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博正式進軍電商,奈何“中間商狂賺差價”,勸退一眾大V

上月底,微博正式推出“微博小店”。

微博正式進軍電商,奈何“中間商狂賺差價”,勸退一眾大V


利用自己天然的內容屬性加上國民級的流量池,微博做電商理應是順風順水、天時地利,但“小店”開張之後,還是招來了許多大V博主、用戶們的不滿。


微博正式進軍電商,奈何“中間商狂賺差價”,勸退一眾大V


如果這位博主所言為真,那微博實在貪心。說白了,作為一個內容社區,用戶藉由你的平臺發一發商品鏈接,搞一搞團購,無可厚非,但你非要套著殼子從中賺“坑位費”,難怪大家怨聲載道。



微博到底,首先看看“微博小店”究竟是什麼。


微博方面是這樣介紹的:“微博小店”為用戶提供一整套店鋪管理服務,主要包含:商品的添加與管理、核心經營數據服務、推廣信息設置等。微博同時宣佈推出一系列電商扶持政策,包括電商內容激勵計劃、小店購物津貼、返傭激勵計劃、專屬運營對接、在線電商學院、專屬直播權益多項權益。


微博正式進軍電商,奈何“中間商狂賺差價”,勸退一眾大V


從這一系列功能升級可看出,“微博小店”不同於另一家內容起家的小紅書,微博的野心不止於此,賺賣家傭金只是一部分,“微博小店”相當於純粹的自營線上店鋪,完善了自家電商生態。


一些帶貨大V的微博首頁已經開始變化。在他們的首頁,商品鏈接全部變成了自己微博小店裡上架的商品,用戶想要交易不會再跳轉至別的電商平臺,而大V們幾乎不再像從前一樣帶貨的同時發送返現鏈接。


也就是說,微博不再“免費”作為大V們宣傳引流的平臺,而是要對其進行統一管理,統一收費,否則一律按照違規、屏蔽處理。


微博正式進軍電商,奈何“中間商狂賺差價”,勸退一眾大V


大V們除了叫苦不迭,當然不敢輕易“抗命”或離開,畢竟前期是如此努力地孵化出了自己的粉絲群體。


此外,絕大部分品牌商早已入駐了微博且運營多年——其頭部電商用戶達到1.56萬,與阿里電商平臺用戶匹配度超過90%。這一優勢是其他內容平臺所不具備的。


品牌商本來用微博營銷,用戶也會通過微博反饋相關信息——這恐怕才是微博真正想抓住的,真正想走的電商方向。


電商發展到現在,早已不是簡單撮合買賣雙方就可以的,許多用戶現在通過品牌官微帶貨種草,再轉移陣地到別人家的電商網站下單,微博可能咋想咋虧,乾脆自己創建陣營,聚攏品牌,種草下單賺錢一條龍,再不用給誰鋪路做嫁衣。



據悉,“微博小店”的商品只要成交,微博從中賺取6%左右的佣金。


“佣金”如今已成微博繞不過去的關鍵詞,在“微博小店”之前,就已有不少團購、帶貨博主抱怨過微博從中抽取的佣金太高,一來一回的佣金比例有些達到了12%,使其不得不轉戰其他平臺。


而“微博小店”正式上線後,佣金最低5%,最高的是化妝品類目15%,並且抽取的是產品定價的15%,而不是商品利潤的15%。要知道天貓美妝扣點只有5%,京東美妝類目的扣點也才6%,而微博的營銷佣金高達15%,足足翻了3倍。


微博為何總想著各處抽傭?微博小店目前來看,就像個“天價中介”,電商生態還沒完全建立,就已張開了“血盆大口”。


微博正式進軍電商,奈何“中間商狂賺差價”,勸退一眾大V


從用戶端來看,微博的確擁有龐大用戶基礎,2019年12月活躍用戶數達到1.6億,平均日活2.2億。但2019微博Q4財報顯示,報告期內,微博淨營收4.681億美元,同比下滑3%,系2015年來首次出現單季度下滑;淨利潤1.756億美元,也同比下滑4.36%。


這是自上市以來,微博首次出現單季度營收和淨利雙雙下滑。


加上近年來微博頻頻被爆出數據洩露、數據造假等負面傳聞,用戶對微博的好感度與黏性也在一路走低。


想要扭轉局面,電商自然就是微博當之無愧的突破口。


但就目前來說,規則過於嚴格,用戶發言一不小心就會被禁言,久而久之就影響了用戶優質內容的輸出。佣金過高,賣家積極尋找其他替代平臺,導致活躍用戶流失。


微博正式進軍電商,奈何“中間商狂賺差價”,勸退一眾大V


接受高佣金的賣家勢必要漲價,但消費者現在有這麼“笨”一定會在微博下單嗎?轉戰另一個APP搜一搜同款商品以更低的價格拿下,或者是按照賣家引導走另外的路徑下單,才是他們的正確反應。


微博有必要想想,高佣金背後會不會得不償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