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花瓷的學問能看懂的來吧

青花瓷鈷料的種類:

1、蘇泥麻青,又稱蘇泥勃青、蘇勃泥青、蘇麻離青等,其名稱的來源,一說是來自波斯語“蘇來曼”的譯音。這種鈷料的產地在波斯卡山誇姆薩村,村民們認為是一名叫蘇來曼的人發現了這種鈷料,故以其名字來命名此料。另一種說法是,蘇泥麻青應為蘇麻離青,是英文smalt的譯音,意為一種藍玻璃。此料屬低錳高鐵類鈷料,故青花呈色濃重青翠,有“鐵鏽斑痕”,俗稱“錫光”。元代青花的一部分和明代永樂、宣德官窯所用青料均是這種,產地均在古波斯或今敘利亞一帶。

青花瓷的學問能看懂的來吧

2、平等青,又稱陂唐青,產於江西樂平。明代成化、弘治、正德早期時使用。此料呈色淡雅、青亮、穩定,尤其使成化青花器名噪一時。

3、石子青,又稱石青,產於江西高安、宜豐、上高一帶。此料單獨使用時,青花髮色灰暗甚至發黑,明清二代民窯普遍採用此料,官窯則用於與回青調和使用。

青花瓷的學問能看懂的來吧

4、回青。有產於西域、新疆、雲南等多種說法。此料髮色菁幽泛紫,若單獨使用則渾散不收,故多與石子青混合使用。明代嘉靖至萬曆前期多用此料。其中分上青:混入石子青10%,用於混水(填色),髮色青亮;中青:混入石子青40%,用於設色(勾勒輪廓),筆路分明清晰。

5、浙料,又稱浙青,產於浙江紹興、金華一帶。國產料中以浙料最為上乘,其髮色青翠,明代萬曆中期至清代,景德鎮官窯青花器均採用此料。

6、珠明料,產於雲南宣威、會澤、宜良等縣,其中以宣威料最好。此料髮色明麗純正。康熙青花多采用此料。

青花瓷的學問能看懂的來吧

7、化學青料,即用化學制品氧化鈷配製的青料。髮色紫藍、純粹、濃豔,但輕浮而缺乏附著力,價格也低廉。使用此料製作的青花器,缺乏天然青料的美感。

上述國產鈷料多屬高錳類,尤以進口青花鈷料燒製的瓷器最具收藏價值。因為,使用進口顏料燒製的青花瓷,大多由當時算得上高級的工藝師創作,因此,藝術價值更高。

第二,看髮色。釉下發色豔麗、“青花見五色”的青花瓷品種尤為珍貴。清康熙時正是以“五彩青花”使青花瓷發展到了巔峰。所謂“青花見五色”,指的是使用一種青花顏料燒製出來的瓷器,圖案出現深淺虛實等各種變化。例如,“康熙青花釉裡紅人物圖棒槌瓶”就是“青花見五色”的代表作之一。

青花瓷的學問能看懂的來吧

第三,藝術水平。這是決定青花瓷的一個關鍵因素。器型優雅、構圖有立體感、層次分明,人物景緻清晰明顯的青花瓷具有更高的收藏價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