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王朝真的是“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嗎?

一提起唐朝,大家立刻想起那個輝煌強盛的偉大帝國,唐朝確實是我國曆史上最繁榮開放的時代,公元8-9世紀,唐朝無論在經濟還是文化上,都堪稱當時的亞洲老大哥,也奠定了如今中華文化圈的基礎,以至於在如今,世界上有些地區仍以“唐人”稱呼中國人。

眾所周知,在經歷了從東晉十六國到南北朝近300年的分裂動盪後,隨著隋朝的建立,中國再次進入了大一統時代,而唐朝更是在隋的基礎上,將這個時代推向了巔峰。

唐的疆域非常遼闊,極盛時期東起日本海、南據安南、西抵鹹海、北逾貝加爾湖。但大家都知道,在當時生產力和交通方式落後的情況下,沒有飛機高鐵,也沒有微信電話,中央政府對邊遠地區的控制力能有多強?

大唐王朝真的是“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嗎?

盛唐疆域

實際上,我國古代的封建王朝對邊遠地區的掌控,是通過一種被稱為“羈縻”的制度來實施的。所謂羈縻,“羈”就是用以武力和威信進行控制,“縻”就是以物質和恩賞給予撫慰,古代邊遠地區原住民大多為少數民族,且地形地貌多為沙漠戈壁、山區、雨林等,開發難度極大,統治成本極高,與富饒的中原、江南等傳統地區天差地別。當時的中央政府往往對這些地區持“雞肋”的態度,食之無味,棄之可惜。

因此,中央政府採取羈縻政策,保留這些地區原本的社會制度和生活方式,承認地區首領、部族領袖等人在該地區、民族的政治地位(如冊封其為酋長、王等),任用少數民族地方首領為地方官吏(如唐朝冊封南詔、明朝任命女真族領袖為建州衛指揮使)。同時與這些地區、民族政權形成朝貢關係,地方在形式上隸屬於中央政府、經濟上有朝貢的義務外,其餘一切事務均由其自己管理。最典型的羈縻如唐朝時期對雲南、西域各國、漠北、朝鮮半島的控制;明朝時期對西南土司、東北女真等部族的控制等等。

大唐王朝真的是“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嗎?

大家可以想到了,這種羈縻制度在中央王朝國力強盛的時候,的確起到了維繫國家統一,促進各民族之間融合交流的積極作用,而一旦中央王朝國力衰弱,對這些地區部族的掌控力下降,那麼邊遠地區與中央政府的從屬關係便會名存實亡

以唐朝為例,在盛唐時期,唐朝的統治不僅覆蓋了西域(今天的新疆地區),連中亞各國也依附唐朝,唐朝對吐蕃的連續作戰,更是奠定了唐朝在中亞的霸主地位。玄宗後期,唐朝國力開始衰落,但仍然對中亞及西域擁有控制權。天寶十年(公元751年),唐朝軍隊在怛羅斯之戰中敗於大食(即阿拉伯帝國)軍隊,天寶十四年(公元755年),安史之亂爆發。忙於處理內亂的唐政府無力西顧,吐蕃乘機佔領河西走廊,切斷了中原與西域的聯繫,自此唐朝失去了對西域和中亞的統治權。

大唐王朝真的是“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嗎?

唐朝晚期地圖,可以看到失去了西域和漠北的大片區域,河西走廊被吐蕃佔領

因此,由於唐朝處於我國統一的多民族國家的形成初期階段,再加上生產力的相對落後,以及封建社會制度的歷史侷限性,對邊遠少數民族地區的統治只能採用羈縻政策這種不穩定的民族制度。在強盛時期,中原王朝的確是“普天之下莫非王土”,而一旦國力衰弱,國土疆域的縮水是必然的。

大家最喜歡我國曆史上的哪個朝代呢?歡迎關注並參與討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