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發展、創業賺錢的黃金框架:任正非、畢加索、孔子的共同戰略

個人發展、創業賺錢的黃金框架:任正非、畢加索、孔子的共同戰略



任正非、樊登、褚時健、李笑來、畢加索、羅素、老子、孔子,他們有什麼共同點?

他們在各自的層面使用同一個戰略。

樊登說一個創業者不知道它居然敢創業,那太危險了。

採銅說如果只推薦兩本書的話,這本書會是他推薦的第二本,第一本是《窮查理寶典》。

《孫子兵法》在兩千多年前也講過同樣的道理:“先為不可勝,以待敵之可勝”,現在我們稱之為:反脆弱

提出這套思想的人叫塔勒布,他的著作《反脆弱》被成為我們這個時代必讀的生存手冊。


個人發展、創業賺錢的黃金框架:任正非、畢加索、孔子的共同戰略


1

什麼是反脆弱?


世上的事物可以分為三類:脆弱的、強韌的、反脆弱的。

脆弱,是在受到意外衝擊下受損,例如,一個玻璃杯從三樓掉下來被摔碎,一個人在遭受打擊後一蹶不振等。

強韌,在受到意外衝擊時毫髮無損,例如,你朝著花崗石打一拳,它紋絲不動。

反脆弱,在衝擊下不僅不受損,反而能獲益或得到增強,例如,一個鐵球從三樓掉下來,不僅不會摔碎,還會變的更堅硬;一個人經歷失敗和反思後能力和心智得到增強。

脆弱的反面不是堅韌,而是反脆弱。


個人發展、創業賺錢的黃金框架:任正非、畢加索、孔子的共同戰略


2

反脆弱事物的四個特徵


採銅總結了反脆弱事物的4個特徵,這4個特質貫穿了本文所有人物的個人發展:

1、像有機體而不是機械。

例如,小病不斷的人,往往因此增強了自己的免疫力,人在骨折傷愈之後,骨頭更硬了,但一臺洗衣機卻不會變得更強,在歲月流逝中,它只會越來越差,保持現狀都很難。

2、過於精密的系統往往不具備反脆弱性,簡單的東西更具反脆弱性。因為複雜事物的存在要依賴的條件太多,條件一變就會危及這些事物的存在。

例如,很多簡單的單細胞生物在地球已經存在了數十億年,而複雜的生物則換了一撥又一波,恐龍、劍齒虎、猛獁象等等。

3、有冗餘備份的事物往往具備反脆弱性。因為有了冗餘備份,所以在遭到意外衝擊時,能把負面影響降到最低。

例如,人的一個腎損壞之後,另一個腎會繼續維持生命的運轉;泰坦尼克號沉沒,卻使得整個造船行業更強,小系統的犧牲,換來了大系統的增強。

4、處於波動環境中的事物往往有反脆弱性。

例如,溫室裡的花朵一旦離開了溫室,就會變得脆弱;公司內部沒有競爭和淘汰機制,團隊就會慢慢變得渙散;鐵飯碗拿久了的人,一旦離開體制,往往發現自己寸步難行。

有些做法會讓我們推動的事物越來越脆弱,往往表現為好心辦壞事,塔勒布稱之為“脆弱推手”,這些做法是我們要警惕的。

例如,家長對孩子過於溺愛,往往讓孩子失去愛別人的心,能力也得不到成長。

另外一些做法,會讓我們所推動事物的反脆弱能力得到增強。

看完下面的故事,也許你會體感到上述4個特徵有著深刻的內在聯繫和一致性,先來看任正非的反脆弱。


個人發展、創業賺錢的黃金框架:任正非、畢加索、孔子的共同戰略


3

任正非的反脆弱:方向只能大致正確


今年華為遭到美國製裁,隨即拋出孕育了十多年的“備胎計劃”,讓我們看到了任正非和華為的反脆弱能力,接受採訪時,任正非說我們不怕美國斷供,我們已經是打不死的鳥了,著實振奮了不少國人,其中就包括了我的一個發小,他是任正非的迷弟。

任正非說過:方向只能大致正確,組織必須充滿活力。

也就是說,要有確定性,但不能太過追求確定性,因為不可能完全看得清楚未來,規劃得越精確,離現實就可能越遠,算的越精,錯得就越多,越脆弱,因為人算不如天算,非要去做幾乎做不到的事,失敗也就就沒有什麼意外的了,應對不確定性和意外,理性的應對之道是保持靈活性和適應性。

