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子間的忌諱,把孩子當“情緒垃圾桶”,可能對孩子造成不良影響

文丨晴媽育兒日記(文章原創 ,版權歸本人所有,歡迎媽媽們轉發分享)

導語

你有沒有把孩子當成你的“出氣筒”?當你在外面受到委屈,感到很不愉快時,你是不是會選擇把所有的負面情緒都發洩到孩子的身上?尤其是剛好碰到孩子犯錯誤。

現在有很多父母都在信奉著“棍棒底下出孝子”“溺子如殺子”的傳統教育理念,溺愛孩子確實是不可取的。

但是,父母們也不能打著“我沒有溺愛孩子”的旗號,對孩子想打就打、想罵就罵,完全把孩子當成自己的“出氣筒”,但是這樣給孩子帶來的傷害是很大的。

親子間的忌諱,把孩子當“情緒垃圾桶”,可能對孩子造成不良影響

案例分析

昨天晚上,隔壁家裡又傳來了很大的爭吵聲音,還伴隨著孩子的哭聲。原來,鄰居家孩子晚飯時,不好好吃飯,不小心打碎了一個勺子,他的媽媽就開始碎碎念“你咋這麼笨,笨死算了”,媽媽火冒三丈,脾氣就像被“點著”了似的,對孩子拳打腳踢。

現在很多父母不能很好地處理自己的情緒,經常把孩子當成自己的“出氣筒”、“情緒垃圾桶”,給孩子帶來的傷害是無法想象的。

一、家長的情緒來源

父母經常喜歡在孩子面前說這樣一句話:看到你,我就氣不打一處來。每個人都是有靈魂、有思想的獨立個體,每個人都會有被“負能量”包圍的時候,對於父母他們這些成人來說,他們的情緒主要來源於這三種情況。

親子間的忌諱,把孩子當“情緒垃圾桶”,可能對孩子造成不良影響

1.父母的工作壓力大,心裡很壓抑

在這個快速發展的時代,每個人都面臨著巨大的壓力。對於父母來說,他們肩上的“擔子”很重,他們要面對的是贍養老人、教育孩子、無盡的工作等問題。

在工作中,他們會碰到各種麻煩事、各種沒有盡頭的加班;而且快節奏的生活,他們心裡會感到很壓抑。這些都是讓他們變得“河東獅吼”的重要原因,一旦父母的脾氣被“點著”,他們的口無遮攔就會給孩子帶來無盡的傷害。

2.家庭關係緊張,不和諧的環境讓他們有很大的無力感

並不是每個家庭都可以做到和諧相處,俗話說:“家家有本難唸的經”,在現實生活中,每個家庭都會有矛盾。

尤其是在家裡有了孩子以後,由於教育理念、帶娃方式的種種不同,夫妻之間、婆媳之間的矛盾和衝突會越來越多,負面情緒的堆積,心裡的無力感,讓他們變得失控,開始在孩子面前爭吵、打架,甚至把氣都撒到孩子身上,對孩子產生很大的傷害。

親子間的忌諱,把孩子當“情緒垃圾桶”,可能對孩子造成不良影響

3.父母期望過大和孩子能力有限之間的矛盾

每位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夠有成就、有出息,不輸在起跑線上,於是就對孩子高標準、高要求。

這些要求是超過孩子的實際能力的,當孩子達不到自己心裡那個期望值時,父母的內心就會有很大的落差感,心裡非常不平衡。於是父母就開始抱怨,開始變得暴躁,把負面情緒都發洩在孩子的身上。

二、孩子成為“情緒垃圾桶”的後果

百因必有果,如果父母經常把孩子當作“出氣筒”,孩子各個方面的發展都會受到極大的影響。這影響小到孩子的性格,大到孩子的“三觀”,因此,把孩子當“情緒垃圾桶”壞處很多。

1.會造成孩子性格自卑、敏感

在父母的打擊和吼罵下,他們會找到自己保護自己的方法,那就是把自己“鎖”起來。慢慢地,他們會變得自卑、敏感,不敢主動和別人交流,總感覺自己低別人一等,毫無自信心。

親子間的忌諱,把孩子當“情緒垃圾桶”,可能對孩子造成不良影響

2.孩子的雙眼會被矇蔽,對生活失去希望

經常生活在爭吵、暴力環境下的孩子,他們的眼裡就只有不好的東西,看不到生活中美好的事物;在負能量的影響下,他們開始變得自暴自棄,破罐子破摔,沒有動力,習慣了安於現狀。

3.孩子的“三觀”會被扭曲

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這三個觀念,可以對孩子產生很大的影響。如果孩子經常在負能量的環境下生活,聽慣了爸爸媽媽的抱怨,他們的心裡將會滿是一些不好的事情,慢慢地,他們的“三觀”就會被扭曲,沒有正確的價值觀念的引導,他們的內心就會失去“一杆秤”,很可能會誤入歧途,造成一個家庭的悲劇。

親子間的忌諱,把孩子當“情緒垃圾桶”,可能對孩子造成不良影響

三、家長在面對孩子犯錯時的正確做法

1.父母先讓自己冷靜下來

很多時候,父母一看到孩子犯錯誤,第一反應就是想先把孩子罵一頓或者打一頓,這樣做不僅不能有效解決問題,反而會讓孩子繼續重複這樣的錯誤。因此,父母應該首先讓自己冷靜下來,心平氣和地和孩子交流,對他們表示同情和理解,然後再和他們說理。

2.啟發式教育,引導孩子自己認識到自己的錯誤

授人魚以不如授人以漁,父母的強硬性的懲罰教育,不如去耐心地引導孩子,啟發孩子,讓孩子自己改正錯誤有效。當孩子犯錯誤的時候,父母不要立馬批評教育,而是引導孩子自己去意識到自己的錯誤,以及讓他們知道這樣做會帶來什麼後果。通過引導他們自己的探索後果,會給他們留下很深刻的印象,也會“吃一墊長一智”,下次不會再犯類似的錯誤。

親子間的忌諱,把孩子當“情緒垃圾桶”,可能對孩子造成不良影響

3.父母要學會保護孩子的“面子”,不要當眾批評教育他們

現在的小孩子也是要“面子”的,他們也不希望別人看他的笑話,不希望自己成為別人討論的話柄。因此,父母在別人面前,要學會給孩子找臺階,保護他們的自尊心。然後私底下,和孩子談話,讓他們對自己的行為負責,給予他們一定的懲罰。

總結

每個人都會犯錯誤。但是如果你在孩子犯錯誤時,不聽他們解釋,就把自己的情緒發洩到他們的身上,他們不僅僅會遠離你,而且會更加叛逆。

而且,你們的做法只會讓孩子的心靈受到無盡的傷害。因此,請控制好你的脾氣。對於孩子犯錯誤,你是發脾氣還是耐心處理?你又是如何處理自己的情緒的呢?歡迎留言。

每個孩子都是獨一無二的靈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