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條紋睡衣的男孩》:那渺小的靈魂,遠比歷史本身更令人震撼

作者 | cyansuns

每次回憶起有關二戰時期猶太人被迫害題材的電影,兒童的印象都會不可避免地浮現在腦海中——無論是《辛德勒名單》裡驚心動魄的紅色身影,還是《美麗人生》中那個貫穿始終的清澈眼眸……雖然他們並不是發揮主要作用的角色,但往往能直擊人們的心靈,給人更加深刻的反思。

兒童生來本該是天真無邪、自由自在的,可當他們的樂園被殘酷的戰爭所破壞時,弱小懵懂的他們只會成為戰爭的犧牲品。許多戰爭題材的作品十分重視刻畫兒童的形象,就是因為兒童的悲劇總能深深震撼人們的內心,讓人深切地感受到戰爭的殘酷和無情。

《穿條紋睡衣的男孩》:那渺小的靈魂,遠比歷史本身更令人震撼

這也是為什麼當我看完《穿條紋睡衣的男孩》後,心情會格外沉重,如果要具體形容,那便是假想將《辛德勒名單》中那位小女孩所經歷的暗線置於明面還原,以及假設《美麗人生》中的兒子最後未能等到救援部隊的感受了。

影片《穿條紋睡衣的男孩》的特別之處,首先在於它完全將小孩子的視角放大升級為主線,帶給人衝擊力更強的觀感。其次是意料之外地把主人公設定為納粹軍官家庭出身的8歲柏林男孩,他與另一位雖說處在同一年齡、生存境況卻反差劇烈的猶太男孩的"探險"經歷便是故事全貌。

《穿條紋睡衣的男孩》:那渺小的靈魂,遠比歷史本身更令人震撼

如何體現並調和殘酷與單純之間的矛盾,是戰爭片和兒童片結合起來的過程中最棘手的問題。可原著作者和電影導演想要告訴我們的結論,似乎是——無解。

因為當你試圖將人性複雜的惡與單純的善相提並論,總會產生巨大又不真實的割裂感。而電影和歷史都在傳遞著一個信息:這個世界上存在更多的其實是往日天真早已不見、受制於那一小撮黑暗、並掙扎遊走於灰色地帶的所謂"大人"們,他們在無形中成了作惡的幫兇。

《穿條紋睡衣的男孩》:那渺小的靈魂,遠比歷史本身更令人震撼

在這樣的世界秩序之下,兩個"血統"截然不同的小男孩成了大人"遊戲"下最無辜的犧牲品,德國男孩不得不接受為國奉獻的極端"愛國教育",而猶太男孩則必須承受不屬於他這個年紀的繁重勞作,兩個孩子的身心被極大程度地壓榨和摧殘,最後戲劇性地走向死亡。

創作者們將鏡頭對準這群本該無憂無慮的孩童,借這股微妙的力量發出了針對殘酷人性與戰爭的無聲質問,正如羅森塔爾的那篇《奧斯維辛沒有什麼新聞》中所敘述的某位不知名年輕女孩——"她在溫和地微笑著,似乎是為著一個美好而又隱秘的夢想而微笑。當時,她在想什麼呢?現在她在這堵奧斯維辛集中營遇難者紀念牆上,又在想什麼呢?"

《穿條紋睡衣的男孩》:那渺小的靈魂,遠比歷史本身更令人震撼

片中出現的三位兒童,德國男孩布魯諾、猶太男孩希穆爾、和布魯諾的姐姐,都是發人深省的角色。

布魯諾作為影片的靈魂人物之一,天真無邪,懷有一個美好的探險夢,可他的世界並非都是美好,不能出去玩耍的命令、父親及下屬的嚴厲面貌、所有人對"農莊"的詭異態度、父親下屬對猶太僕人的非打即罵、姐姐的變化以及父母親突然的爭吵,都讓他敏感地察覺到家中的壓抑氛圍,並因此產生了恐懼心理,期盼逃離這個猶如牢籠一般的家。

