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固城百年風雲

從青州城區往西數公里,北陽河以西、堯王山以東,有一片廣闊的平川,此處據山臨河有虎踞龍盤氣勢。據史籍記載,這片廣闊的平川是在東晉時期著名的廣固城遺址,也是歷史上鮮卑族建立的割據政權南燕國的都城。

廣固城百年風雲


廣固城百年風雲


廣固城百年風雲


廣固建城的時間遠比南燕建國時間早許久。公元311年,前趙將軍曹嶷率軍攻陷西晉青州境內各郡縣(這裡的青州並非今日的青州,而是國家的一級行政區,下同),他亦因功被前趙國君劉聰封為青州刺史。前趙是匈奴族劉聰建立的少數民族政權。曹嶷是東萊人,據野史和傳聞而知,他系魏武帝曹操的後人,然而正史中無從考證。在五胡亂華①的動亂年代,漢族人極不願意接受異族的統治。曹嶷在受封青州刺史之日起,已經不願意接受前趙和後趙中央政權的調遣,任職間在濟水②和泰山之間的險要處設立衛所關隘,事實上已經割據青州。冷兵器時代諸侯想割據一方,除了具備天時之外,另一個重要的條件就是地利。當時的青州治所(即青州刺史的駐地)在臨淄,即今天的淄博市臨淄區,臨淄地處魯北平原中段,此城若處於治世便是繁華之都,若處亂世必為四戰之地,要想割據一方其主要駐地必選易守難攻之地,曹嶷選址建廣固城足以彰顯出他的戰略眼光。


廣固城建成後,其最初命名是什麼?根據《元和郡縣誌》記載:“有澗甚廣,因以為固,易守難攻,故曰廣固”。然而此書成書於唐朝時期,筆者翻閱《晉書》、《南史》、《宋書》、《水經注》等古籍,書中記載曹嶷所築之城名均為:廣固。《元和郡縣誌》中記載的這段話,應為廣固城建成後曹嶷或者當時的一位名士所言,那麼廣固最初的命名者也應為曹嶷或說此話的名士。然而,廣固建城彌久且長期處於戰亂時期,究竟是誰為該城命名已無從考證。
廣固城的面積有多大?城內居民有多少?通過考古分析得知,在北陽河兩岸都發現了古城的遺址和南燕官員的印信。據史籍記載:曹嶷在廣固築城完畢後,把青州、齊郡和臨淄縣三級政府機關全部搬進城內,另外還將臨淄縣和廣縣③合併,通過這段史實足可以推斷出,廣固城的規模與臨淄城大略相當。另據《晉書》記載,後趙大將石虎率軍四萬東征曹嶷時,曹嶷率軍民十萬欲避敵海上,然而發生傳染病死傷十之有五隻好退保廣固城,石虎在城破時屠殺軍民三萬人,這兩個史實足以證明:在曹嶷任職青州時,廣固城內居民達十萬人,並且代替臨淄城成為古代山東境內行政、經濟和文化中心,是古代山東乃至中華大地上首屈一指的大都市。

廣固城在南燕國時期發展到鼎盛的巔峰。南燕國立國時間12年,歷兩代國君即慕容德和慕容超,二人是叔侄關係。南燕國系後燕國的延續,慕容德在後燕國時期擔任丞相,公元398年,北魏攻滅後燕時,慕容德率領後燕國餘部南渡黃河,適值危難之時,尚書尚書潘聰嚮慕容德建議:“青齊沃壤,號曰東秦,土方二千,戶餘十萬,四塞之固,負海之饒,可謂用武之國。三齊英傑,蓄志以待,孰不思得明主以立尺寸之功!廣固者,曹嶷之所營,山川阻峻,足為帝王之都。”慕容德採納他的建議,率領餘部一路東征,歷經一年的時間終於平定古青州全境,南燕國全盛時期,設有一尹五州,即燕都尹和青州、幷州、兗州、徐州、幽州④。統而論之,南燕國佔據今天山東的大部和江蘇北部少許地區。廣固城在南燕國時期稱為燕都,其行政長官為燕都尹。此時燕都比起原來的廣固城都有了長足的發展,據考古發現:燕都分為內城和外城,內城是燕國皇宮和大臣居住辦公的處所,外城是百姓居住之地。該城靠山跨河、連貫東西,東西長800米,南北寬600米,總面積近50萬平方米,居民在十萬戶之上。
南燕國立國時間短,但是開國國君慕容德禮賢下士、勵精圖治,在他統治的五年中南燕國政治、經濟和文化得到了長足的發展。據《晉書》記載,南燕國建有一支步兵37萬,車17000乘,鐵騎53000匹的強大軍隊;慕容德曾經在廣固城西舉行閱兵儀式;在慕容德時期南方東晉和西方北魏都屬於軍事經濟的強國,面對軍事力量強大的南燕國皆不敢加以兵鋒。

公元404年慕容德病逝,其侄慕容超即位,由於他即位時僅20歲,剛愎自用、血氣方剛,對內驕奢淫逸、猜忌功臣,對外窮兵黷武、劫掠強邦,慕容超即位六年後,南燕國即被東晉名將劉裕(即南朝宋武帝)率軍攻滅。燕都廣固城在南燕國滅亡後也遭到了毀城遷民的噩運。劉裕為何對廣固城進行毀城遷民?筆者分析原因有二:主要原因是廣固城被攻破後遭到很大的破壞,已經失去作為行政中心的價值;其二廣固城選址險要易守難攻,在兩晉南北朝的動亂年代臣篡國、將弒君的現象已是司空見慣,劉裕欲圖大業絕不允許再有節外生枝的事發生。劉裕滅南燕國後,任命羊穆之擔任青州刺史,羊刺史築建新城稱為東陽城(在今青州城北關)。
廣固自建城到譭棄歷時整整一百年,在這百年間她承載著三齊核心、帝王之都的作用。廣固城雖遭譭棄但之後新建的東陽城,仍然承襲了她的歷史地位,繼續履行著古代山東政治、經濟和文化中心的歷史使命。一百年間與泱泱華夏五千年的歷史相比僅只是曇花一現,然而她卻承前啟後,猶如一顆璀璨的明珠,在中華歷史的長河中熠熠生輝。
注:
①五胡是指兩晉南北朝時期,入侵古代中國北方的五個少數民族,即:匈奴族、鮮卑族、羯族、羌族、氐族。

②濟水系古代山東境內的一條河,現已斷流廢止,在其河道與當代黃河河道一致。
③廣縣是秦漢魏晉時期,在現今青州的地面上設置的一個縣,治所在今天青州城區西南,世代隸屬於齊郡或北海郡。
④南燕國設置的州與兩漢魏晉時期設置的州,不能一概而論。在魏晉南北朝時期各個割據政權設置的州,其轄區僅為兩漢魏晉所設州的一部分,甚至同名異地。南燕國設置的一尹五州為:燕都尹(即廣固城)和青州(治東萊,今萊州)、幷州(治陰平,今棗莊)、兗州(治梁父,今泰安新泰)、徐州(治莒縣,今臨沂莒縣),幽州(治發乾,今臨沂沂水)。
(作者李宏迎,1981年生於山東滕州市西崗鎮,大學學歷,現供職于山東魏橋創業集團。喜好歷史,尤其是省內外著名古城的歷史。先後在《雨花》、《柳泉》、《新青年》、《淄博日報》、《濱州日報》等刊物發表近百篇作品。作品入選《2014年中國散文佳作精選集》。) (李宏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