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女雙全”,已經不是幸福家庭的標準?這種組合才更討喜

文丨弘媽育兒經(文章原創,版權歸本人所有,歡迎媽媽們轉發分享)

結婚生子是人生大事,而孩子多了家庭更加溫馨,不過人都是有私心的,很多夫妻都希望自己的能夠“兒女雙全”,這種組合模式是很多人印象中最幸福的家庭模式。

因為“子”和“女”加到一起就是“好”,老了有兒子可以依靠,女兒常回來看看,這樣以來人生也就完美了。

案例:

可是“兒女雙全”的家庭過真如人們所希望的那樣幸福嗎?作為過來人,王阿姨深有體會。

她和老伴生育了兩個孩子,一兒一女當年好多人都特別羨慕他們夫婦,可是女兒10歲那年王阿姨的老伴因病離世了,王阿姨害怕改嫁孩子們受委屈,所以一個人把這對兒女養大了。

如今兒女嫁人了,兒子也娶媳婦了,按道理說王阿姨應該可以安享晚年了,可是她卻無處可去。

“兒女雙全”,已經不是幸福家庭的標準?這種組合才更討喜

其實這還得從帶孩子說起,因為王阿姨的女兒和婆婆關係不好,所以外孫出生後,一直由王阿姨幫助帶著。

而這件事王阿姨的兒媳特別生氣,不過她當時倒沒說什麼,她自己從懷孕生子到養孩子,從來沒讓王阿姨插手,可是當外孫長大了王阿姨“功成名就”想要住到兒子家時,兒媳卻拒絕了。

理由是:王阿姨幫助女兒的忙多,自己沒有義務給她養老。相比起王阿姨的遭遇,李阿姨就幸福多了,她生了兩個女兒,經常都會來看自己,原來這種組合才更加討喜的。

“兒女雙全”,已經不是幸福家庭的標準?這種組合才更討喜

分析:

為什麼“兒女雙全”,已經不是幸福家庭的標準?

原因1:家長育兒觀念不同

男孩子和女孩子的養育方式不同,雖說都是自己的孩子,不過多數家長對於兒子和女兒的態度都不同。

普遍會比較關注兒子的發展,把家裡所有好的、自己能幫的都給他,對於女兒關注就少了很多。

這種不公平的育兒方式,會導致孩子們的關係不親密,甚至還有可能出現相互憎恨的情況。

“兒女雙全”,已經不是幸福家庭的標準?這種組合才更討喜

原因2:子女長大後家庭矛盾多

男大當婚,女大當嫁自古以來就是如此,有兒有女的家庭比較特殊,因為家長既是婆婆(公公),也是岳父(母),所以說是兩種煩惱都有。

既要為婆媳之間的相處費心,又要幫助女兒調節她和婆婆的矛盾,這種複雜的家庭環境,真的不是一般人能夠捋順清楚的。

原因3:關於養老孩子們矛盾多

兒女長大了,爹媽也就老了,是時候報答父母的養育之恩,可是這卻是一般家庭矛盾最集中的。

很多老人都是一味的寵溺著兒子,給兒子買房娶媳婦,甚至帶孩子等,可是對女兒卻抱著“嫁出去的女兒潑出去的水”的態度,好事一概論不到。

可是到了養老時,就不一樣了,他們基本都希望女兒可以承擔一半的責任。

“兒女雙全”,已經不是幸福家庭的標準?這種組合才更討喜

兩個女兒的好處?

(1)養育孩子的壓力小

女兒和兒子的養育方式不同,在成年之前家長多費些心思就好,因為是兩個女兒,所以家長也不會出現厚此薄彼的態度,孩子們的關係比較好。

而且養育孩子時費用也比較節省,女孩們小時候的衣服可以輪流穿,當然還有就是不用省吃儉用的給她們買房買車,甚至女孩們有出息了連嫁妝都不用家長操心,生活壓力相對要小很多。

“兒女雙全”,已經不是幸福家庭的標準?這種組合才更討喜

(2)父母晚年更幸福

女孩子天生就心思細膩會照顧人,當她們大一點就會體會到父母的不易,而且獨立性稍強點的女孩們,可以完全照顧自己,甚至還可以幫助父母做飯、洗衣、打掃衛生等,幫助家長分擔壓力。

一家人關係非常融洽,家長不用為孩子們之間的矛盾兒費心,可有更多的時間去工作賺錢,生活條件好,而且女兒們長大了,也會用同樣的方式來報答父母,這樣的“雙女”的組合模式反而更加幸福。

育兒難題找弘媽育兒經,家庭教育從小抓起,一起陪孩子健康成長,我是弘媽育兒經,幫你解決育兒小難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