《穿條紋睡衣的男孩》:那渺小的靈魂,遠比歷史本身更令人震撼

對布魯諾來說,每天最高興的時候就是偷溜出家,與"農莊"鐵絲網後的猶太男孩希穆爾一起玩耍,但關於這個新交的朋友,他下意識地沒有告訴人,甚至在希穆爾來家裡幫工時,否認了與希穆爾是朋友的事實,導致希穆爾被毒打一頓。布魯諾雖天真無邪,可他仍有人類趨利避害的本能,他知道一旦將自己與希穆爾是朋友的事實揭開來,等待他的或許是嚴厲的懲罰。

布魯諾代表了二戰時期戰爭發起國一部分孩子的形象,他們在大人的保護和謊言下,看似天真無邪,其實早已敏感地察覺到外界的暗流湧動,內心充滿著恐懼與無措,卻又用最簡單純粹的目光看待周圍的一切。

《穿條紋睡衣的男孩》:那渺小的靈魂,遠比歷史本身更令人震撼

與布魯諾的天真無邪相反,猶太男孩希穆爾則成熟得像個大人。他瘦骨嶙峋,面黃肌瘦,每天干著繁重的勞務,臉上總是一副沉重的表情,唯有與布魯諾在一起時才顯現出一絲兒童的本性。

雖然希穆爾被納粹殘忍地對待,家人也一個個離他而去,可他並未喪失兒童的善良。在得知布魯諾是德國人後,他並未表現出任何惡意,還與布魯諾成為了朋友。後來布魯諾否認與自己的朋友關係,導致自己被德國軍官毒打一頓,他也沒有對布魯諾懷恨在心,而是接受布魯諾的道歉,與布魯諾重新成為了朋友。希穆爾心中,懷有一個兒童最純粹的善良,這善良並不因悲慘的遭遇而改變,是一個人的最純粹的初心。

希穆爾代表了二戰時期被迫害的孩子形象,他們親身感受到了戰爭的殘酷和無情,小小年紀就必須承受繁重勞作、家破人亡、生離死別,每天在恐慌中驚心度日,失去了這個年紀本該有的歡笑和無憂,卻仍保留著純善的本心,是戰爭中最無辜的犧牲品。

《穿條紋睡衣的男孩》:那渺小的靈魂,遠比歷史本身更令人震撼

除了布魯諾和希穆爾,故事裡的兒童還有布魯諾的姐姐格雷特。嚴格說來,她並不是真正的兒童,而是處在從幼年向青春期少女過渡的複雜階段。

格雷特迷戀父親手下的年輕中尉,時常為一時諂媚而肆意嘲笑布魯諾;她不像布魯諾和希穆爾那樣簡單,因為她知曉那座"農莊"到底意味著什麼;在洗腦式教育的荼毒下,她在房間裡掛起了宣傳海報和標誌,接受了對猶太人深惡痛絕的莫名情緒……

在價值觀尚未健全的年齡,格雷特卻提前接觸認知了世界的黑暗,並在無意識的情況下站在了惡的一邊,從另一層面看來,這也是對兒童、對少年人的一種極其不公的毀滅性摧殘。

《穿條紋睡衣的男孩》:那渺小的靈魂,遠比歷史本身更令人震撼

而在故事中出場的其他大人們,無論是內心掙扎的媽媽、受迫於大環境冷酷執行命令的爸爸、喜怒無常舉止怪異的中尉、還是那個在家中幹活的猶太老人,在小布魯諾的視角里,他們的內心世界都不得而知,不過是一群各懷心事的無聊大人罷了。

但作為看客,我們是可以從露出的些許端倪中窺測出大概的,我認為其中最值得探討的角色當屬姐姐格雷特所崇拜的中尉庫爾特。他的形象就如同《辛德勒名單》裡某位在屠殺過程中還彈著鋼琴的德國士兵:外表一絲不苟甚至優雅地仿若機器人,內心深處卻極其矛盾與不堪。

《穿條紋睡衣的男孩》:那渺小的靈魂,遠比歷史本身更令人震撼

劇情發展直到中尉參加了布魯諾家的宴席,當他在飯桌上無意說出自己父親離開德國的"叛國"行為,那個無可挑剔的外表之下不"純正"的政治背景才終於被撕開一角。觀眾這才明白過來,庫爾特如今扭曲的人格,與那個特定的時代背景中個人的出身環境息息相關。

