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城:小龍蝦“蹦”出扶貧大產業

淮北平原乍暖還寒,但在安徽省蒙城縣立倉鎮薛廟村,卻是一番忙碌的景象。走過嚴寒的冬季,這裡的春天彷彿比往年要早一點來臨。


蒙城:小龍蝦“蹦”出扶貧大產業

安徽省蒙城縣立倉鎮薛廟村小龍蝦養殖基地,農民正在捕獲小龍蝦,準備運往市場銷售。

蒙城:小龍蝦“蹦”出扶貧大產業


安徽省蒙城縣立倉鎮薛廟村小龍蝦養殖基地,農民正在捕獲小龍蝦,準備運往市場銷售。

天剛破曉,在薛廟村龍蝦養殖扶貧基地的水田裡,就有農民換上皮衩,推著盛放龍蝦的塑料大盆,開始起網,當提起蝦籠倒是活蹦亂跳的龍蝦時,倒蝦的農民掩飾不住喜迎的心情,便哼起了小曲。


蒙城:小龍蝦“蹦”出扶貧大產業

安徽省蒙城縣立倉鎮薛廟村小龍蝦養殖基地,農民正在捕獲小龍蝦,準備運往市場銷售。

蒙城:小龍蝦“蹦”出扶貧大產業

安徽省蒙城縣立倉鎮薛廟村小龍蝦養殖基地,農民正在捕獲小龍蝦,準備運往市場銷售。

蒙城:小龍蝦“蹦”出扶貧大產業

  安徽省蒙城縣立倉鎮薛廟村小龍蝦養殖基地,農民正在捕獲小龍蝦,準備運往市場銷售。

約莫在早晨7點鐘的光景,一筐筐滿滿的龍蝦用電動三輪車便運往村頭的龍蝦交易市場,車未停穩,就被等候已久的外地客商圍攏過來,迫不及待地幫著農民從車上卸下龍蝦,開始認真地查看成色。當敲定價格、挑選、過磅稱重、付款等一整套規定動作完成之後,坐鎮收購龍蝦的客商便將不同規格的龍蝦分裝在不同的箱子裡,開始出發,趕往南京、合肥等地。也許,不要到晚上,當地的市民就可以品嚐到這些鮮活龍蝦帶去的味道。


蒙城:小龍蝦“蹦”出扶貧大產業


 安徽省蒙城縣立倉鎮薛廟村小龍蝦養殖基地,一位農民準備將剛捕獲的小龍蝦搬運上岸。

  自今年2月下旬開始,立倉鎮薛廟村的小龍蝦就開始陸續搶“鮮”上市,不僅賣出了好價錢,也帶動了當地農民和貧困家庭實現增收,小小龍蝦“蹦出”扶貧大產業。


蒙城:小龍蝦“蹦”出扶貧大產業

安徽省蒙城縣立倉鎮薛廟村小龍蝦養殖基地,農民在查看剛捕獲的小龍蝦。

  薛廟村是立倉鎮的偏遠村,這裡距離縣城東南45公里,緊靠茨淮新河北岸,人口4799人,擁有耕地10346畝,轄17個自然莊,25個村民組。薛廟村地勢低窪,在以往的傳統種植作物小麥、大豆、玉米等作物中連年欠收,可以說種的多收的少,農民生活不堪一提,村內基礎工程更是嚴重落後,沒有一條水泥路,飲水、電力、醫療、教育更是不敢想象,致使農民生活條件較差,全村雙基建設處於全鎮倒數,2014年成為建檔立卡貧困村。

  2016年,立倉鎮鼓勵薛廟村展宏水產養殖專業合作社試作1000畝蝦稻基地,獲得成功,當年龍蝦上市後,每畝淨收入達到5000元以上,群眾的熱情高漲,紛紛表示要學習技術。以此為示範,立倉鎮鼓勵群眾通過“企業帶動、大戶帶頭、群眾入股、就近務工”等多種方式,參與蝦稻共作產業。