打個比方來看這個道理就比較直觀了,地圖上從A到B是大方向,但實際走的時候,中間有很多溝溝坎坎,需要自己有能動性和靈活性才能從A到B。

吳曉波在《激盪三十年》中寫道:那些活下來的物種,往往不是最強大和最聰明的,而是最能適應環境的。也就是說,適應性大於規劃性,方向大致正確的前提下,適應能力和活力才是走向成功的關鍵。

對於一個人來說也是如此,我們可以規劃,但未來10年,其實99%的東西不是我們規劃出來的,而是我們適應出來的,遇見什麼人、做著什麼事、做成了什麼事、賺多少錢等等,也許只有1%比較抽象的東西是規劃出來的,這1%的東西就是大方向,而這1%抽象的東西也往往決定了很多具象的東西。

如果你對自己的戰略很有把握,那它很有可能有漏洞。制定戰略能增加勝算,但不等於消除風險,所以,那些危機意識極強,每天如履薄冰的領導者往往更容易激發出強大的行動力和敏捷度,帶領團隊走向成功。

面對意外,做好準備和不做好準備,效果是不一樣的,蔡康永說:15歲覺得游泳難,放棄游泳,到18歲遇到一個你喜歡的人約你去游泳,你只好說“我不會耶”。18歲覺得英文難,放棄英文,28歲出現一個很棒但要會英文的工作,你只好說“我不會耶”。人生前期越嫌麻煩,越懶得學,後來就越可能錯過讓你動心的人和事,錯過新風景。

那些經歷過錯過心愛之人的人,應該對蔡康永這句話能感同身受吧。

面對未來的各種意外,憂患意識強的人往往能處理得更好。

不確定性和意外是不可避免的,關鍵是我們如何認知和應對。

問題不是問題,關鍵是如何面對問題。

冬天一定回來,關鍵如何冬天來臨之前我們做了什麼準備。


個人發展、創業賺錢的黃金框架:任正非、畢加索、孔子的共同戰略


4

樊登的反脆弱:啞鈴策略

好的知識是可以防身的,反脆弱就是這樣的知識,而壞的知識卻會害人,收益和風險成正比,就是這樣的觀念。

收益和風險的關係,並不是風險越高收益越大,風險越低收益就越小,這個世界上有大量風險和收益不對稱的事情。

有些事情風險很小,但收益很大,即損失有下限,但收益無上限,做這種事情的人,失去的只有鎖鏈,得到的卻可能是全世界。

例如,新媒體寫作,寫得不好當練習,寫好了可以賺不少錢,這是能以有限的風險博取無限收益的事情。

有些事情風險無下限,但收益很快就會碰到天花板,例如開餐館,房租等成本每個月都有,但每個月的營業額卻受限於人流量。

風險大,包含兩個含義,一是失敗之後的損失大,二是失敗的概率大,反脆弱要避免的是那種失敗之後損失很大的事,但不怕失敗的概率大但損失不大的事,因為敗了也無關痛癢。

所謂啞鈴策略,就是不把雞蛋放在一個籃子裡,一頭保證存活,一頭努力壯大,也就是《孫子兵法》中“先為不可勝,以待敵之可勝”的戰法:先保證自己不要被打敗,再做好準備,等待敵人可以被打敗的時機出現。

樊登認為自己的創業就是遵循反脆弱原理的,他一邊在大學教書,一邊低成本做《樊登讀書會》,即使讀書會做失敗了,他也損失不大,大不了還繼續在大學教書,而一旦讀書會做成功了,收益將是巨大的。