一方面在根深蒂固的法西斯思想之下,他為了站穩立場而虐待猶太人,甚至厭惡否定自己的父親;另一方面從他在道別時一改往常嚴苛的態度,撫摸了布魯諾的頭這個微小細節中,不難看出其暴力冷酷之下殘存的、即便充滿違和但又真切存在的些許人性。這個摸頭的動作,在我眼中其實是中尉對於自身所失去的童真的一種寄託與悼念。

《穿條紋睡衣的男孩》:那渺小的靈魂,遠比歷史本身更令人震撼

大人們的世界往往就是這樣,複雜到不能一言以蔽之,平鋪直敘開來又悲哀得使人五味雜陳。就好比布魯諾母親得知兒子的傷口是猶太老人包紮之時,情緒在吃驚、詫異與無奈之間流轉猶豫許久過後,對老人說的那一句"謝謝"。四處都是令人窒息的壓迫,他們不想也不能暴露絲毫內心的情緒,所表現出來的大多是經過三思後的權衡,所以偶爾或是無意或是無可奈何的真情流露,在旁觀者眼中,會顯得更加深刻沉重。

作為一部特殊的兒童片,這個故事的結尾不是想象中一般兒童所能接受的Happy Ending。接近尾聲時,布魯諾與希穆爾一同開開心心穿上"條紋睡衣"被推搡至前行的隊伍,鏡頭一直追隨至他們緊緊握住的兩隻手,那段冗長的留白足以使觀眾的大腦徹底放空——因為觀眾不知道自己到底是在為那段歷史心痛,還是因為看到了兩個男孩在最後的時刻,仍然相信未來充滿可能性與希望,接著聯想到自身消逝的純真而嘆息。

《穿條紋睡衣的男孩》:那渺小的靈魂,遠比歷史本身更令人震撼

唯一令人慶幸的是,穿條紋睡衣的男孩們將永遠停留在懵懂的那一刻,永遠也不用去理解人性的惡與絕望的滋味了。這正應了影片開頭浮現在屏幕中央的那一句話:"在黑暗的理性到來之前,用以丈量童年的是聽覺、嗅覺以及視覺。"

布魯諾的家人們大概怎麼也想不通,他到底為何會走到最後這一步,也不會知道有一個被他們所唾棄的猶太男孩,曾在無數個孤獨的時刻與布魯諾相互作伴,給彼此漫長無常的生活都增添了幾絲希望的色彩。

黑暗與光明終究是誰也沒能戰勝誰,大人會覺得他的行徑近乎瘋魔、無從理解,可若將視角轉換,反之亦然。我想,當所有事情都零散落幕,人們應該反思反省的,絕非"為什麼布魯諾這麼不聽大人的話",而是"為什麼大人們從來不願去主動接近兒童的世界"。當他們意識到即使是在這樣缺乏人性的環境之中,兒童依舊保持著最本真的初心,又是否會自慚形穢?

《穿條紋睡衣的男孩》:那渺小的靈魂,遠比歷史本身更令人震撼

《辛德勒名單》裡茫然四顧的小女孩不必融入那個了無生機的黑白世界,《美麗人生》中一心只想坐上坦克的小男孩不用走出爸爸為他創造的美好烏托邦,奧斯維辛集中營照片上那位始終微笑著的年輕姑娘也無需露出死神來臨時的驚恐表情。

就像原著作者約翰·伯恩借布魯諾之口所說出的——"關於探險,很重要的一件事情是,你要知道你所發現的事物是不是有價值。有的事物已經存在,只是不為人知,等著發現,例如美洲大陸;還有的事物,還不如不被發現,例如櫥櫃後面的一隻死老鼠。"

真實存在的、純淨有良知的靈魂是我們值得去發現的;而如櫥櫃後面死老鼠一樣的事物,每發現一次,都無異於殺死一隻又一隻心中的知更鳥。

這些藏著隱秘夢想的靈魂,很有可能會在歷史的剎那間被人們淡忘,但客觀的時代終究是不會忘記的。那一個個看似渺小、或真實或虛幻、既形象又抽象的身影,在後人心中所持續煽動起的蝴蝶效應,也永遠會比歷史本身更加震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