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要擺脫中等收入陷阱 首先要拋開達爾文主義

現在中國已經變為世界第二大國,無論是人才技術資金,大多數方面不輸發達國家,然而我們的制度和社會遵循的還是有錢看得起你,成績好才給你說話。過多的強調結果而不注重過程的社會風氣,讓社會達爾文主義大行其道。

達爾文主義對教育影響

學習成績為好錄取不是問題,但是更多做人的基本條件,對學生綜合素質考核到位嗎?工作從業者都知道,一般工作,除了從業證要有專業知識,還有個職業道德考核。我們在孩子從小到大一直強調學習成績,然而到社會,整個風氣變成達爾文主義,技術是中性的,但只為了成績,缺乏道德,那麼為了達到目的將會不擇手段。中國首先公開使用高科技基因編輯嬰兒違背倫理,導致國外發達國家醫學實驗室現在禁止中國人參與進來。達到成績後,其他都被忽略,孫楊毫無疑問拿到金牌成績斐然,然而檢測過程中不服從規則,歷史上新聞也可以看到,無證駕駛不聽協警勸誡,不尊師,不尊重對手,與謙和劉翔形成鮮明對比。

達爾文主義對技術的影響

技術從來是中性的,壞人用了那麼就變壞,好人用了就變高效。技術通常有兩種,一種屬於工具型,一種叫價值性。工具型讓我們效率更高,數字化處理流程,最佳效率選擇。比如選擇目的地到底坐車,火車還是飛機。另外一種價值性就是判斷是否用這個工具,是否這件事讓你值得用交通工具趕到那個地方。

如果人的起心是為了賺錢,那麼他用工具型思維做事,雖然選擇的都是最具有優化的選擇,但是對社會資源的損耗是巨大的,因為方向錯了戰略錯了。方向錯了怎麼做也很難成功,戰術的勤奮很難彌補戰略的錯誤。

騰訊提出科技向善,首先意識到了技術的中性,所以騰訊的產品越來越貼近人們生活,幫助人們提高使用效率。支付寶也是,給天下沒有難做的生意上上了到保險。

但是我們不得不舉個反例,阿里的釘釘產品。釘釘的產品是為了讓公司領導更好的監督員工的效率,而不是以對員工以人為本的尊重為出發點考慮,把員工的付出當流水線工人看待,無法體現員工創意的價值。技術的進步,不是讓人更有效率,而是成為監督員工的利器,不在於創新,更在於綁定生活自由。釘釘的已讀功能,催鈴,在家上班反而更累,讓人24小時神經緊繃。

達爾文主義對社會影響

達爾文主義讓更多人少於考慮社會的多樣性,更多的在於同質競爭。劉強東曾說過,不管你幹什麼只要你有錢,大家都看好你。也有過猶太人和中國人的故事,有一個地方加油站很賺錢,猶太人看見了,有的開餐廳,有的開洗車場,一個小鎮有了。中國人看見加油站賺錢,在旁邊開了好幾個。其實思維方式讓我們更多不願冒風險。這次疫情讓我們知道也能體會到弊端,不少人昧著良心真的炒口罩,轉手倒騰,幾毛一元兩元口罩,變成十幾元,二十幾元一個。創新是需要不斷嘗試 探索 堅持 和很大幾率的失敗構成,雖然看到賺錢就去哪個行業試錯風險低,但並不會增加社會整體財富,並沒有把蛋糕做大。我們慶幸看見華為公司,大疆,小米公司投入研發資金不輸蘋果,讓中國部分領域走向世界頂尖,然而這個體量從社會整體比例看來太少了。唯結果主義讓試錯的觀念很難形成企業文化一部分,侵犯知識產權,單純複製商業模式,偷走運營經驗的拿來主義大行其道。作為中國一個大國來說,我們的模仿紅利已不多,要想走入發達國家行列,首先要學會鼓勵新思想,允許試錯,失敗不丟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