樊登比較反對那種賣房創業的做法,因為一旦創業失敗,就會讓自己和家人陷入非常大的困境。

在深圳時聽一位60後大哥說,他身邊很多70後朋友,當年選擇在深圳買房,現在都過得不錯,有幾個賣房創業的朋友,現在都過得比較難。

順著啞鈴模型的思路進一步往下延展,我們可以做其實可以做很多啞鈴式的配置。

例如,學習方式的槓鈴式配置:專業知識+廣博的知識。

一方面有自己專精的領域,一方面又廣博地學習各種知識,塔勒布就是這樣的人。

例如,做事方式的啞鈴式配置:簡單的事+困難的事。

一方面做一些簡單容易成功的事,一方面又挑戰一些困難但收益巨大的事。

例如,投資的啞鈴式配置:穩健+高收益。

90%的資金投入到低風險的資產中,剩餘10%資金配置到風險很高但收益也很高的資產中。

例如,賺錢方式的啞鈴式配置:主業+副業。

像樊登一樣,一方面把主業做好,一方面又把副業做起來。

例如,生活的啞鈴式配置:常規+另類。

一方面過著正常平凡的生活,一方面又時不時跳出既有的軌跡,過一種新鮮的生活,吳伯凡稱之為生活方式的“微出軌”。

其實任何一個重要的概念,我們都可以嘗試著按啞鈴模型來配置:事業、知識、技能、時間、注意力、金錢、生活等等,這樣配置之後,往往能增強我們的反脆弱能力。


個人發展、創業賺錢的黃金框架:任正非、畢加索、孔子的共同戰略


5

褚時健的反脆弱:經歷苦難


據說哈佛大學選擇人才有三個標準:聰明、承擔過社會責任,以及經歷過苦難。我曾對一個女孩說過,選擇那些經歷過苦難,但依舊本心不改的人。

褚時健老爺子歷經磨難,東山再起的事蹟和精神激勵過很多人,無需我再多言,褚時健的迷弟王石在創業之初,曾在辦公桌寫下巴頓將軍的一句名言:衡量一個人的成功不是看他登頂的高度,而是他跌落谷底的反彈力

有些人不給他打擊,他可能一輩子只是個普通人,給他打擊越大,他反而跳得更高。

桑德伯格說,順境讓朋友更好的認識我,逆境讓我更好的認識朋友,史玉柱說,人只有在失敗的時候才能學到東西,那些一日千里進步的人,往往都有浩瀚的經歷。

經歷失戀、失業、失敗甚至生死考驗之後,人的認知、情緒、抗壓能力會變得更強,他們往往更加珍惜生活,懂得如何去愛,覺得活在就是一種幸福。

接受波動性,擁抱不確定性,在波動性中增強自己的反脆弱能力,不要追求所謂的安穩,這種安穩往往帶來脆弱性。

太過安逸的環境,短期看是穩定的,長期看則是脆弱的,有些風險被隱蔽了,最大的風險就是讓自己能力退化,適應不了環境的變化。

有點小病就開始吃藥,往往讓身體越來越弱;過度溺愛小孩,往往讓他們弱不禁風。

穩定是不值得追求的,建立在波動之上的反脆弱能力才是值得追求的。

尼采說,殺不死我的,只會讓我更強大。


個人發展、創業賺錢的黃金框架:任正非、畢加索、孔子的共同戰略


6

李笑來的反脆弱:避免全部押上


在專欄《通往財富自由之路》中,李笑來寫了幾篇講投資的文章,其中一篇的核心就是:避免全部押上,即使輸的概率是萬分之一,也不要這麼做,因為一旦發生,自己就會徹底出局。

允許失敗,對失敗寬容,對社會和個人來說都會增強自身的反脆弱性,但前提是別被殺死。

增強反脆弱力的做法是,用能夠承受的小衝擊,增強自己的抗擊打能力,不怕試錯,但要減少試錯的成本,減少風險帶來的傷害,同時獲得不確定性帶來的巨大收益,避免自己暴露在負面黑天鵝經常出現的區域。

正面例子如,創業中的精益創業,用最小可用產品在市場中小步快跑式的迭代。反面例子包括,從事高危職業、橫穿馬路等。

以前和朋友討論過,男孩要窮養,但不能把心養窮了,窮養的目的是讓孩子經歷困難,增強他們的反脆弱能力,而不是把人養成窮人心態或玻璃心,俗話說“窮山惡水出刁民”,貧窮的劑量太大,凡事一走極端,往往會損害人的心智品質,變得脆弱。