  2017年,為了更好地指導群眾養殖小龍蝦,村裡主動招引湖北華蝦農業科技有限公司為周邊農戶提供優質蝦苗和技術指導。2019年,村內已發展稻蝦養殖5000餘畝、稻蟹養殖400餘畝、蓮魚養殖2000餘畝,特色水產立體養殖200餘畝,初步形成一二三產融合發展態勢。

  隨著產業發展的不斷推進,薛廟村村民的腰包漸漸鼓了起來。薛平文是薛廟村2014年的建檔立卡貧困戶,從2016年起他便在展宏水產養殖專業合作社找到了一份工作。這幾年,靠著在合作社的常年務工,薛平文家不僅脫了貧,精神面貌有了大的改觀,就連低矮的小屋,也換成了兩層拔地而起的小洋樓。

  想到自己家這幾年的天翻地覆的變化,薛平文說,以前沒想到有這個產業,也沒有這個技術。村裡有了這個產業後,天天在這裡幹活不僅能掙錢,還能跟著學經驗和技術。

  在到合作社務工的同時,薛平文還在自家的承包田裡養了近5畝的龍蝦。如今,薛平文在合作社打工一年下來可以掙到2萬多塊,同時還不耽誤自己家養龍蝦水稻,自家田裡一年又收入2萬多。打工有收入,養殖有收益,2017年薛平文順利脫貧。他說現在自己的幹勁更足了,這日子就像芝麻開花節節高啦。

  據立倉鎮黨委委員、薛廟村黨總支書記陳勇介紹,薛廟村的貧困戶由前期剛剛達到脫貧標準,到現在通過產業的持續帶動,持續發力,使貧困戶的收入,也翻了一番。到目前為止,全村的所有貧困戶人均收入能達到9000元左右。

  目前,立倉鎮薛廟村近7000畝的土地進行了產業結構的調整,通過小龍蝦的養殖、生態水稻的種植及優質蓮藕的栽植,給群眾以及貧困戶提供了持續增收的源頭活水。2016年,薛廟村順利脫貧出列,60戶貧困戶192人已全部脫貧,提前進入鞏固提升階段。在帶動貧困戶脫貧的同時,薛廟村蝦稻共作、蓮魚共養也漸成規模,實現了一水多用、一地多收。薛廟村展宏水產養殖專業合作社理事長周德軒給記者算了一筆經濟賬,一畝蓮藕賣6000塊錢,賬都算出來了,蓮藕買完了。從目前看,小龍蝦佔到6000塊錢,與蓮藕收入基本上差不多,保守地說這兩樣一畝地不低於1萬塊錢。

  今年從2月下旬開始,當農民採挖完蓮藕,就開始捕獲蓮藕田裡養殖的龍蝦。3月9日,在薛廟村一塊藕田旁,正在挑選剛捕獲龍蝦的養殖戶周桂宇,開心地告訴記者,今年他從2月底就開始下網捕獲小龍蝦,到現在已經買了6到7萬塊錢了。現在龍蝦每市斤在25元到30元之間,行情非常好,先抓一部分買個好價格。

  在合作社及養殖大戶的示範引導下,農民發展龍蝦養殖的積極性高漲。從2017年開始,薛廟村還依託蝦稻和蓮魚產業,整合村內優質生態資源,積極探索生態農業+休閒觀光的模式,連續三屆成功舉辦中國蒙城龍蝦荷花休閒文化旅遊節。薛廟村的蓮藕、小龍蝦也已傳聲名鵲起,深受人們的喜愛和追捧,也引來了四面八方的客商和旅遊者。

  農民周桂倉便瞅準了這一商機,利用自家門前的空場地,當起了龍蝦經紀人,並從事龍蝦養殖服務。當小龍蝦一上市,周桂倉的電話就被打爆,有的客商乾脆直接坐鎮在薛廟村,看著農民捕獲龍蝦,然後悉數收購運走。周桂倉介紹說,現在正常收購每天早上要收四五萬塊錢的龍蝦,其中包括一級成品蝦和蝦苗。如果再過一個禮拜以後,量大起來了,市場就要準備更多的現金了,每天早上收購成品蝦和蝦苗這一塊就要準備20萬元,進入最高峰期每天要準備流動資金50萬元。


