的保護,儘快將《杭州市歷史文化街區和歷史建築保護條例》更新升級為歷史文化名城保護條例,提高保護標準。

針對世界遺產群落的聯動效應,何影建議,積極開展調研論證,探索方法載體,將良渚古城遺址、西湖、大運河三大世界遺產和杭州的“絲、茶、瓷”絲綢之路三大核心產品以及刀劍剪扇傘琴刻等非物質文化遺產有機聯繫在一起,

形成長三角區域內展示東方文化和古老歷史交相輝映的“中國結”。

傳染病防控體系構建的重點是什麼?政協委員們圍繞城市文化、當前熱點等紛紛獻策

同時,以博物館為紐帶,圍繞三大世界遺產主題博物館群,將“錢塘江博物館帶”和一批以民風民俗、非遺技藝為主題的特色博物館串珠成鏈,力爭形成“日月與星辰交映,質量與數量並進”的格局,形成一系列完美呈現杭州世界文化遺產物質文化和非物質文化的展示平臺,打造國內外文博類旅遊精品目的地。

此外,何影也提到,希望借力亞運會等大型平臺,提升品牌高度,或開展杭州版的“文化和自然遺產日”活動,吸引世界目光。

如何構建有效的傳染病防控體系?

減少防控環節重複設置是重點之一

當前,新冠肺炎疫情的慘痛代價遠遠超過了17年前的SARS,如何構建有效的傳染病防控體系也成了焦點。

醫衛界別委員丁華說,目前杭州傳染病防控體系建設中主要存在四個方面的問題,如專業機構傳染病防控職能弱化、防控資源重複配置等。

針對這些問題,醫衛界別小組委員工作站提出,要以“將健康融入所有政策”為出發點,建立有效的傳染病防控政策體系和運行機制,建立高效的應急響應體系和響應機制。

“我們建議,以綜治網格為基礎,強化傳染病防控網格化建設,發揮網格主體責任。

同時,要重構市、區縣兩級疾控機構職能,減少防控環節的重複設置。其中,區縣疾控中心以監測和現場調查處置為重點,市級以分析研判、實驗室檢測、質量控制和應用型技術研究為重點。撤銷區縣疾控內設實驗室,建立市級檢驗中心和分中心,避免時間和資源浪費。”丁華還建議,要按照糧食戰略儲備方式做好應急物資儲備和調撥。

與此同時,醫衛界別小組委員工作站還希望,以“強化互聯互通”為出發點,建立整合式傳染病防控信息化平臺。

比如,在醫療機構、學校等集體單位開展症狀監測,彌補傳統的以疾病診斷為基礎的預警滯後現象;建立集監測、預警、指揮功能為一體的政府、衛健、公共衛生/醫療救治三級架構的應急指揮信息平臺,規範相關信息收集的要求和路徑,提升預警指揮功能;建立市民“健康碼”的動態管理機制,實現基於“城市大腦”的自動分類編碼。

每日商報記者:範昱

攝影:杭州日報記者 李忠

值班編輯:史卓旎

下載每日商報APP客戶端“每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