個人發展、創業賺錢的黃金框架:任正非、畢加索、孔子的共同戰略


7

畢加索的反脆弱:技能和身份的反脆弱


不同的東西,反脆弱的能力是不一樣的,就像面對摔打,玻璃是脆弱的,鐵球是反脆弱的。

職業和技能也同樣如此,西方政客往往有點花邊新聞就意味著政治生涯的終結,而同樣的事卻似乎讓畢加索更有魅力。

運動員、模特、普通程序員往往是吃青春飯,而中醫、廚師等職業則越老越吃香,不同的職業和技能,生命週期有差異,反脆弱能力有不同。


個人發展、創業賺錢的黃金框架:任正非、畢加索、孔子的共同戰略


8

羅素的反脆弱:保持懷疑


太過相信某種理論往往是脆弱的,例如古代人們相信日心說,現在我們相信大爆炸理論。

羅素曾說:“我不會為我的信仰而獻身,因為我可能是錯的。”聰明人滿懷疑惑,傻子堅信不疑。

現在是一個信息爆炸、營銷主宰的世界,不懂懷疑和批判,無疑會把自己陷入巨大的脆弱性中,因為自己所堅持和踐行的很多東西,可能是錯的,甚至是有人故意要誤導我們的,這種現象在各個行業其實屢不見鮮。

古人說,盡信書不如無書,也是同樣的道理。

喬布斯說:stay hungry stay foolish, 這是一種心智上的反脆弱。


個人發展、創業賺錢的黃金框架:任正非、畢加索、孔子的共同戰略


9

老子和巴菲特的反脆弱:知易而行


老子說:“天下難事,必作於易;天下大事,必作於細。”

巴菲特說:“我貫注於發現跨步走過的1英尺跨欄,而不是獲得越過7英尺跨欄的能力。

能力一定的情況下,做越困難的事,越容易失敗,這是常識。想要提高成功率,要麼降低難度,要麼提高能力。

老子和巴菲特都不約而同地選擇了降低難度,而不是提升能力,更準確地說是清晰地定義自己的能力圈,並把能力圈裡的事做到極致,不碰能力圈外的事。

有人說做困難的事更容易成功,因為很少有人能夠做成,這是對的,但不夠究竟,真正讓人獲益的不是困難的事,而是有稀缺價值的事,有稀缺價值的事並非都分佈於7英尺跨欄之上。

王石說他做事只需要一個理由就夠了,而很多人做事需要很多理由,放棄則只需要一個理由,因此,在行動力上,前者註定強悍,後者註定搖擺,因為前者的理由足夠簡單容易。

要簡單,不要複雜,因為複雜的事物往往脆弱。


個人發展、創業賺錢的黃金框架:任正非、畢加索、孔子的共同戰略


10

孔子和諸葛亮的反脆弱:君子不器


馮侖說人生有三樣東西算不準,算不準自己能掙多少錢,算不準這一生要經歷多少痛苦和幸福,算不準什麼時候以什麼方式結束生命。

面對自己的人生,未來有可能飛黃騰達,也有可能普普通通,儒家倡導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世道時機不合適的時候,就做好自己的事,享受生活,時機合適,出去建立功業,這是將享受生活和建功立業分佈於槓鈴的兩頭。

《易經》需卦講等待的智慧,其中有一句:“需於郊,利用恆,無咎”,這是屬於諸葛亮式的等待,沒事的時候“躬耕於南陽”,機會來了助劉備三分天下。

孔子50歲之後,放棄仕途,開始追求學問,辦教育,沒有像范進一樣在仕途上死磕不放至發瘋,沒有用固定的身份和技能來定義自己,沒有說“我是做XX的”,好像除了XX之外,其他的就不能做了似的,孔子說“君子不器”,意思是君子不應該用狹隘的技能或專家身份來定義自身。

豁達的人生觀,讓人能在挫折和無果面前保持從容,這是精神人格的反脆弱。

“反脆弱”是我認為非常重要的個人發展框架之一,和之前探討的“長期加速增長”和“挖三口深井”等框架一起,能極大提升人做個人發展戰略的質量,把握未來10年,少走5年彎路。

每個企業都有自己的戰略和商業模式,作為個體的我們也應該制定和優化自己的戰略和商業模式,但大多數人根本沒有“個人戰略”和“個人商業模式”的概念,這是他們走太多彎路的最重要的原因之一。

我認為對於個人發展來說,戰略的優先級要高於時間管理,高於職業規劃,甚至高於具體技能的發展,因為戰略思想能幫助心智還不夠成熟的年輕人提早擺脫所處小環境對自己個性、認知、觀念、視野甚至是能力的限制,懂就懂了。

多年努力,卻沒有換來滿意的成果,你我所欠缺的可能正是一套個人發展的戰略思維框架。


推薦閱讀:

史玉柱等頂級大神的人生算法:尋找內核

思維框架:達里奧的五步法——做成一切事情的底層思維方式

賺錢的4個層次:你的個人商業模式,決定了你5年後的樣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