蒙城:小龍蝦“蹦”出扶貧大產業

3月9日,安徽省蒙城縣立倉鎮薛廟村小龍蝦養殖基地,農民將剛捕獲的小龍蝦運往村頭的交易市場銷售。

蒙城:小龍蝦“蹦”出扶貧大產業


  3月9日,安徽省蒙城縣立倉鎮薛廟村小龍蝦養殖基地,一些農民在比試剛捕獲的小龍蝦大小。

  小龍蝦蹦出了大產業,讓老百姓因此得到了實惠,不僅增加了村民的經濟收入,也助推了脫貧攻堅。薛廟村是蒙城縣小龍蝦養殖的一個縮影,也是全縣實施產業扶貧的一個亮點,更是縣委、縣政府大膽決策培育出來的“朝陽產業”和“扶貧產業”。幾年來,為發揮立倉鎮水資源豐富的優勢,讓更多的農民從傳統種植業中解放出來,助力脫貧攻堅,蒙城縣委、縣政府遞次推進,調整思路和方向,促使小龍蝦“蹦”的更歡,讓老百姓腰包更鼓,讓貧困家庭增加更多的收入。

  2016年,縣委提出了“打好生態牌,做活水文章”的理念,根據立倉鎮地勢低窪、水資源豐富的特徵,興利除弊,因地制宜,積極探索發展小龍蝦養殖和蝦稻共作等模式,並取得了成功。

  2017年,縣委及時更新了發展理念,提出了“蓮魚共養,蝦稻共作,水農共融,農旅共振”的發展模式。

  2018年,縣委進一步提出了“提升水利,用足水力,做強水產”的理念。

  2019年,又在總結、歸納多年經驗和收穫的基礎上,進一步提出了以發展“水利?水產?水生態”的生產格局。

  同時,自2017年開始,依託蝦稻和蓮魚產業,整合村內優質生態資源,在全縣相關部門的參與下,以薛廟村為主場地,先後連續三屆成功舉辦中國蒙城龍蝦荷花休閒文化旅遊節,特別是2019年7月份舉辦的第三屆文化旅遊節,9天時間內累計接待遊客近50萬人次,旅遊收益2000萬元,160餘名群眾和貧困戶參與節日活動,通過務工、經營等方式,人均增加收入1000元。文化旅遊節還帶動了周邊群眾發展休閒採摘、垂釣、農家樂等配套產業的發展,為探索生態農業+休閒觀光發展模式,奠定了良好的基礎,2018年,薛廟村成功爭創“安徽省優秀旅遊示範村”,2019年薛廟村爭創為3A級旅遊村莊。

  通過一系列遞進式的的理念,進一步固化發展理念,自我加壓,逐年推進,同時跟蹤出臺了水產養殖的獎補政策,助推小龍蝦產業的大發展。

  目前,全縣小龍蝦養殖發展到8萬畝,並由立倉鎮向周邊的楚村鎮、三義鎮等鄉鎮輻射,2020年全縣小龍蝦養殖面積將發展到10萬畝。截止到2019年底,立倉鎮已發展蝦稻產業6.2萬畝,其中蝦稻共作面積5.6萬餘畝,小龍蝦精養4000餘畝,年產小龍蝦1.2萬餘噸,經濟效益達到3.6億元以上。全鎮有1800餘人從事與蝦稻相關工作,帶動有勞動能力的貧困戶600餘人務工,平均每戶每年增收4000元以上。2018年,薛廟村成功爭創“安徽省鄉村旅遊示範村”,立倉鎮也被評為安徽省優秀旅遊鄉鎮。

  春日漫步薛廟村,這裡油菜花飄香,水天一色,誰也不曾想到這個昔日的老災窩,如今因蓮藕而起,因龍蝦聞名,世代面朝黃土背朝天的農民,更沒有想到荷花飄香助增收,龍蝦蹦出致富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